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很多人童年的第一位小仙女,猜猜她是?

玛丽bobo 动画学术趴 2022-11-02

作者/玛丽bobo

编辑/彼方


什么让儿童不再孤单、让父母重拾天伦之乐?——是魔法保姆!


六一儿童节到了,又到了来给大家安利儿童动画的好时机。


今天我们要特别分享给大家的这部作品首播于1992年、几乎已经有30年历史了(暴露年龄)——


共50集,每集24分钟


它的名字叫做《俏皮小花仙》,部分中国观众应该对它不陌生——看看这个动画中的最为华丽的女主变身场景啊,是不是有些熟悉?



也许有些人脑海中已经想起来女主的那段近乎洗脑的变身咒语——


“玛莉蓓尔坦巴林~~~铃铃铃~~花的魔法术~~~”



其实,这部动画在1994年就已经引入国内了,但由于动画受众定位为儿童,且动画的重播率较低,导致很多人对其记忆宛如镜花水月


在网络上搜索时,能见到很多互助回忆贴


作为一部魔法少女类型动画,它其实比后续进入中国的、一系列更加知名的日本动画如《圣少女》《魔卡少女樱》等要更早。


可以说,许多国人心中魔法少女动画的启蒙,其实就是《俏皮小花仙》。


动画OP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负责了此片的国语版配音


另外,更让这部作品显得特殊的是,比起魔法少女类型,它更加接近“魔法保姆”类型——动画的聚光灯更多打在了周遭的儿童身上,而女主玛莉蓓尔(设定中已有50万岁)则是代替了他们疏忽的父母,见证孩子们一点一滴的成长,为他们的“小”烦恼或“小”心愿而使用魔法。


保护着孩子们的安全,守护着孩子们的美梦


而这份立意也让这部作品历久弥新,它仍然是一部可以加入儿童观影列表的优秀动画。



而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观众来说,现在重看它,应该更加能感受到它的诚意和极高的完成度——



由魔法少女,到魔法保姆!


《俏皮小花仙》是日本动画公司苇Production(成立于1975年,后更名为Production REED)制作的第三部魔法少女动画,也是导演远藤哲哉*的第二部导演作品。

*曾经担任动画电影《龙猫》演出助手,导演代表作为TV动画《棋魂》


魔法少女动画,其一般定义为,以拥有魔法等神秘力量的少女为主角,并围绕着她们所发生的事件和骚动为主题的动画。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十几年间,日本东映动画公司《魔法使莎莉》(1966)为首,随后出产了一系列魔法少女动画,引发了一波魔法少女热潮。


魔法国公主莎莉,因为对人类世界好奇,所以来到地球生活。

她化名为梦野莎莉的五年级小学生,私底下她不断运用魔法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在这波热潮逐渐退却后,1982年,苇Production制作出了《魔法公主明琪桃子》讲述了,可以用魔法的力量变身为大人的少女明琪,为了守护人们的梦想而四处奔走的故事。



紧随其后,日本动画公司小丑社(Studio Pierrot)又制作了《我是小甜甜》,讲述年仅10岁的平凡女孩森泽优得到了神秘力量,可以用魔法变身成为偶像的故事。



这两部作品有着相似的主题的魔法少女动画,大受观众欢迎,这个时期也被称为第二波魔法少女热(但是从动画整体来看,仍是少年向动画占据大局),由此到1990年代初为止的很多新作都是由苇Production或小丑社制作的。


接着,苇Production在1990年制作了第二部魔法少女动画《欢欢仙子》,描写有着“幸福使命”的仙女欢欢,为了早日完成任务,而来到人间散播幸福种子的故事。



而《俏皮小花仙》,正是衔接于上类魔法少女动画之后。


企划之初,制作团队便将方向定为了导演远藤的第一部导演动画《正义大侠》那样的儿童向作品。


正气村里有个正气大侠。正气大侠很正气,他还有一群正气的朋友,分别是石头、剪刀、布。正气大侠还有个小女友。正气大侠的武器是正气棒,他的女友则有个魔法棒。

和正气大侠作对的是坏小子。坏小子爱好发明,总用他自己发明出来的东西对付正气兄弟们。而坏小子再坏,也有个对他死心塌地的小女仆。

就这样,正义大侠和坏小子的争斗不断上演


此外,赞助商万代表示:“虽然内容全权交给你们了,但我们想要销售手杖手鼓的玩具”,因此制作团队以此倒推,创造了各个角色。



动画主要商品周边


在最关键的故事主题上,导演远藤将自己喜爱的电影《欢乐满人间》的主题融入了作品之中,即“在实现孩子们的梦想的同时,大人们也会想起曾经拥有的一些重要的东西。”


迪士尼于1964年推出的真人电影,描写魔法保姆玛丽的故事


——这一理念可以说统领了全剧(甚至女主的名字也沿用了“Mary”),也让《俏皮小花仙》作为魔法少女动画,与上述同类作品相比,显得非常特殊。


具体来说,虽然主角玛莉蓓尔是魔法少女,但主人公自身却没有站在故事的中心。


玛莉蓓尔在动画中的登场,就显现出了她的“更像辅助,而非前锋”的地位:故事开场是一对年幼的姐弟,他们察觉到了家里的花店生意不好,父母心情低落;而家长那边同样给出了一筹莫展的窘境戏份。



在听到姐弟俩的心声后,不可思议的少女玛莉蓓尔才出现了,她自称是“小花仙”,就是为了实现姐弟倆的愿望而出现,而到这里第一集已经过去了8分钟。



在解决了姐弟的烦恼后,玛莉蓓尔决定定居在小镇上,而小镇上的其他角色也开始一个个在后续集数中现身。


动画主要角色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线索,简直可以算群像剧


如此,每集《俏皮小花仙》都会展现出小镇上孩子与大人们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而玛莉蓓尔与朋友们则悉心倾听,并在关键时刻用魔法解决——这就是《俏皮小花仙》故事最主要的展开方式了。


魔法只有万不得已才会使用,只要能用说教解决的问题,玛莉蓓尔会对对方进行毫不留情的直言


与此同时,与《魔法公主明琪桃子》《欢欢仙子》不同的是,“拥有主人公应完成的使命和目的”这一传统魔法少女动画的基本要素,并没有扎根于整个故事的核心部分


玛莉蓓尔没有强烈的行为动机,她只是在简单地陪伴于主要角色的身边,其华丽的魔法也并没有带来多大骚动。


小镇的人很轻易接受了玛莉蓓尔的存在,魔法的重要性让位于日常的生活点滴


换句话说,整部动画是用一个个情节,来慢慢揭示主题的——当你全部观看完50集动画时,才会体验到制作团队对于“陪伴”这一深刻意义苦心经营。


就像这部动画在其DVD盒子中附加的作品解说书中叙述着的那样:本作品的主题,以幼儿·儿童面作为视听对象进行了易懂、谨慎认真地描绘。希望大家能意识到,我们是把它作为真正的儿童向动画来制作的


如它的意图那般,最终,《俏皮小花仙》真的获得了作为魔法少女动画本来的目标观众——孩子们的大力支持。之后甚至还制作了剧场版,和使用本作角色的面向儿童的交通·防灾相关的教育动画等。



可以说,这就是一部为了儿童而制作的魔法少女动画。而当我们去寻找这部宝贵作品可以成型的更深层契机时,会发现那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



玛莉蓓尔的原型来自哪儿?

一个孤单的童年


当儿童因父母的疏忽而感到孤单冷落时,TA会怎么办呢?


每个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点子:也许是去野外玩耍到昏天黑地,也许是沉浸于电子产品……但出生于1899年的澳大利亚-英国籍作家特拉弗斯P.L. ,选择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世界。


特拉弗斯P.L.


由于双亲整天沉溺于“大人的那些更重要的事儿”中,特拉弗斯自小就经常孤零零,她逐渐“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形式,有着一种奇特的幻想生活形式”,比如她经常在几小时内都假装自己是只母鸡。


她也经常写诗,但是家人也很少注意……


8岁的时候,一直都很忙碌的父亲突然去世。在那之后的6年里,特拉弗斯都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1933年冬特拉弗斯34岁的时候,她开始写作《玛丽·波平斯》系列(Mary Poppins)的第一部小说《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小说已出版就大受欢迎,并接着被世人催着写了后7部——一直写到她89岁!


系列第一部《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豆瓣9.4


特拉弗斯以细腻的儿童同理心,交织了其丰富诡谲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位“全世界最棒的保姆”——玛丽·波平斯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的故事设定非常简单:班克斯一家有四个孩子,父母又都非常忙碌,因此只能给孩子们请个保姆……而就在这个时候,名叫玛丽的保姆撑着一把伞随风而至,来到了班克斯家。



玛丽阿姨看起来似乎与普通的英国家庭教师别无二致:瘦高的身材,严肃的黑眼睛,常带着一把雨伞和一个毯子缝成的手提袋。她说话很呛人,跟“吃了枪药似的”。



当然,更为奇特的是她拥有无边魔力:她的手提袋是空的,但却可以取出无数东西;她还能御风而行,并且有个转一转就能去世界各地的指南针……


空中茶话会



在日常生活描写中,玛丽活脱脱就是身边的一位普通阿姨;而在她使用着魔力时,形象又一下子显得神秘而奇妙起来……这样两个形象被作者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最终让玛丽产生了奇妙的张力和生命力。


1964年,迪士尼花费近20年时间终于说服了特拉弗斯,将系列的第一部以人电影的形式搬上了大荧幕。


中文版译为《欢乐满人间》,豆瓣评分8.2


原本,特拉弗斯并不认为电影这种形式会对自己的作品有好处。


的确,《玛丽·波平斯》原著并没有一个特别完整连贯的“大故事”,基本是由各式各样奇特的幻想桥段串联而成——和动物对话,在画里遨游,把星星变成姜饼干……正是这么多的幻想,生动地展现了儿童独有的世界认知之道:万事万物都有生命、语言和情感。


而电影则时间有限,故事需要取舍,冲突需要集中……这并不是特拉弗斯最初的创作目的。在终于同意了迪士尼的改编后特拉弗斯坚持了对剧本的控制权。


而最终版本的剧本,则将强化剧情冲突的任务,加到了班克斯先生——也就是孩子们的父亲身上。




原著中的班克斯先生,是个因忙碌的工作,无奈之下无法陪伴孩子们的慈爱父亲。而电影版,则将这一角色赋予了主动性——对工作、对孩子他自有一套铁律。


沉溺于在银行继续向上升迁的他,对自己孩子们的天真玩闹嗤之以鼻。在对孩子们的教育观上,他青睐于及早向他们灌溉世界的运作法则,“催熟”他们,让他们变得有规矩、有纪律。


“孩子,把你的两便士存入银行才是最有价值的”


而影片的高潮,也是这名铁血父亲,终于重新审视自己严苛的教育观,也第一次开始对孩子们稚嫩的笑脸感到珍贵。



这一角色的幡然醒悟,以及最后甚至失去工作也不妨碍其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景,成为了这部电影在华丽的歌舞、绚丽的动画特效之上的,更为动人的存在。



最终,该影片获得了当年的十二个奥斯卡提名,玛丽的扮演者朱莉·安德鲁斯(同样为《音乐之声》女主)斩获最佳女主角。


如在《音乐之声》中一样,朱莉贡献了很多段精彩又优美的唱段


玛丽·波平斯在欧美变得愈发家喻户晓。这部影片此后流入日本,也同样打动了大批日本观众。


这其中,就有《俏皮小花仙》的导演远藤哲哉。他将这部影片的理念贯彻于他所导演的《俏皮小花仙》中,用长达50集的体量,耐心贯彻了主题——却可能更加接近了《玛丽·波平斯》系列的作者特拉弗斯在撰写作品时的初衷。


动画中,父亲这个角色是个就算有不满,也会蹲下来与孩子们沟通,并会仔细斟酌对孩子们的语气、用词的体贴父亲



结语


《俏皮小花仙》作为一部面向儿童的商业动画,它克制住了以往想要向孩子们展示“成为魔法少女”的幻梦,反而突出了儿童&大人之间平凡生活的重要和美好,让玛莉蓓尔成为这一份真切美好的守护者。



就算几十年已经过去,再次观看它时,相信你仍能感受到那一份真挚的、来自主创和原作者的美好意愿。



- END | 动画学术趴 -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