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画大师肯特里奇作品展:首日观展体验+三场讲座总结

2015-06-28 野草 动画学术趴



2015年6月27号,威廉·肯特里奇在北京798尤伦斯的展览隆重开幕了。我说隆重,并非因为有什么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而是因为肯特里奇对中国当代艺术来说是太重要的艺术家。国内做动画影像的艺术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确确实实受到了他的影响。前几天我还看到国内某位知名动画人在朋友圈里不无讽刺但很真实地说,国内很多“动画艺术家”靠学习他吃了半辈子饭。所以你知道肯特里奇的威力确实非常大。


如果你还没听说过他,那么你和我一样,真的需要补一课了。此前,尤伦斯的馆长,同时也是这次展览的策展人田霏宇先生对肯特里奇的简单介绍是这样的:


威廉·肯特里奇1955年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90年代就开始在国际上活跃。2000年参加第一届上海双年展,首次在中国露面,国内的艺术家和批评家一直在关注他处理社会和历史课题的方式:形式化、意象化和主题性的独特语言。


也就是说,从他的作品首次亮相中国,到今天已经有十五个年头。



肯特里奇与田霏宇,照片来自26日媒体发布会


这次展览题为“样板札记”——主要原因是展出的作品中含有一部他2015的同名最新作《论样板戏》(和展题共享一个英文标题Notes towards a Model Opera)。这也是迄今为止肯特里奇在亚洲最大规模的展览,囊括了肯特里奇自1988年以来的全部重要作品。这篇文章有我当天观展的第一手体验,以下午三场大讲座的总结。


好,从展览开始说起吧。


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

展期:2015年6月27日 - 2015年8月30日

地点:北京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展览从上午十点开始对外开放;我是9:45到的,所以我是第一批入场观众。上午的人并不多,看展整体环境不错。据说这个展能办成很不容易,前后准备筹划了四个年头。


展览主要的展品还是他的动画短片,很多很全。这些作品被分成几组,有三部一组的,也有五部一组的;像《二手阅读》这样的代表之作独立成组了。每一组作品在场馆中循环播映。像我这种之前只在youtube上看过他零星作品(的渣画质版)的人来说,展览的清晰画质很震撼很让我兴奋。



《二手阅读》被做成了真的书,在二楼展览


TIP 01:多穿衣服


吐槽第一弹。尤伦斯一层好冷啊……大夏天的我当然穿个Tee就进去了。结果因为好几部短片一起循环放,所以我为了看全片子就要一直站在同一个地方长达20几分钟,然后每隔一会儿我就冷得直哆嗦。空调温度实在有点儿低,尤其是馆里人少的时候就显得冷极了。认真看展的观众必备一件可以额外披的单衣。(如果你只是走马观花,十五分钟出馆,那就随意了哈。)


肯特里奇擅用炭笔在纸上作画,做微小形变修改,进而完成动画的动态:


同一张稿子,擦一点,画一点,拍一格


当然这种形态的动画并不新鲜,比他早的和比他晚的都有很多——要说早的,至少可以追溯到1906年的《滑稽脸幽默相》。他这种动画制作方式,导致每个镜头都可以保留一张大画稿。现场就展出了很多。


按照前人的总结,肯特里奇的创作主题来自二大面向:南非种族隔离时代的历史,以及欧洲的文学、剧场和最早期的电影。他的炭笔素描风格粗犷。他自1988年起,开始将所绘的素描转化成动画影片,更充足地施展不定性和变动的特质。


现场有很多父母带着小朋友来参展,结果孩子们看得云里雾里。这个也是国内常见的情况,父母看到“动画”字样就带着孩子进来了,但实际上这些作品并不适合给孩子观看。



想看高清原画么?快去展览现场吧


除了动画,展览中还有单独的系列绘画。比如,肯特里奇画过很多树,很多花。他对这些东西情有独钟。这些作品是画在N多张纸上的,这些纸常常是一些书籍的内页。我刚进馆时恰好看见馆长田霏宇先生在接受采访(或者是语音归档记录之类的工作),就过去听了听。他特意提到,肯特里奇也擅用标语或短语、短句,进行画面的构成和意义的拼贴,形成某种诗的效果。


有意思的是画作的固定方式。一部分是常规的画框和玻璃板装裱(这个说法业余么)。但也有下面这种比较生猛的方式:直接用钉儿按,或者贴在墙上。没有过多保护——这些作品边上总是站着工作人员,有小孩子过去要摸画的时候冲上去阻止……



固定方法局部图,真生猛


二楼有几个实拍的影片,是小屏展示的。在场感觉音频的音量太小,听不见。



肯特里奇拍了一系列多个自己对话的影片


另外,就是二楼的主打作品《论样板戏》。三屏影像。实拍为主,中间穿插了一些动画段落,譬如麻雀飞行的动画。影像里面也有非洲女艺术家的舞蹈,动作综合了样板戏、传统芭蕾和一些非洲式的舞蹈动作(看上去颇有些奇特——这句我放在括号里吧)。



《论样板戏》静帧


在相关报道中,肯特里奇说,《论样板戏》不仅仅是他个人对中国的印象和理解,也是对喜欢他作品的中国观众做出的回应。


TIP 02:注意找下《拒绝时间》这个片子


这算一段囧事儿。《拒绝时间》可以说是我整场最想看的片子之一。但是我自以为逛遍了整个场馆,却还是没看到,就又快速走了一遍,还没找到。于是我天真地以为这个片子根本就没有展出,只是展了一些配套的绘画静帧。


结果我晚上都返程了,在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接到同去看展的师姐电话,她走得晚些,说找到《拒绝时间》了!!她说是在尽头的一个很难找到的地方……我有些崩溃,和师姐说准备改天再去看;但我寻思了一下又立刻返回去了,心想反正也就是十分钟的路,然后回去的时候18:34,尤伦斯闭馆了,我说“我就剩一个片子没看了几分钟就完事儿”,但工作人员死活不让我进……唉,说多了都是泪……


所以,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TIP 03:注意18:30闭馆


晚上闭馆的时间,尤伦斯写的是19:00,但实际上是18:30就禁止入内了。看展时间一定要打!好!提!前!量!以及注意,尤伦斯星期一不开



尤伦斯前台赠送的《论样板戏》明信片


好,展览我就说到这儿了。之后,是27号当天下午的三个讲座:


(1)从作为方法论的工作室谈起:肯特里奇对话洛佩兹

(2)肯特里奇在中国:从《影子队列》到《论样板戏》

(3)边缘的思考:肯特里奇讲座


第二个讲座是由五位艺术家和学者,以及田馆长六个人一起完成讨论的。他们的主要议题包括了肯特里奇炭笔作品的特殊风格气质与中国古代绘画甚至中国古代“哲学”的相似性,以及肯特里奇作品对历史的追忆、思考,对时代的批判和重要警醒意义,并且也延伸到了当代中国的一些国际现实境况,我在此不展开说。



“肯特里奇在中国”讨论


讨论中,获得八卦一则:


一个大致的统计是,肯特里奇连续工作一个星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可以完成40秒左右的动画片段。艺术家汪建伟用的词是“只能完成40秒”。但实际上,对主流动画行业来说(以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动画为标准)独自一个人一个星期完成40秒,已经是神速了,两个月就可以完成一个毕业创作长度的动画短片了XD


当然,以上是我在开玩笑而已了,两种创作方式本质上不能比较。


汪建伟提到,肯特里奇的一大特点是“在犹犹豫豫的推进中达成创作”。按照传统语境下的动画逻辑来看,确实如此。肯特里奇使用的是straight-ahead的方式,而非多数二维动画用于角色表演时使用的pose-to-pose,所以肯定是要一点点推进,并且在过程中要非常积极地思考。


可以说这种方式与肯特里奇工作室性质的工作状态也有着很大的内在一致性。下午第一个讲座,是“从作为方法论的工作室谈起”。能看出肯特里奇对“工作室”这个概念有非常深的迷恋和情结。他坦言,选择与洛佩兹对谈的主要原因也是洛佩兹与他都是比较标准的工作室艺术家。而工作室艺术家的具体工作方法,因人而异。对谈时两个人也发现了很多习惯上的区别。但肯特里奇自己的工作方式,或者说是创作历程,或许从第三个讲座,也就是他自己的讲座“边缘的思考”才能被更清晰地理解。



《边缘的思考》现场是酱婶儿的


肯特里奇自己举了树作为例子。他为观众展示自己画好的一棵树,并模仿起工作状态下对其产生的联想——他自己称其为“游移的注意力”——


想起自己的儿时庭院的树

想起照在树叶上的阳光

想起肺的细支气管

想起伍尔芙的自尽

想起绞刑架

……


这种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意识流的方法,也和精神分析学在临床上常用的那种“自由联想法”如出一辙。或许这也是诗的机制。


后面,肯特里奇为观众们展示了《论样板戏》的整个创意过程的总体框架。一个核心概念很重要:任何事物都会发生两次(Everything happens twice)。他说,这是一种双重的共振,在工作室内的激发,和在大环境之中的回响。实际上,肯特里奇的做法,也就是将那些他感兴趣的某些形象或某些符号(在这个例子当中,也就是样板戏的相关形象或符号)在工作室加以自由联想,多层阐发,放到自己的回忆里以及自身文化当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再把新旧二者相混合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一本小册子。上面的内容和肯特里奇的演讲内容基本一致。



其实合照也要到了,不过想了想,我还是不贴了



就写这些吧,字数3000+。若有意转载本文,请务必先联系本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