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说」马海平:医疗“真市场化”的起点是互联网
▲ 关注“健康点”轻阅读智库
如果一家移动医疗公司不做自己的C端产品,那就太‘轻’了,依附于别人的渠道,其实是很可悲的。
2015年11月2日,马海平在北京798艺术区一家ABC范儿的咖啡馆里匆匆享用新一天的早餐,这天他要见好几个投资人。
“你现在可以在任何一家餐馆吃饭,只要你愿意,这简单到不用想。如果有一天,看病也能如此轻松,那一定是医疗市场充分的市场化了。”马海平不止一次的这样畅想。他说:希望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医疗市场能真正“市场化”,优质的供给不再成为短板,就医如同就餐一样方便快捷。
一呼医生创始人马海平
试水移动医疗,死磕用户需求
2014年7月,马海平告别互联网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开始在移动医疗领域创业。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当口上创业,马海平说,是受了互联网医疗“台风”的刺激。
毫无疑问,医疗是个巨大的市场,并且存在太多互联网可以改造的痛点。马海平觉得,市面上一些已经存在的移动医疗产品做的并不太对路。
“互联网医疗创业跟互联网创业是同样的逻辑,必须从一个小而准确的需求点切入,然后才可以快速地做大。”经过这样的深思熟虑后,马海平选择了医疗的诊后环节做切入点。
一呼医生是马海平的第一个产品,定位于在线诊后领域。最早推出了针对医生使用的专属APP“一呼医生”和针对用户(患者)使用的微信服务号。
这个产品的缘起是马海平观察到:患者结束就诊之后,在康复和二次就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医生指导,但反复挂号就医的过程非常繁琐,且其中有相当多的情况是:医患之间只需要简短交流,并不一定要见面。
“我认为一个患者真正的康复应该是他离开医生以后才开始,这个过程必须有医生的跟随,而目前绝大多数人的就医现状是,病人从医生那儿离开后就自生自灭。”
马海平这样整理出了一呼医生的产品逻辑——在移动医疗APP出现之前,诊后患者要想与医生取得联系,大多是通过索取医生的电话号码,或者重新去医院排队挂号走检查流程。移动医疗APP的出现,为医生提供了管理患者、跟踪患者治疗效果的高效工具,同时还能建立医生个人的口碑与品牌。
这一逻辑在一呼医生APP上线后不久就得到了验证:“患者通过扫描就诊医生的一呼二维码,就能在一呼医生的微信服务号与医生建立线上联系。目前,患者进行付费咨询的订单量已经超过60%,医生间互相推荐产生的使用量也已经超过了‘地推’。”马海平说。
之前,马海平曾对外透露,一呼医生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已经实现了注册医生数量10万级的突破。马海平认为,在互联网行业打拼十几年,遵循互联网做事的规则,“学费比别人低一些”是一呼医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呼医生的“二次诊疗”市场
一呼医生上线半年多之后,马海平决定开发患者端的APP“一呼看医生”。而此前,这部分功能是通过微信服务号实现的。
马海平说:“我一直认为,医疗是一个闭环。那么,一家公司只在一个需求点上做,是很难形成闭环的,那样我们的商业模式的价值也无法提升。一呼看医生面对C端的价值在于,我们不仅有了诊后的小闭环,还有了从诊前到诊后的大闭环,用户产生就医需求的时候可以在C端加号、在就医后可以用C端康复咨询,有深度咨询需求的时候还可以基于C端预约切入线下,这会给用户一个比较好的用户体验。另外,如果一家移动医疗公司不做自己的C端产品,那就太‘轻’了,依附于别人的渠道,其实是很可悲的。”
健康点记者发现,一呼看医生有三个功能,加号、电话咨询和约见专家。马海平说,约见专家是一呼看医生的独特功能,通过线上预约专家,有二次诊疗需求的患者可以和专家在一呼医生提供的线下资讯平台“医知己”进行较为舒适安静和不受打扰的长时间沟通。
“这个功能是我们和医生用户充分沟通后决定做的。这其实是一个新概念‘二次诊疗’的中国版实现。以前,中国不是没有二次诊疗,但它太昂贵、太高高在上了,通常人们只能在国际保险公司的保单、白金级信用卡的增值服务或是国际医疗机构的菜单里才能看到它,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其实,它的本质就是通过权威专家提供二次医学意见,以纠正误诊或者对复杂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完善和再次确认,适用于大病、慢病和疑难杂症的患者,每个人都有获取它的权利,而我们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让它为更多人触手可及。”马海平说。
创业以后才明白的事实
2015年5月,马海平对外证实:一呼医生获得A轮1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该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梅花创投和天使轮的投资者唐越跟投。在此后的半年里,“一呼看医生”APP和“医知己”线下咨询平台相继推出,接下来马海平还会进行怎么的布局呢?
马海平没有明确描绘具体的布局场景,只是表示“将继续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和工具,来改造医疗流程,提升就医体验。做擅长做的事。”
马海平创业之前,一直在互联网江湖驰骋风云。据健康点记者不完全统计,马海平先后担任百度战略合作部总监、盛大在线商务合作中心高级总监、CRIC中房信副总裁、万达电商COO等多个职位。
2014年,出生于1975年的马海平成为老男人创业者,他开玩笑说,创业除了带来过劳肥的恐惧外,更带来思想上的丰满。在马海平撰写的《创业之后才发现的“五个事实”》中写道,“创业后,我发现的五个‘事实’是,自由、自知、孤独、恐惧和希望。”
创业之后,马海平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被外界频繁逼问公司何时盈利。“我们不愿意回答到底什么时候盈利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我们可能已经是移动医疗领域最会赚钱的公司之一。”马海平说。
马海平认为,一呼医生怎么盈利,是自己想方设法要去追求的,但这只不过是投资人才应该问的问题,“互联网创业的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在一个新兴市场上有风险投资这种机制,就是充分保证这个行业有大量的试错。哪一个行业想健康的成长,没有试错是不可能的。”马海平说。
尽管盈利前景尚未明确,在今年6月26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当天,一呼医生宣布将斥资1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国内首家由移动医疗企业创办的公益基金——“医闹伤害援助基金”,该基金将重点针对因为伤医事件而受到肉体、精神伤害的医护人员提供专项援助和支持。今年8月,这一基金为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一名被捅伤的医生送出了第一笔5000元慰问金。
当被问及“医闹伤害援助基金”执行情况的时候,马海平回避公布具体细节,反而说起了自己的苦恼:“你要知道,一家创业公司拿出一笔钱做一件公益的事情有多难。不支持,不理解,挑你毛病,有人甚至还想在你身上赚点钱。具体细节我就不说了……”
不过马海平明确表示,这样的公益事情自己还会继续做下去。
- end -
明早10点见!
- 精彩回顾 -
尝试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
移动医疗 | 分级诊疗 | 社会办医
医药电商 | 精准医疗 | 医疗改革
刘谦 | 赵衡 | 曹健 | 汤晨
回复“呼叫来福君”勾搭健康点嗷~
财新健康点出品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号caixin-life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健康点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