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中国武协回应“太极事件”| 业界动态

2017-05-03 王战军太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023mt6yxq&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时长2:16,建议在wifi环境中播放)


5月2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针对“太极事件”报道《中国武术协会回应“武林打假”》。在节目中,中国武术协会官方表态:徐晓冬不是打假而是炒作。


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张玉萍回应


第一点,他的代表性问题。他所交手,包括他本人,他代表谁?这个人能代表MMA?而那个人又代表太极拳?他们有代表性吗?而且这两个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作为武术界的人,我是第一次、就因为发生这个事情,才知道这两个人,代表性可能都不具备。


第二,竞赛要讲究公平,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竞赛呢,没有统一的规则,而且呢,这个本身两个体系是不同的体系,那么他是按照MMA这样的打法去打。我觉得这个也是建立在不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且本身这种行为,我认为都不是按正常的程序,没有履行正常程序。


虽然,很多的我们社会的一些赛事已经下放了权利,但是,我们并不是说没人去管。并不是说你随时怎么样你都可以去约人打啊,这就是一种非正式程序下、这样一种状态下做的一个比赛。



所谓的“假”本身,我们要区别看。比如说,我们说315打假,一些产品对(使)老百姓受到了危害,对吧,这些是坚决要打。但是有一些问题,它有虚的成份,你不能说它是假的。有些个人为了宣传个人,可能有夸大其词,有些虚的成份。


这个呢,确实是社会上存在这种现象。我们也在做一些工作,将来也会在这方面,做一些这种在管理上、引导上,会做一些更加规范、做更多的一些引导。但是,我觉得,他的目的不是打假,他的目的是要炒作自己。背后,我想有很多,利益等方面的一些目的吧。


红星新闻报道:体育总局武管中心发声


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训练竞赛三部处长周金彪:


太极这一项中国传统武术项目,从历史传承至今,具有健身、养生的功能,国内外不少人都很喜欢,而现代搏击、格斗则是竞技类项目,因此,把这两个项目放在一起比高低并不合适。就像故宫要和东方明珠塔比高低,虽然故宫没有东方明珠塔那么高,可是故宫具有的文化积淀,其他建筑比不了啊。


我们不提倡这种比赛,这是违反竞技规律的比赛。用这样的比赛决高下,偏颇而不科学。希望各个门派的交流是积极善意的,互相取长补短的,而不是靠一场比赛来决定谁厉害或者不厉害。


中国武术协会新闻委员会主任韩建明:


我觉得这就是一次炒作。太极和格斗是两个完全不同范畴、不同领域的项目,这样来进行比赛,完全没有必要。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有这么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在是承载全民健身功能的,现在这么炒,完全小题大做了。



澎湃新闻报道:几个人互殴,说明不了什么


用几个人的“互殴”结果,对“中国武术是不是骗子”下结论,本来就是一种议题绑架。先得厘清这种“比武”,是不是放在公平、统一的竞赛规则里?刘翔跨栏和博尔特的百米,到底谁快?不把竞技的规则问题讲清楚,不说明白中国传统武术的定位,就一个个誓言要把对方打趴下,这是集体性的议题绑架。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可以看出武术的新定位:一是中国人可以通过练武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二是中国文化可以武术为载体,走向世界。


时代在发展,如果说古人还需要学习武术来行走江湖、除暴安良,那么,今天的中国人再也没有这个必要了。这个比武事件,让不少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嘴把式”露了原型,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还要防止议题被绑架,约战变成“约架”、起哄,几个人就私自授受“中国武术行不行”的大命题。


(本文综合自CCTV新闻频道、红星新闻、澎湃新闻)



…………………… END ……………………



推荐阅读


太极拳练到极致,是什么境界?| 智慧太极

马云的太极情缘 | 智慧太极

央视揭秘太极:体验生命,身心和谐 | 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