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赞!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常德自然资源和规划 Author 常德自然资源规划

4月22日,在福州举办的全国“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中,我市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西洞庭湖水天一色全景图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汉寿县境内,总面积3.568万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于2018年成为中国山水工程试点,通过重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整治岸线工程及整治洲滩工程,打造水鸟栖息地2万亩,整治洲滩92处,岸线修复2千米,水环境整治2624亩,恢复湿地植被2万亩。随着区内湿地生态系统日臻健康,鸟类种数从205种增长到226种,每年来西洞庭湖越冬水鸟达4万只,每年吸引5万余人次来西洞庭湖科普参观、休闲游览、生态观鸟。



小天鹅洞庭嬉戏

争渡洞庭 惊起一滩鸥鹭
主要做法
01以规划为引领,守住湿地生态边界

科学编制《常德市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和《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5-2024)》,以西洞庭湖湿地原真生境和越冬水鸟为核心,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生态经济与湿地保护协调发展。

02以整治为抓手,遏制生态系统退化

实施生态补水保水,修建生态保水设施约8千米。实施洲滩整治,整治洲滩92处。实施生态岸线修复,修复岸线2千米,清理河湖垃圾6.5万吨。实施水环境整治,关闭退出24个精养鱼塘,水环境整治2624亩,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断面水质持续达到Ш类或优于Ш类。

03以修复为重点,维护生物多样增加

实施湿地植被恢复,恢复湿地植被2万亩,形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水生植物等多层次结构植被特征。实施动物栖息地修复,打造水鸟栖息地2万亩,形成乔木—芦苇—薹草—泥滩—沉水植物的植被带状分布格局。实施重大工程修复,修复退化湿地12万亩。

03以执法为保障,巩固湿地保护成果

颁布《常德市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首个地方性法规。以法为督,强化湿地执法。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和湿地巡护员队伍,开展岸线、湖内全天候巡护,每年累计巡护10万余公里。2019年以来,累计办案125起,移送案件70余起。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区域设置13个野外视频监控塔,在宣教中心建设1个野外视频监控中心,对湿地人为活动及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湿地保护率达100%。


西洞庭湖湿地获得“湖南省青少年环境保护教育基地”、“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湖南省第三批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湖南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范例”、“湖南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湖南省十佳公众参与案例”、“湖南省首批省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等荣誉称号。


青山湖花堤岸线修复前后对比半边湖水鸟栖息地修复前后对比窝火障水鸟栖息地修复前后对比淤洲水鸟栖息地修复前后对比


来源:常德自然资源规划微信公众号

编辑:晏紫卉

审稿:孔明 张芬芳 刘建民
猜/您/喜/欢


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需要申请吗?已扣款会退还吗?权威回应!


@常德人,这13条路段对机动车违停实行严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