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石化:腾笼换鸟谋求转型 机制创新谋求活力
东北国企突围 案例篇之四
吉林石化:腾笼换鸟谋求转型 机制创新谋求活力
文 · 记者 王倩倩
《国资报告》杂志2018年第8期
微信公号ID:guozibaogao
诞生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下称吉林石化),堪称一家典型的东北国企。近70年的建厂史上,吉林石化生产了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被称为“新中国化工长子”。承接着辉煌的过往,吉林石化却也因体制机制弊端,长期存在装置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企业兜底解决遗留问题、安置就业、维护稳定等历史包袱沉重。
身处以投资、消费为拉动力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企业诸多矛盾被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所遮盖。一旦经济转入新周期,吉林石化一下被推向了寒冬的边缘。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原油价格高位、客观政策以及基础化工原料价格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吉林石化持续亏损,2012年和2013年两年时间累计巨亏122亿元。
东北国企牵动经济振兴全局。2013年末出任吉林石化总经理的孙树祯,在接过帅印的那一刻,无异于接过了一座“大山”。面对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他的不二选择是:“头拱地,也要把这座山背起来!”
近年来,吉林石化瞄准短板改革图新,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活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强身健体,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吉化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
“国企绝不是亏损和包袱的代名词”,孙树祯说。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吉林石化2017年刷新建企以来经营业绩、成本费用、生产消耗等多项经济指标。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6亿元、同比增加19%;炼化业务盈利50.8亿元、同比增加118%,实现税金137亿元、同比增加6.1%,效益一跃成为中国石油炼化板块之首。
市场,总是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在挑战和机遇中灵活调整、趋利避害,是企业迈步价值链顶端的关键。
作为我国“一五”时期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吉林石化染料、化肥、电石“三大化”特色浓厚。为适应市场需求,自2001年以来,吉林石化先后淘汰落后煤化工装置98套,使“三大化”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并通过陆续实施千万吨炼油扩建、70万吨乙烯改造等项目,进退之间,稳步完成了从“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型。
尽管企业产业结构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中,但相对于行业环境的剧烈变化,吉林石化转型升级脚步迈得不够大。
近年来,我国炼油能力出现结构性过剩,电动汽车、天然气、生物质燃料替代总量不断上升,逐步挤占汽柴油市场,石油化工生产成本下降,疲软多年的化工市场盈利空间豁然打开……
行业变化的种种迹象表明:吉林石化要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立足基础,扬长避短。
针对原油加工利润摊薄的现实,吉林石化主动压缩成品油产量,在质量提升和产品结构上大做文章:一方面,5年内完成3次汽柴油质量升级;一方面,增产98号汽油、航空煤油、低凝点柴油等高附加值油品;另一方面,增加乙烯产量,促进生产效益由炼油向化工延伸。
针对国内化工产品大路货多、高端化和差别化产品少等实际,吉林石化坚持“改造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把创效重心果断转移到化工业务上,推动炼油业务由“燃料型”向“化工型”发展,支撑化工业务向高端化发展。
有针对性地对原油加工和炼化业务进行腾笼换鸟,确保了吉林石化的产品竞争力。然而,如何从全局出发,把每吨原油中各种物料“吃干榨尽”,实现效益最大化?吉林石化着手开始深挖整体装置创效潜能。
2016年,吉林石化已停产3年的15万吨小乙烯装置经过检修,恢复开车。这一举动,令厂里员工疑惑不解。
为何要重启这套老装置?归根结底,这是企业结构调整的新观念主导的结果。
针对炼油化工业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吉林石化提出“算总账”,从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上整体考虑现有装置生产,将有限的资源向创效大的装置倾斜,亏损或者创效少的装置是整体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产波动时起调峰和缓冲作用。
小乙烯“重新上岗”,正是“算总账”的集中体现。其恢复开车后,能增产乙烯、丙烯,为下游多套“吃不饱”的创效装置增加原料供给,从而生产出更多的高附加值化工新产品。
用一套老装置撬动下游多套开不满的创效装置,产生“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巨大良性效应,为2017年吉林石化创出历史性盈利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也成为化工产业链结构调整的一个典型范例。
精细管理抠出真金白银
“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这条标语,在很多生产型企业中随处可见。但真正将此理论贯穿各个生产环节,却考量着管理者的智慧。
精细化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每一位员工,是构成企业肌体的最小细胞。但长期以来,吉林石化一些细胞因子在环境干扰下,常常是“瞅着别人划桨,自己却懒得动弹”。究其原因,企业管理还是不够精细。
一些人“必须用精细管理打掉惰性。”孙树祯说,否则只会越来越弱。
下定决心,吉林石化从绩效管理入手,厂区制定精细管理办法,为的就是扭转“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陈旧思维,激发员工活力。
在乙烯厂厂长刘宏吉办公桌上,有三大本任务明细表摞成一摞,每年的生产任务细化为八千多项小任务落到人头,“小事干得漂亮,大事就能稳当。”
以人为本的精细管理,为吉林石化带来了显著效益。面对企业运营管理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精细管理的触角仍需在更广范围内延伸。
在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吉林石化深刻认识到:脱离市场就是盲目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生产,必须围绕市场抓好精细生产和经营过程控制。
为此,企业通过“预算计划、优化执行、对标分析、考核兑现”的闭环管理,做到用“计划平衡会”定目标、“生产经营运行会”落责任、“经济活动分析会”找差距、“业绩考核会”硬兑现,紧盯市场变化,天天算账,适时调优,实现生产调整与市场变化同步,生产量与销售量匹配,收入与贡献相当,提高了管理效率。
通过“四会”闭环控制增效益,吉林石化物资采购公司很快尝到了精细管理的甜头。
“十天一个定价周期,预测到原油要涨价,我们就多买一些,反之就少买些。通过打时间差、价格差,2016年首季度采购各类生产资料就节省6022.2万元,完成当年降采任务的三分之一以上。”物资采购公司业经理助理于连胜说。
从细节里降成本,从精准中创效益。几年来,吉林石化坚持开展“周测算、月分析”以及指标、对标、专题“三个分析”,组织劳务费、修理费、财务费、废次品率等60余项专题分析及回头看,发现管理问题100多项,硬是抠减成本费用5亿元。
精细管理抠出来的这部分真金白银,逐渐累积成“金山银山”。2017年,吉林石化1289项消耗指标中,有746项保持历史最好水平,同比节能降耗增效近亿元,而其摸索出的这一整套创新管理经验,为其他老工业企业提供了特色样本。
结构性产能过剩,是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面临的严峻现实。跳出低端同质产品的竞争“红海”,吉林石化开始瞄准高端化工材料领域进军。
然而,高端化工材料创新谈何容易?
ABS树脂作为一种高科技化工材料,在家用电器、汽车工业、办公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扩大市场份额,吉林石化在2012年、2013年陆续新建两套ABS装置,使ABS总产能扩大到58万吨,位列世界第五。
产量大幅提升,质量却出现了瑕疵。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吉林石化一款曾被评为“中国名牌”的ABS产品,由于产品杂质多、色差大,达不到客户要求,不得不被迫退出高端白色家电市场,转而只能做家电背板、顶板,不能做面板。
一时间,企业声誉遭受负面影响,装置生产也面临严峻危机。
面对这一困境,吉林石化痛定思痛,在广泛调研、征求客户对ABS产品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产销研一体化的体制创新思路,集中产品生产、销售、研发各个环节人才、技术力量,开展ABS产品质量攻关。
首先,吉林石化整合了科研人员,成立了ABS树脂研发中心,将研发中心定位为“为生产服务、为市场服务、为发展服务”。
其次,举全公司之力开展质量攻关,公司每周组织一次攻关协调会,工厂每天晚上6点召开攻关例会。为了查找ABS产品中存在的黑点问题,ABS树脂研发中心开展了150多组模拟实验,获得实验数据3000多个。在此基础上,工厂经过1200多次工艺调优,实施22项技术改造,解决影响质量问题108项,终于消灭了黑点。
之后,吉林石化又先后开展了ABS产品色差攻关、白度攻关、麻点攻关、凝聚攻关、高温抗氧化攻关等多项质量和技术攻关,使吉林石化ABS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再次,以市场为导向,研发中心主动参与市场开发,做产品推介报告,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几年来,吉林石化走访ABS市场100多次,洽谈用户600多家,提供技术服务300多次,做产品推介报告50多场次。
如今,吉林石化ABS产品已经重新打入格力、美的等白色家电高端市场,供不应求的销售局面,为企业创造了高额利润,吉林石化品牌形象得以重塑。
攻克了ABS科技难关,吉林石化趁胜追击,推出又一“拳头产品”。
几年前,国内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比普通材料价格每吨高出3000元。为抢占高端市场,吉林石化顶着巨大压力,决定研发PE100级管材料。
反应器结块导致生产停车,试生产12个月停车8次……重重难题使得研发过程异常艰辛。
开弓没有回头箭,吉林石化从全公司抽调技术人员成立了攻关小组,对353个操作参数逐一对比,对产品指数、密度等15个指标分析达到3200余次,3年过后,生产装置终于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
如今,吉林石化“昆仑牌”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料占据国内近40%的市场份额,已经与进口产品价格持平,年产量从最初的几万吨上升到27万吨,实现了零库存、零投诉。
创新不易,但吉林石化并没有就此止步。当前,吉林石化已将过去的千余种产品,调减到现在的百余种。为了确保剩下的百余种产品都有赢利空间,吉林石化连续开展“三十”创新攻关:“十大”科技瓶颈攻关、“十大”技改增效攻关、“十大”新产品开发攻关。
吉林石化深谙这一道理:科技创新是企业逆境崛起的强劲引擎。孙树祯解释说,吉化炼油装置产能千万吨,员工却比其他新建的千万吨炼厂多一倍,“没有创新,没有新产品,就没有生存权利。”
由于历史原因,吉林石化业务涵盖范围广,大而全,基层单位多,既有炼油、乙烯、合成树脂等大的生产厂,也有一些非主业的、依托吉林石化生产装置或者产品配套衍生出来的一些小企业。和许多老国企一样,这些伴生发展起来的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市场机制不活、人员养尊处优、人浮于事的现象。
为了让这些企业树立起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树立起亏损就不受尊重,亏损就没有尊严的意识,吉林石化的管理层下定了决心。
2015年,时值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号角吹响之际,吉林石化紧握改革契机,向自身僵化的体制机制发起了总攻。
“为革除痼疾,在中国石油支持下,2015年,我们毅然拉开扩大基层经营自主权改革大幕,先后下放销售采购、人事管理、薪酬分配等五个方面的30项权力,同时为基层单位设定了经营利润考核指标。”吉林石化党委书记邱克说。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自2015年以来,吉林石化先后分三批,在检测中心、物流中心、进出口公司、雾凇宾馆等9家单位实行了扩大经营自主权试点。
首批纳入试点名单的检测中心,是吉林石化深化改革的起点。
在人员观念各异、文化背景多元的吉林石化检测中心,员工队伍中慵、懒、散、拖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检测中心抓住改革试点有力契机,推出了被称作“工效卡”的全员工效与薪酬挂钩办法,实现了干多干少不一样,激励广大员工争着抢着找活儿干。
检测中心有一个罐车站,以前奖金发下来,用人数一除,大家每个人奖金一分不差。推行“工效卡”后,监测中心实行“单车挂奖”,每人多检一台车能多挣50元,以前员工下午出差头一天就不来上班,现在下午出差上午都来找点活干。
通过建立“工效卡”,大到一项技术攻关,小到搬一个桶,都被量化为奖金,记录在案,员工们跑市场、揽任务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57元,是检测中心最小的一张外包业务发票。
放权放出了活力,提升了效益。改革前,检测中心每年公司补贴3500万元。2016年,检测中心检测工作量同比增加了10.47%,电气维修工作量同比增加了76.19%,科研推广工作量增加了41.96%。检测中心各车间奖金最大差异达1.33倍,员工间月工效奖最大差距达9倍,个人奖金全年增幅最高达72%。检测中心累计创造效益1500余万元,一举甩掉亏损的帽子。
检测中心改革成效在全公司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吉林石化从拉大收入差距入手,建立了以效益奖、增效奖、安全奖为核心,以专项奖、兑现奖、总经理嘉奖为重点的“3+3”奖励分配体系,同时通过“三倾斜一接轨”,即不断深化奖金分配向贡献大的生产单位倾斜、向生产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后勤服务等易替代岗位劳动力向市场价位接轨的分配政策,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经过两年多试点,9家试点单位从2015年5家亏损到2017年全部实现盈利,共实现利润4881万元。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吉林石化卸下沉重的历史包袱,因企施策,关停“僵尸”集体企业26户,吊销31户,对能正常运行的进行重组整合,成立吉林石化北方化学工业公司作为集体企业资产管理平台。吉林石化结合集体企业实际,制定了集体企业改革指导意见,通过资本运作、全面规范管理、一体化管理,实现了产权清晰、人员身份清晰、发展方向清晰的改革目标。2017年,吉化集体企业收入增加至32.7亿元,实现利润1.07亿元,创出历史最佳经营业绩。
艰难蜕变中,有着近70年历史沉淀的吉林石化,延续了国有企业振兴发展的改革活力。争当改革排头兵,吉林石化对于助力东北振兴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东北国企突围封面报道
点击封面
一键下单新刊 ▽
改革开放40年40企40人(滑动查看)
袁庚:向前走、莫回头
央企基业长青系列报道(滑动查看)
国投的长征
百年招商局的新征程
中国交建升维进化史
2018重磅必读(滑动查看)
独家署名及专访
郝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央企市值管理调查
央企独角兽画像
考核分配策划
央企人事观
央企负责人的2018
地方国资
河南国资委主任李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推动河南现代化强省建设
其他重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