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剪纸动画大师王柏荣离世,我们又失去了一位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小趴 动画学术趴 2019-04-02


中国动画只有体内流淌着自身民族的血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崛起。


文/小趴



刚刚,上海美影厂发布官方消息称,著名动画片导演、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王柏荣老师,于2018年8月30日晚因病逝世,享年76岁


王柏荣,著名动画片导演

曾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


作品列表:

1962 没头脑和不高兴(原画)

1974 带响的弓箭(动作设计)

1976 金色的大雁(动作设计)

1978 山伢仔(导演)

1979 刺猬背西瓜(导演、造型设计)

1981 南郭先生(导演、编剧)

1981 抬驴(导演)

1983 老鼠嫁女(导演)

1984 火童(导演)

1996 熊猫京京(导演)

1998 京娃儿和兔儿爷(导演)

2001 风尘小游侠(导演)

2003 冬日(联合导演)

2006 三毛流浪记 (导演)

2010 三毛从军记(导演


或许很多人没有听过王柏荣老师的名字,但无论你是80后、90后还是00后,小时候一定都看过他导演的动画片。


出生于1942年,王柏荣不到20岁就开始学习创作动画,曾就读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学生,与《宝莲灯》导演常光希、《黑猫警长》导演范马迪等人同班。他们班的毕业设计,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从此,王柏荣老师就开始在动画领域默默耕耘着。在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动画创作生涯里,为一代又一代人奉上了无数经典动画。


小趴小时候记忆中非常深刻的《熊猫京京》就是由王柏荣担任总导演的。当时还是国内第一部大型26集系列动画片,据说还发行到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这也是中国系列动画片第一次成功走向世界动画商业市场呢!



王柏荣老师还将《三毛》系列改编成大型系列动画片,于2006年搬上了电视荧幕。小时候看《三毛流浪记》,里面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三毛紧紧牵动着小趴的心弦,当时只觉得三毛真惨、真可怜;长大回过头重温时才明白旧社会底层人物的心酸,才发现,这真的是一部好动画。


可惜的是,现在像《三毛流浪记》这样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好动画也越来越少了。



不过,王柏荣老师最大的艺术成就,还是在于他在美影厂时期创作的剪纸动画短片。


还记得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吗?那就是王柏荣老师导演并编剧的作品,犀利讽刺了靠滥竽充数、溜须拍马上位的小人们。


片中对战国时期装饰纹样考据地极其细致,还又非常具有现代设计感,比当今那些乱来的古装剧要走心多了。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还能将传统文化的美感传递给孩子们,当时美影厂动画人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而王柏荣老师的另一部作品《刺猬吃西瓜》,则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现象。萌萌的小刺猬和小兔子也在小趴的童年里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片子非常有童趣。



一提起中国经典动画的代表,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总是水墨动画,但是剪纸动画同样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动画界独有的技术手段。我们的剪纸动画没有受到海外剪纸动画的影响,是美影厂前辈们完全独立摸索、创造出的全新种类。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与皮影戏的装配关节结合起来,加上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风格,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剪纸动画。也正是得益于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等,当年的中国动画才能傲立于世界动画艺林,被称之为「中国学派」


然而,我们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剪纸动画,事实上,剪纸动画才是全国各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大集合,具有很强的民间风俗趣味。例如王柏荣导演的《抬驴》,就使用了河北蔚县剪纸艺术风格,色彩饱和,冷暖对比强烈,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



可以看到,人物脸上的腮红和孙儿身上穿的褂子采用了蔚县剪纸中常见的粉红色,并且带有宣纸的晕染效果。而驴的造型也模仿了剪纸中的螺旋纹,造型元素也因此变得有很强的当地乡土气息。



而王柏荣老师老师执导的另外一部《老鼠嫁女》,则采用了山东高密的剪纸艺术风格。山东高密的剪纸艺术讲究粗细相间,阳雕阳刻兼顾而闻名,它以线刻为主,在线条中加入块面形成对比。



《火童》则是王柏荣老师导演过最出色的影片。这部影片则采用了云南少数民族蜡染艺术的线条特点,吸收了壁画、油画、现代装饰画的绘画技巧,别开生面地运用线条分离形体的手法,把线条的感情语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极大丰富了剪纸片的表现形式。



相信大家小时候看这些剪纸片时,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其实每一部不同的剪纸动画片,都是用的不同地区民间不一样的传统艺术风格!


如果说,水墨动画代表了曾经中国动画「雅」的一面,继承了文人的风骨;那么,剪纸动画则代表了曾经中国动画「俗」的一面,更具有乡土的趣味。


剪纸动画的源头来自五湖四海的民间艺术,代表了我们中华数千年的文化沉淀,更象征着无数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凝聚的汗水与智慧。


我们许多人提起传统文化,往往总是会往高大上的方向思考,却忽略了民间才有着更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而美影厂的剪纸动画人们,曾经深入到中华各地采风,去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倾听他们的民间传说,学习其独特的民间艺术。


他们是那个时代里传统文化的发扬者。而王柏荣老师,正是当年中国剪纸动画人当中的中流砥柱。



然而可惜的是,随着美影厂的落败,剪纸动画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了。当今的中国动画里,几乎都是数字绘画和CG,几乎再找不到剪纸动画的痕迹。而剪纸动画的衰落,仅仅只是中国动画跌入低谷时期里的一个缩影。


从美影厂辞职20多年后,王柏荣对当前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痛心不已。


2012年洛阳举办的中国动漫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在其他领导们大谈中国动画产量已达世界第一、大谈四五百亿巨额投资动漫产业园的时候,王柏荣老师却站出来质疑。声音虽然不大,语气也不激扬,但坚定有力:


这些数据的真实性,真的有多大?


四五百亿元的事情不是小事情,用掉了四五百亿,回收了多少利润呢,却没有后续报道。


全球动画产量的第一大国,有多少作品在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上获奖,有多少影片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


这些问题,同样没有后续报道。


房地上的泡沫,留下了一大堆的空置房。如果动画产业成了泡沫,那会留下什么呢?


我是不敢往下继续想象。



王柏荣老师虽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但绝不故步自封。事实上,他曾经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美影厂动画人。在担任美影厂副厂长期间,为了使中国动画产业走向世界,王柏荣主持引进了与国际接轨的动画生产的流程,开创中国动画片对外合作之先河,包括《狐狸列娜》、《不射之射》等中外合作动画片。


但是在会上,他却严厉批评了当下中国动画人盲目模仿美国、日本动画的现状。



正如当年王柏荣老师那一代剪纸动画人所做的,用完全源自民间的传统文化,赢得世界的认可。正如王柏荣老师所言,中国动画只有体内流淌着自身民族的血脉,继承中国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崛起。


这,或许是这位退休老人在逝世前留在网络上最后的公众影像了。虽然言辞激烈,但语气诚恳,似乎仍饱含着希望。曾经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唯有默默地守望,期待中国动画再次迎来曙光。


今天,我们失去了这位传统文化的守望者,中国剪纸动画的历史也翻过了新的篇章。希望中国剪纸动画的下一页,不再是空白。



- END | 动画学术趴 -

欢迎置顶公众号,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哦



近期热文


| 莱卡动画人 | 樱桃小丸子 | 蓝猫的辉煌与没落 | 致郁版《工作细胞》动画透镜 | 清美吸猫动画毕设 | 学术趴网站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