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赛】华附学生获国际物理奥赛金牌

  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健敏 通讯员 黄爱国) 第四十五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21日结束,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都齐聚哈萨克斯坦比拼。来自华师附中的高三学生郭浩宇作为广东唯一入选国家队 的学生代表中国获得金牌,其他奖项也大多被华裔学生瓜分。据悉,物理奥赛难度大时间长,学生需 “连战”五个小时,中途只靠少许巧克力充饥。

国家集训40多天只休息一天

  据了解,今年中国队一共选派5名中学生参加国际物理奥赛,而郭浩宇是广东唯一入选国家队的学生,入选国家队需历经全国范围内的预赛、复赛、决赛及集训队的层层选拔,最终才能角逐国际奥赛。 华师附中学生问鼎全国金牌并不鲜见,但是在国际奥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中拿到金牌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足见这块金牌的“含金量”。

  如何才能在国际奥赛中获奖? 选手不光要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方面,还需要有过硬的动手能 力。郭浩宇称,在参加国家集训队的40多天里,除了一天休息,其余时间都在反复学习和完成高难度的训练,“非常考验你学一个东西能有多块”。他说,决赛分为两场比赛,一场理论外加一场实践, 每一场都从早上9点考到下午2点连战5个小时。 “中午给了一些巧克力,但是我也顾不上吃。”最终 ,他提早了半个小时完卷,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金牌。

  有意思的是, 获得此次奥赛的1、2、4、6名都是中国学生,其他名次的多为华裔选手。“这虽然有应试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初高中教育很扎实。” 郭浩宇说,此前他已保送北京大 学物理专业,未来也将从事物理方面的科学研究。

自小妈妈念百科全书全靠兴趣驱动

  金牌是怎么炼成的呢? 郭浩宇自小天资聪颖。

  “一般的小孩三四岁的时候睡前喜欢让家长讲故事,但他那时候是喜欢让妈妈念百科全书。”他 的爸爸称,5、6岁的他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已经可以给大人讲计算机病毒的原理。

  郭浩宇一直在韶关念书,后来考到了华师附中。他高一时已把高中的数学全部学完,后来发现自 己的兴趣更集中在物理上,从高二才开始参与接受系统的物理奥赛培训。让人惊讶的是,从系统学习 物理到最终夺冠仅有短短一年时间。

  郭浩宇的爸妈都是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但所学的学科内容都已经还给老师,所以从来没有对他 进行过任何辅导。”他爸爸说,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佳绩完全是因为“兴趣驱动”。

  近日有报道称,有的奥数金牌选手在大学期间数学反而挂科了,原因是之前训练得很辛苦对此产 生厌倦。但在郭浩宇看来,“从目前来说他还是很喜欢物理的,因为我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弄清楚。”

高考加分收紧让奥赛更纯粹

  郭浩宇的这枚奥赛金牌,使得华师附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三项国际奥赛金牌数达到了12枚。

华师附中校长朱子平认为,虽然国家教育部、广东省的政策都收紧了对竞赛获奖学生的高考加分,但这种形势并不会影响真正有兴趣的学生,也不会改变华附对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的支持和鼓励。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竞赛中的收获已经超越了竞赛成绩本身。

  他谈到,目前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为郭浩宇这样学有所长的孩子开了一扇门,以自主招生等方式 为他们提供了途径。今年华附的400多名毕业生中,有超过300人获得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资格。但大多数学生最后仅凭高考分数就能获得录取,并没有用上优惠条件。

   “实际上,政策的变化对学生参与奥赛的积极性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家长倒是有一些担忧,怕 竞赛训练耽误高考的备考。”朱子平说。华附党委书记李璧亮总结:“高考加分收紧,反而让奥赛训练更加纯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