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太平洋》动画新作又扑街,机甲迷喜欢的科幻片该怎么拍?

Dear Cosmos 动画学术趴 2023-01-28

作者/Dear Cosmos
编辑/思考姬

还想继续看到“由怪兽迷兼机甲迷拍摄的,献给怪兽迷兼机甲迷”的电影


2013年,一部满载了机甲与怪兽元素的类型巨片横空出世,这就是由奥斯卡获奖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环太平洋》


 《环太平洋》海报
故事简介丨近未来,神秘外星殖民者通过大洋底部的虫洞“缺口”,将身形庞大、身藏剧毒的怪兽接连派往地球,以实施着它们的殖民计划。为此,人类联手制造出与怪兽体型相当的机甲战士迎战……

托罗为墨西哥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擅长建构一个穿行于现实时空与神怪传说的电影世界,代表作《地狱男爵》《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等


影片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全人类对抗外星入侵者拯救家园的近未来世界观,同时用吨量级的酣畅打斗贡献出了无与伦比的视听冲击,让无数观众重新燃起了对巨型机甲和怪兽的热爱。


尽管影片在北美票房遇冷,但国际化的叙事思路让它在海外收获了热烈反响,尤其是成功地打入了中国内地市场。

虽然耗资2亿美元的开山之作没有回本,但《环太平洋》无疑是一个值得开发的IP。

于是在2018年《环太平洋》推出系列第二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海报
故事简介丨在对抗外星人的入侵并成功封住虫洞的十年后,人类从废墟中站起来。他们忘记了恐惧,纵情狂欢……然而遥远的外星“先驱”仍在蠢蠢欲动,时刻等待着消灭地球人的时机……

而在今年3月7日又在Netflix平台上发布了其动画剧集《环太平洋:黑色禁区》

《环太平洋:黑色禁区》海报
故事简介丨过去若有怪兽从环太平洋现身,都会有专为击退牠们而造的巨大机甲猎人奋力反抗……但好景不常,如今澳洲遭到怪兽肆虐,全洲人类被迫疏散。泰勒海莉这对年幼的兄妹不幸走失,著急地寻找不见踪影的父母,过程中,两人学会操控一个废弃许久的破烂机甲猎人,因而有了突破眼前难关,杀出一线生机的希望。

然而,这两部续作在国内的口碑都与第一部相差甚远,在豆瓣上双双跌破了6分,不少观众感叹既没有宏大而真实的故事线,又失去了巨型机甲与怪兽搏斗的打击感,在前作中感受到的愉悦似乎荡然无存。

《环太平洋》的IP开发为何两次遇冷,托罗导演的第一部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是难以复刻的呢?


真实模拟势大力沉的打击感


作为21世纪的电影观众,我们早已被各种视听轰炸锻炼出了抗性:《侏罗纪公园》让我们目睹了巨兽,《变形金刚》让我们见证了巨型机器人,科幻巨作如过江之鲫,以至于现在,甚至连最近刚上映的《哥斯拉大战金刚》都已经喂不饱一些电影老饕了。

作为知名机甲兼怪兽宅,托罗发现人类操控的“巨型机甲”似乎还没有系统地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过,于是他想用前所未有的机甲怪兽大战来刷新大家的认知——

“这部电影的主角必须是怪兽和机器人”,主创团队在怪兽与机甲的设定上投入了无数精力。

导演托罗与他的私人收藏

在设定上,怪兽和机甲有一个共同点:巨大,它们的身形比恐龙还要庞大数倍,有着遮天蔽日的压迫感,托罗会用长时间的仰拍镜头去呈现机甲的行走,会用熟悉的物件在无形中加深观众的印象:

翻转180°的垂直仰拍

集装箱中掉落的物件

它们行动迟缓但破坏力无穷,动作慢但动势大,力量的释放与化解都变得无比可感,呈现出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张力,也就呈现出了本体重量与施加力量的关系——不仅仅用仰拍、实物的对比来直接表现规模,而是在动作设计中时刻透露着它们的巨大。

提起重物时的力量收放

在这里,托罗提出了《环太平洋》机甲操控设计的重点:他要让巨型机甲做出人类的动作,但却不想让驾驶员的动作自然而流畅,这是影片独立于其他机甲影视作品的重要原因。

这不是一台与人合而为一的机械着装,而是一部为人所操控的巨型机器,驾驶舱既不是让人自由移动的舞池,也不是位置固定的座椅,你能在有效的范围内做出动作、获得反馈,但你不能随心所欲地活动。

驾驶员做出动作时十分费劲

作为受人操控的近未来巨型机器,它必须要有刚硬的、不可扭转的、动作迟钝的地方,无法像人类一样自由地操纵自己的肢体,它必须要将人的奋力转换成机械的传动,引擎、活塞、涡轮、轴承等等部件在工作时轰鸣作响,驾驶员每一次都需要克服巨大的阻力,才能让机甲迈出坚实的一步。

驾驶员行走时踩下的巨型椭圆机

为了使整个驾驶过程更加真实可信,有更实在的撞击感与阻力感,托罗与布景组建造了一个将近三层楼高的驾驶舱实体,其中装有数吨重的大型机械臂,所有机甲驾驶舱内的镜头都可以说是实拍

类似于一个大型的4D电影体验机

这些实景拍摄和机械模拟装置,那些属于机械的晃动、停顿、反弹,为影片增添了厚重的真实质感,冲破阻力的奋力一击能够带给人实打实的重量感与打击感,这些又反过来支持了整个机甲与怪兽的庞大,托罗就这样让整部电影围绕“巨兽”的设定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观众拉入一个有着巨型机甲与巨大怪兽的近未来世界。

机甲外壳弹落雨水

除此之外,托罗还非常重视外部环境的物理视觉效果,机甲破浪前行产生的波涛、迈开步伐产生的风压、踏上地面产生的震动,都让观众身临其境。巨浪、暴雨、闪电、云气、狂风以及划破夜空的射灯与霓虹灯,都让影片的视觉元素显得无比丰富,让战斗产生的视觉效果饱满充溢,融合了“环太平洋”本身自然的力量。

注重物理的实感

反观《雷霆再起》中的机甲,它们似乎都“变形金刚化”了:它们的动作让人感受不到重量,它们的奔跑不再需要卖力蹬腿,它们的驾驶舱也变得更“未来化”,驾驶员能轻易地带动机甲腾空。

这种变化当然可以理解为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但这种改变完全背离了托罗创造此片的初衷,使得成片瞬间变得平庸,在大白天登场的机甲毫无魁伟和压迫的感觉。

《雷霆再起》中的机甲亮相

在《黑色禁区》中,能够看出主创们还是在尽力保留机甲的操作模式和物理效果,但要在三渲二动画中实现第一部里的重量感实在是有些困难,只能选择保留蓄力和击打效果,而略写击打过程。

《黑色禁区》中的战斗戏
 

宏大的世界观格局与质量扎实的叙事


在《环太平洋》里,托罗想要完成的不只是一部怪兽电影,他更想要构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未来世界,一个巨型机甲与巨大怪兽都真实存在的世界。

托罗想超越以往所有的怪兽片,他想营造出全世界共同对抗怪兽袭击的场景,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人拯救了世界,而是“全世界人一起拯救了世界”(I want it to be the world saving the world.)。

托罗选择了“环太平洋”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这里不仅是地质板块活跃、灾害频发的地区,也包含着地球上众多发展强盛的国家。托罗采取了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要讲述这国际化的庞大史诗,这种体量的故事对导演的叙事效率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显然,托罗对此十分得心应手。

《环太平洋》开场蒙太奇

在《环太平洋》开场3分钟的时间里,托罗以蒙太奇段落飞速地向观众交代了怪兽袭击地球后,人类的种种反应,以及稳定下来之后的世界样貌,用一种全球响应、全员戒备的军事战备观感,将观众代入了这个在巨型机甲保卫之下的近未来世界。

为了凸显真实感,托罗在机甲和要塞场景都做了非常全面而细致的“陈旧化”处理,带有锈迹、划痕、焊接口的铜墙铁壁,呈现出一种久经沙场的磨砺感、百折不挠的可靠感。每一次出动巨型机甲,都需要做足准备、多方协调、全体动员,不只是驾驶员走进驾驶舱启动而已,而是要靠一整支军队上下齐心、全力应战。这种成熟、体制化的全景呈现,让观众获得了安全感,同时也就愿意进入这个有着怪兽的世界。

危险流浪者号出场

在地下反抗组织基地“破碎穹顶”(Shatterdome)的场景中,托罗更明确地做出了类似“蒸汽朋克”式的设计,基地里充斥着白烟、铁锈与火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集人类最后资源准备与怪兽殊死搏斗的战斗基地,机械带给人的视觉重量是电子屏幕无法做到的,所以托罗会将基地中央的“战争钟”(War Clock)设计成机器转片。

战争钟

如此宏大的世界观,还要将重点篇幅留给巨型大战,这就对叙事节奏和对白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环太平洋》中,托罗活用了“通感”(Drift)这一设计,让人物的感情交流在记忆融合中加速完成,两人知根知底,也就心意相通;但托罗也不会让人物过多地重复自己过去痛苦的回忆,这是他们努力要战胜的心魔,影片集中在打斗上,在行动中完成人物弧光的转变。

麻子在战斗中完成复仇

对白设计上托罗也十分精炼,举例说来,罗利与麻子初次见面时,麻子用日语同潘特考斯特将军私语,观众就会立刻感知到:两人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她们之间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去。随后罗利用日语朝麻子喊话,又表现出罗利察觉到了麻子的微词,促进了两人的关系交往。寥寥几句话就提起了观众一探究竟的欲望。


低下的叙事效率势必会限制整个故事的格局发展,在《雷霆再起》中这一点尤其典型。

同样是在开头的三分钟蒙太奇段落中,影片没有呈现出人类视角,而是从男主角的个人视角出发,讲述自己是如何在废墟中用废旧机甲讨生活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似乎与他无关,私人如何能够建造出巨型机甲也只是一笔带过,整个段落没有多少信息量,也根本构建不出完整的世界观,有的只是男主这个人和他的生活现状,这让影片从第一部的全球格局,缩减到了一个青年男子的生活冒险。

信息量贫乏的转场

在第二部中叙事的错漏与混乱可以说是多到令人发指,还充斥着各种廉价的亮相镜头与蒙太奇,男主角的行为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他总是在基地里乱逛如入无人之境,整个组织都显得毫无体制和纪律可言,学员进入机体不再需要繁复的准备工作,出场也失去了仪式感,收到命令回过头来就能看到机甲行动。如此轻率的剧情处理,让观众怎么能认真对待呢?

迈克尔·贝式的旋转爆炸慢镜头 沦为平庸的视觉轰炸
 

叙事重点转移导致的类型变化


《环太平洋》第一部,影片主角诚如托罗所言就是怪兽与机甲,第二部《雷霆再起》则变成了美式青春成长电影,动画剧集《黑色禁区》则不断地开掘原作设定中的各个端点,做成了一部融合多种类型元素的公路片。

归根结底,《环太平洋》为了做系列开发,选择了将叙事重点转移到了“人”身上,虽然电影世界观在不断拓宽,内核却不再跟随原作了。

在第一部中,电影主角都是千锤百炼的军人,行为果决,思想成熟。在第二部里驾驶机甲的却是一群少年,且不论影片刻画群像人物关系之失败,这些稚嫩的脸庞已经让人产生了双重怀疑:他们真的能驾驶好机甲吗?他们真的会为此献出生命吗?

基地学员临危受命成为地球的最后防线

这两重疑问让整部影片的可信度迅速下降,我们既难以相信他们能拯救世界,也难以相信导演会安排他们死亡。

在原作中,“战争”与“战士”的设定被不断强调,军事化的管理体制也贯彻得非常好,而在第二部里,我们看不到这些学员有足够的能力上场作战,包括主角在内。男主在机甲内心不在焉,行事随意任性,在尚未确定怪兽被杀死之前就摘掉头盔离开机甲,完全没有还在战斗中的概念。就算是作为一部“青春片”,我们也很难对这个毫无责任意识与纪律意识的男主产生多少认同感。

在战斗中脱下头盔离开机甲

值得一提的是《雷霆再起》的导演斯蒂文·迪奈特是网飞美剧制片人出身,《黑色禁区》的人物设定与第二部多少有些类似。

《黑色禁区》中的主角兄妹也是典型的“成长片”设定,年轻莽撞的他们需要在一系列磨难中建构建独立自我,所以一开始的任性妄为就是在所难免的了,并且任性妄为还将成为剧情的触发器。

在第一集中,妹妹海莉无意中开启了机甲,却跳过了所有的驾驶教程,这种任性没耐心的性格如何能操纵机甲呢?编剧只好搬出一个十分万能的AI来指引兄妹俩,但这还是不能解释他俩是如何承受下驾驶机甲的巨大精神负荷的。


《黑色禁区》的背景设定在荒无人烟的大洋洲腹地,并且是在泛太平洋防卫同盟(PPDC)节节败退之后的末世环境。剧集主体已经不再是机甲大战怪兽,而是被开发成了在废土世界中求生的公路片,很轻易地就融合了废土朋克和黑帮元素,兄妹俩的冒险、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远多于巨大战。

《黑色禁区》避开了呈现怪兽与机甲的巨型战役,转而去开发机甲与怪兽的各种设定,延伸其外延。比如在第二部中出现的怪兽机甲、驱动机甲的电池能源,还设计出了能够瞬间变身巨兽的人造人。可以说,这是一部近乎独立与原作的同名衍生作品。

黑帮片中常见的墨西哥僵局(用于形容或表示对峙的多方,至少三方及以上,由于互相的牵制作用,最后达到一种相当微妙的平衡状态,按中国的老话就是:进也不是,退也不量的僵持局面)

在原作中被高效利用的“通感”设定,在剧集中也被频繁使用,同时记忆场景成为整部动画演出着力最突出的地方。

在原作中,我们很少能够看到一个具体的人类被怪兽屠杀的恐怖场面,一则是这种场面过于倾向个体,不是属于“怪兽”或者“全人类”的视角;另一则是这种具体的死亡场景会让观众难以忘记。但是在《黑色禁区》中,兄妹俩眼睁睁地目睹了惨剧却无能为力,这是他们要克服的心魔,这一场景被一再重复,不断上演根植于心的恐惧与愧疚,剧集最终要解决的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两人内心的魔障。

两人的记忆场景
 
有趣的是,尽管在国内口碑遇冷,《黑色禁区》在IMDBb评分网站上的分数却是《环太平洋》系列中最高的(7.1分)。这说明,如果把《黑色禁区》当做一部独立作品来看,还是勉强能满足一些宅向观众的预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日本机甲动画的传统。

然而这个传统,却是《环太平洋》系列努力要超越的。如果我们想在《黑色禁区》中寻找打斗的快感,那就只有悻悻而返了。

托罗对《环太平洋》下的定义是,这是一部“由怪兽迷兼机甲迷拍摄的,献给怪兽迷兼机甲迷”的电影,不知道再看到这样的作品会是在什么时候呢?








 - END | 动画学术趴 -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