查看原文
其他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鲁迅-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

鼓山邮话 2022-04-25
喜欢就关注我吧,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892年,11岁就读于绍兴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

1898年,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1901年毕。

1906年秋,携二弟周作人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

1908年,师从章太炎。

1909年,回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等职务。1911年写出第一篇小说《怀旧》(文言文写作)。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袁世凯做大总统后,随政府搬到北京,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1科科长、教育部佥事。

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中国杂志《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1924年,与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被北洋政府通缉,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

1927年1月16日,离开厦门,18日抵达广州,19日晨在孙伏园、许广平的陪伴下“移入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

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

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鲁迅的邮票,发行于1946年10月19日,是由族大解放区关东邮电总局发行的。由于当时东北解放区还没有能力印刷邮票,这套邮票是利用伪满洲国的旧邮票加字改值的。全套三枚,在原来的邮票上,套印了《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字样。这套邮票在我国邮票发展史上,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开创了新中国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纪念邮票的先例。

鲁迅的形象出现于邮票上,是全国解放以后的事了。自1951年10月19日第一套纪念鲁迅的邮票开始,至1981年9月25日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邮票止,共发行五套鲁迅纪念邮票,发行次数之多,形式的丰富多彩,是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所无法可比的。

解放后的第一套纪念鲁迅的邮票,发行于1951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共两枚:一为青紫色,一为草绿色,网版印刷,画面都是鲁迅的半身头像和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

第二套鲁迅纪念邮票,发行于1962年2月26日,以《鲁迅诞生八十周年》为题发行的。全套一枚,画面为鲁迅塑像,塑像端庄传神,用的是深灰的底色,褐色文字镶边套印。

第三套纪念鲁迅的邮票,发行于1966年12月31日,以《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主将鲁迅》为题,全套三枚,第一枚引录了毛主席“鲁迅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这段名言。第二枚时鲁迅五十岁时所摄相片;第三枚是鲁迅手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在色彩上,用了橘红做底色,使全套邮票显得特别热烈、庄重。

第四套纪念鲁迅的邮票发行于197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日,以《纪念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为题。全套三枚。第一枚为鲁迅浮雕像,第二枚为油画《永不休战》,第三枚为《学习鲁迅革命精神》的宣传画。

第五套纪念鲁迅等邮票发行于1981年9月25日“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两枚,一为《青年时期的鲁迅》,二为《晚年时期的鲁迅》。设计者张克让选用了鲁迅生前最喜爱的艺术形式-新兴创作木刻为画面,刻了两幅不同时期的木刻鲁迅像。青年时代的鲁迅那一枚,以鲁迅诞生地――绍兴作为画面的背景没,在一条狭窄的街道上,两排街屋中,“药”铺和“当”铺的招牌隐约可见。正是鲁迅背井离乡,准备觅异地,走异路,寻求别样的人们的开始。晚年时代的鲁迅那枚,选用了1936年鲁迅在全国第二次木刻流动展览会在上海展出的一个场面,使读者似乎见到许多木刻青年围坐在鲁迅的身旁,聆听着导师谆谆的教诲。设计者截取了这两个在鲁迅一生中颇有典型意义的镜头,表现于画面,不能不使人佩服设计者在选材上的大胆、泼辣,具有卓识灼见,如果设计者没有对鲁迅的一生进行过认真的探究,并进行艺术上的高度概括。是不可能达到如此画龙点睛之妙的。

据许广平生前回忆,鲁迅非常关注和支持集邮活动。一来对于他这个终身以写稿、寄稿为生之人来说,邮票不能或缺;二来国内外文朋诗友、社会各界联络联谊的书信往来,亦须过手大量的中外邮票;三来他还有个喜欢集邮的宝贝儿子周海婴。这就难怪在《鲁迅日记》中,他6次提到过邮票的事。

鲁迅对喜欢集邮的人曾给予热心帮助,他平时常常留心收集各类邮票,送给朋友、同事、学生中的集邮爱好者,季天复 (江苏南通人,曾任袁世凯总统府侍从副官、参谋部参谋。1912年至1920年的 《鲁迅日记》中曾经50多次提到过季天复)就是其中一位。一次,鲁迅到南通会馆去看望季天复,就给他带去了10多枚日本邮票。

对同乡加好友的许寿裳,鲁迅所赠的邮票更多,这在鲁迅的日记及书信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

如1932年9月28日致许寿裳信:

现将 《淑姿的信》一本,另行寄上,内附邮票一批,日本居多,满邮只一枚……此外各国邮票当随时留心。

1932年 10月 25日致许寿裳信:

日尔曼邮票三枚,并附赠。

1932年 11月3日致许寿裳信:

邮票已托内山夫人再存下,信中寄呈。顷得满邮一枚,便以附上。

1933年 3月 2日致许寿裳信:

集得旧邮票六枚,并附赠。

1933年 5月 27日鲁迅日记:

上午季市 (即许寿裳)来,留之午餐,并赠以旧邮票十枚。

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鲁迅先生5次给许寿裳送邮票。这些邮票不仅是鲁迅有意集得,而且邮票品种也比较丰富。

鲁迅在世的最后几年,由于受到儿子周海婴的影响,自己也喜欢上了集邮。他不但收集国内的邮票,也注意收集国外的邮票。他与外国友人来往较多,如美国的史沫特莱,日本的内山完造、增田涉等。他常常把国外友人来信信封上的邮票收集起来。他当时正提倡木刻运动,从寄木刻图片的包裹纸上,他也剪了不少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的邮票。他对当时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充满热情,对苏联邮票特别喜爱,常常委托在苏联留学的作家萧三、曹靖华等代为收集。他把收集到的中外邮票都放在爱子海婴那本小小的集邮册里,供海婴欣赏。

❖资料整理&编辑/文白

鼓山邮话集邮微刊简介

“鼓山邮话”(gushanyouhua)集邮微刊(个人认证微信订阅号)专注于邮票收藏与分享,以“传播集邮文化,倡导健康集邮,分享快乐集邮”为办刊宗旨,设置邮海听涛、戳行天下、点线生花、方寸博览、方寸探微、博客论邮、邮说峰峰、邮记邯郸、集邮剪报、邮品欣赏、邮集欣赏、名家谈邮、自动化集邮、文献集邮、集邮插画;协会传讯、新概念集邮、太行集邮;收藏;磁州窑火、光影峰峰;平台互动等栏目,另外,不定期推出纪念专刊。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李大钊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蔡和森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可当大局的秀才何叔衡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不惜惟我身先死邓恩铭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王烬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董必武-遵从马列无不胜 深信前途会伐柯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赵世炎-信仰之火永不灭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陈望道-真理味道非常甜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沈雁冰-中国文坛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林伯渠-“老战士”始终站在革命最前列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邓中夏-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高君宇-中国青年革命之健将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张太雷-化作惊雷震碎旧世界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瞿秋白-江南第一燕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向警予-坚贞不屈绝对忠诚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杨开慧-牺牲我小 成功我大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王荷波-铁肩担当 品重柱石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苏兆征-从海员到工人阶级的杰出领袖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彭湃-中国农民运动第一个战士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陈延年-视死如归的革命者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罗亦农-忠实闹革命 愿做急先锋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恽代英-中国青年永远的楷模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项英-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方志敏-为了可爱的中国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韦拔群-不怕难 不怕死 为人民利益牺牲一切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叶挺-多善断建奇功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左权-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关向应-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刘志丹-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许继慎-英勇善战的红军将领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杨靖宇-抗联名将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黄公略-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蔡申熙-胆识 机智 勇猛集于一身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彭雪枫-文武兼备 一代英才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罗炳辉-从奴隶到将军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赵博生-宁都起义的领导者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段德昌-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常胜将军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谢子长-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曾中生-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董振堂-英年战死 悲壮千古的红军将领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聂耳-人民音乐家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冼星海-人民的音乐家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杨虎城-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陈嘉庚-红色的资本家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邹韬奋-以犀利之笔为人民大众服务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刘伯坚-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方寸博览】丰碑永存-新中国邮票上的党史人物:吉鸿昌-丹心碧血沃中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