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除了《银魂》,诺兰的《敦刻尔克》同样不容错过

2017-09-03 水生碟易 动画学术趴


“我这个岁数的人发动了战争,却让年轻人去送死。”

“如果他们攻入英格兰,我们哪还有家?!”

“他可能还活着!有很大可能性还活着!”


咋一看,上面这些台词似乎并不精彩,甚至有些主旋律的味道,但如果你看了《敦刻尔克》,它们将成为戳心的一次次泪点。

 


九月是个大片云集的好时候,好电影多到让我一度想周末直接搬到电影院住的程度。作为一个骨灰级《银魂》粉,因为各种不凑巧与阴差阳错,我没有尽到去看《银魂》首映的义务,反倒先在周五的晚上去看了同时上映的《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是我九月最想看的电影之一。超好的口碑与诺兰的大名固然也是驱动我去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但更吸引我的还是电影本身的内容:


在我的印象里,诺兰是个极其擅长讲故事的人,尤其擅长非现实题材,而敦刻尔克大撤退则是一个被写在历史课本上、毫无悬念的战争事件。诺兰将怎样讲这个故事,这本身足以让我非常好奇了。


90分钟的电影过后,我坐在人群中央,不顾他人的目光,由衷的为这部片子鼓掌。作为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诺兰果然没让我失望。


不吐不快,我将把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与体悟写到下面的内容中,肯定会涉及很多电影的相关内容,如果有介意被剧透的朋友可以先止步了,如果看完了片儿还能想起来这篇文再来看那就更好了。当然,我个人觉得也不必这么纠结,毕竟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结局细节都是人尽皆知,所以剧透还真透不到哪里去呢。



非线性叙事:是旧酒,但这个喝法很独特


我一直认为,战争题材挺不好拍的,且不说各种场面特效有多花钱、制作团队要吃多少苦,单单从故事上来讲,战争题材本身就是从人们熟知的事件中寻找灵感的,因此从故事本身来讲对人们是缺乏吸引力的,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拍成个沉闷的纪录片或者狂轰滥炸的爽片。


而战争片的主旨也几乎都会最终落到表现战争的残酷再折射出人性的不同面上,这种套路一旦没玩好就很容易被人腻歪了——对,没错,就是说你呢《珍珠港》!


所以在战争电影剧情的处理上,我印象中比较好的片子都会在历史事件中选取一两个节点的一个典型人物,去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与经历的描述,以比较小的切入点来展现出整个战争的面貌,比如《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以及去年得奖无数、口碑爆棚的《血战钢锯岭》。


所以在看《敦刻尔克》之前,我也一度怀疑诺兰会玩这样的套路,因为在他之前的许多电影中,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还是很浓厚的,而且往往都伴随沉重的觉悟、无奈与牺牲。但令我惊喜的是,诺兰在《敦刻尔克》中完全抛弃了这种套路,打乱了时间的线索、抛弃了传统的主角视角叙事,采取了他同样非常擅长的非线性叙事方法,从海陆空不同方位、运用不同角色,直截了当地将敦刻尔克大撤退整个事件表述的极其清楚。


电影分了好几条线索打乱了时空讲述故事:


第一条线,是一出场时被敌军逼退到敦刻尔克沙滩上的年轻士兵的种种经历。


他逃到沙滩上之后,结识了正在用沙子掩埋友军尸体的法国士兵,二人开始了几经生死的撤退之路:先是混上了撤退的舰艇,却被敌军击沉,随后与救生艇一起又回到了最初的沙滩;随后,他们混上了一艘前来营救士兵的应召救援民船,险些被敌军当靶子打沉,好不容易浮到海上却又遭遇海难差点被烧死。最后才被另一艘应召救援民船营救,回到英国。



第二条线,便是应召救援民船其中的一艘。


读过历史的都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得到了大量民间人士的帮助才达成的,而这条线便是对这一真相的描述。战争条件下,政府很难有足够运力去营救被敌军堵在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士兵,于是动员港口得到船民帮忙。这条线索的主人公便是3位由非常热心的船民(一对父子与儿子的朋友),开着自家船、越过英吉利海峡,营救了一名飞行员与多名士兵。



这条线索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海上,全面展现了“海”的方位。此外,这也是所有线索中最催泪也最有料的一段,文章最开始的台词便出自船民爸爸之口。


第三条线,飞行员的战斗视角,全面展现了“空”这个方位。


在故事开端,英国派出的空军战机有三架,全程与敌军缠斗,成功阻击了多次敌军对救援船的轰炸,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一架在战斗中失踪,第二架被击落但所幸飞行员被线索二中的船民父子所救,第三架在几乎没有燃料、无法返航的情况下搏命,成功击落最后一架敌机,所幸得老(bian)天(ju)开恩最后平安着陆。



这个线索除了是展现空中的战争情况之外,我认为也在解释、还原一些现实:就像在影片最后,获救的飞行员被其他士兵指责“你们空军都干嘛了”时那样,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空军因为力量不足等原因曾被认为是救援不利。但实际上,消耗大、成长慢的空军其实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在这点上,则穿插到船员爸爸的经历上来表现,具体的我会在下面角色的分析上来细聊。


第四条线,相对来说是最弱的,其实就是撤退点的视角。


这个视角一开始是与第一视角年轻士兵们逃亡一致的,随着士兵的离开与回来而不断分离与重合。之所以将其专门单列出来,是因为这条线完整阐述了那些在海滩上等待救援的人们的焦灼与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不安,在这条线上,人命不如砂砾被表现的刻骨铭心。


此外,政府的态度也在这条线中被完整展现:乘船到来的将军先是用一两句台词表现了撤退船只不够的囧状,并传达出丘吉尔“先救自家英国士兵,法国人再说”的态度,这个“污点”其实是被历史军事迷津津乐(tu)道(cao)的一个点。在被不断轰炸、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老将军虽然稳如泰山的指挥撤离,但嘴边急出来的一嘴泡足以说明内心的焦灼。到了影片最后,老将军选择留在海滩,与法国友军一起撤离的行为,也算是给英国政府挽回一些面子。



用后三条线来展示海陆空三方位腹背受敌的形式,用第一条线来表示连逃都逃不走的艰难,整体勾勒出一副完整的战争图卷,给人带来一种手心出汗的压抑与紧张感。虽然这样的非线性叙事法或许会在影片刚开始40-60分钟里让人有点迷,但总归也就是那几天的事情,根本不复杂——我就不客气的说了,不智障、就不会看不懂。


个人英雄主义?是小人物英雄主义


在90分钟的电影里选择用四条线讲故事,每条线又都有着2个以上的人物,这就决定了《敦刻尔克》就没有什么传统的主角,相比其他电影人推着剧情走的模式,它更像是剧情推着人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部电影人物就不好,就像我在评价REC时所说的那样,角色可以只展现出一个性格侧面,但依然可以展现出非常丰满的人性。在《敦刻尔克》中,这点真是做的太厉害了。


就说最戳我泪点的船长爸爸吧。



这个看起来并不富有的老头带着自己英俊的儿子和儿子的朋友,为了亲自去营救困在海滩的士兵,不等海军验收就迫不及待的开船出海。在穿越英吉利海峡时,他先是救了个被吓破胆的士兵,拒绝了他返航的逼迫,从容又温柔的神情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救迫降在海面的飞行员时,他却显得非常慌张,甚至不惜冒着飞机引擎爆炸的风险,在反驳让他不要靠近的儿子时,他说话的腔调甚至是带着哽咽的:“他可能还活着!有很大可能性还活着!”


随后,他载着满船的被救士兵回英国时被敌军盯上了,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一样成功指挥儿子行驶并成功脱险,这个情节让人觉得非常神奇,对应上他能分辨飞机型号、热爱飞机引擎声音的细节,更是让人充满了兴趣。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渔民对空军这么熟悉?


为什么他能有如此本事?


在被救士兵与观众的好奇中,船员儿子揭晓了答案:“因为他的儿子就是空军……不,不是我,是我的哥哥……他在之前的战争中遇难了。”


短短的一句话,为所有人揭晓了答案之后,却也让我们对船长爸爸的感情瞬间从好奇到了敬佩、伤感,整个气氛也随之更加凝重。



在失去了自己的大儿子之后,依然能带着家人出海营救别人,这样的设定为这个角色加入了太多有骨有肉的东西,也正是这样丰满的角色有资格说““我这个岁数的人打动了战争,却让年轻人去送死”这样的话;对应前面,也正是通过船长爸爸已牺牲的飞行员儿子的经历,让观众感到空军在这场撤退中付出的牺牲与代价。


敦刻尔克大撤退依靠了大量的民间力量,电影也对此进行了表现,在众多简陋的民船出现在海岸边的那一刻,士兵们发出了惊喜的欢呼,正对应了电影“当40万人无法回家,家为你而来”的主题,非常戳人泪点。


当然,电影也不只表现出善良人性的鸡汤,各种拷问也充斥在各个环节:比如在线索一的某段情节中,为了生存的一群士兵甚至要将法国青年当做牺牲品扔出船舱,这段冲突也足以引人注目。


而在船长爸爸与吓破胆的士兵发生冲突时,与他们一起上船的、儿子的朋友被士兵误伤致死,这本来是个非常令人愤怒的情节,我总以为船长儿子会为了给朋友出气揍那个士兵一顿,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那个士兵冷静下来、询问被自己误伤的少年会不会好起来时,船长儿子明知朋友已死,却在顿了一顿之后,撒谎说:

“会的。”

是为了不让那个士兵内疚?

还是为了不引发恐慌?

但无论什么理由,都是出于人心底的善意吧。



而在故事的最后,为了满足枉死的朋友的愿望,船长儿子专门前往保管,让枉死的朋友以英雄之名出现在报纸上。


这些情节的构建,让一个个角色变得非常丰满,也让战争之下不同处境、不同身份的人的思想、行为获得了足够立住脚的理由,能够打动人更是情理之中的。


享受电影,远离智障:“整个电影是在说逃跑”?


1995年,年轻的诺兰夫妇驾着一艘小帆船,从英国出发,历经19个小时,终于渡过英吉利海峡,抵达敦刻尔克。“非常艰难,我感觉生命受到威胁,况且还没人在我们头上扔炸弹。”事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回想道。


 这是一条与1940年5月26日敦刻尔克大撤退方向相反的路线。诺兰因此更加敬佩那些在炮火中渡海的二战士兵,并打算把它拍成电影,“它不仅仅是历史,也不仅仅是政治,它是一种经验。


这个想法,在21年后才实现。



上面这些内容,是我在观影之后,在南方周末发布的电影相关文章上看到的。


你或许会问,这个内容又跟我标题所说的远离智障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是这样的:我在看完电影之后,因为自己觉得实在精彩,就自顾自的鼓起掌来,

然后出门的时候听到一对小情侣的如下对话:


“我觉得不好看啊,不就是逃跑么,有什么可自豪的?不如钢锯岭好看。”

“剧情也挺平淡的,乱糟糟的,要不是卷西我就看不下去。”


就我这暴脾气嘿,要是年轻几岁,估计会上去跟他们辩论起来吧╮(╯▽╰)╭


关于剧情之前说了很多不再赘述,就先说说“逃跑”这个用法吧。


关于“撤退”“战略转移”“逃跑”这件事的定性,相信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毕竟不同立场不同视角去看一件事儿,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敦刻尔克》的重点压根就不是在谈这个啊喂,谈的是生存这个主题啊喂!



就像影片最后那样,故事线收束到那两个幸存的年轻士兵身上,他们在面对接应他们老人“干得好”的鼓励时,内疚的说“我们只不过是逃生而已”,而老人则头也不抬地回答“足够了”。


因为老人从头到尾不肯抬头看他们的脸,他们更加懊恼,认为自己回到英国后,一定会被舆论冠以各种污名,但没想到迎接他们的却是欢呼与美酒。


就像诺兰的亲身体验一样,在那样的环境下,活下来这个过程就已经足够艰难了。有人在沙滩的轰炸中四分五裂,有人在船舱的狂欢中活活溺毙,有人在绝望中走向大海自杀。对于国家机器来讲,前进与撤退无非是一个指令,而对于命比一粒沙还要轻的30万士兵来讲,海峡对岸看得见的祖国与家,才是他们熬下去的唯一生机。



鬼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电影则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尽管让观影的我们心有戚戚,但这也不代表我们就能感同身受——幸存这种事儿,拿来和逃跑打趣,是不是不太合适?


 


诚然,《银魂》真人版与《敦刻尔克》同时上映,二者所面向的受众不同,倾向更是大相径庭。然而,从内涵上来讲两者却是有所相连的:《银魂》教会了并没有成为“xx王”的成年人如何挺直腰板活下去,《敦刻尔克》则讲述了人们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与人性的善恶。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你都不该错过。



——————————————


【近期热文】


动画系学生如何选购电脑

九十月动画电影超全片单

动画《十冷2 》幕后专访

二维动画的日式制作流程

三代动画人的甜蜜恋爱史

网络刷屏的纸动画酷毙

动画小标尺深度解读教程

纪念今敏重读<千年女优>


———————————————


动画学术趴

微信 | babblers

动画领域深度媒体与爱好者社区

专业影评 · 行业观察 · 理论知识 · 创意短片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