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年的那场盗窃丨新锐导演亲述创作心路+近100页设定集独家免费分享

学术趴编辑部 动画学术趴 2023-11-30


作者/刘毛宁

编辑/彼方

排版/阿糸


“因为对亲人的爱,才会产生愧疚感,也是因为爱,才会化解内心的愧疚。”



上月,国产动画电影《向着明亮那方》终于上线B站。(请在B站搜索“向着明亮那方”观看该片)

 

作为中国首部由本土原创绘本改编而成的动画合辑电影,该片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由七位国内知名的独立动画导演共同执导,每位导演分别负责片中的一个段落。



而在这七位导演当中,就有曾经凭借动画短片《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入围2019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学生单元的动画导演——刘毛宁


刘毛宁

 

在《向着明亮那方》中,他以自己创作的同名绘本为蓝本,改编创作了动画短片《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也由此展现了令人动容的质朴情感以及娴熟细致的动画创作技巧。


“讲述羞愧感在一个孩子内心疯狂滋长又安然褪去的成长故事。

 

妈妈要求我照顾腿脚不好的外婆,而我只想要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天,我发现了外婆藏在蓝色铁皮柜轮椅里的钱,便偷偷拿了去买喜欢的零食吃……我不知道外婆有没有发现,内心充满了恐惧,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怎样的惩罚,也不知道那将是我仅有的一次,在外婆面前大哭的时刻。

 

冬去春来,外婆去世了,在参加完葬礼回家的路上,我第一次看见了妈妈的眼泪。

 


——《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绘本内容简介”

 

非常荣幸,我们从刘毛宁导演处获知,他有意将包括动画《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的早期分镜草稿、角色道具设定、分镜脚本等内容的《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完整设定集,通过动画学术趴进行公开免费分享

 

↓获取方法在文末↓

 

而学术趴也借此机会,邀请刘毛宁导演就《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的动画改编,撰写了一份非常详实的创作札记。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他的文字,来一同了解《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背后的深度创作内幕——




《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创作札记


《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这部片子的诞生,我要特别感谢两个人。一位是后浪的绘本编辑小雨,一位是费那奇动画周的创始人朱彦潼,后者也是我这部短片所属电影《向着明亮那方》的监制之一。

 

2019年下半年小雨和我通过微博私信建立了联系,之后我们约着一块吃饭,她问我想不想做绘本,我当时住在海淀的花园路小区,没有具体的工作。我想既然有创作的机会,能做自己想做的故事,便欣然答应了。

 

我给小雨讲了一件我曾经很羞于讲述的、小时候偷拿外婆钱的故事。我记得有一次与我朋友偶然聊起此事,发现他也有偷家里钱的经历,心境也和我极为相似。和朋友的聊天,虽算不上直接催生我去创作这个绘本的契机,但在内心上却有了很大的认同感。小雨说这是个很不错的故事起点,鼓励我把它写出来,做成的话有可能还会是一本不错的绘本,我回家后便开始了这个故事的构思。

 

《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的编辑小雨也曾撰写编辑手记

 

回忆总是东拉西扯,想起一件事情就会勾起另一件事情。我从小就和外婆的关系很疏远,她的印象在我脑海里一直都是很老的样子。外公去世后,外婆便轮流在几个孩子家住,这在农村非常普遍。外婆在大舅家住一段时间,在二舅家住一段是时间,每年在我家待的时间最长,因为我妈妈照顾外婆照顾得最好。但有时候父母忙农活就会把照顾外婆的事交待在我身上,这让我很不快乐,也产生了一些讨厌外婆的情绪。

 

晚年的外婆腿脚又不好,我妈妈便一直想给她买个轮椅。在我的脑海中对轮椅的概念是从电视上得来的,就是那种人坐上去双手能推两边的大轮子,有靠背,别人也能推靠背上的扶手。后来有一天我妈妈真的就把轮椅买回来了,是在镇上电焊场买的。电焊厂会做一些廉价的轮椅,就是用铁盒子焊接上四个小轮子和钢管做的把手。其实这样的轮椅对老人是蛮实用的,因为整体比较重,老人扶在上面不会滑倒,这个轮椅也是绘本故事里“蓝色铁皮柜轮椅”的原型。


那时候的我看到妈妈买回来的这个轮椅后,心里莫名的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觉得这没有电视上的轮椅高级,这种落差感迅速的转换成了强烈的愧疚心理,由此也让我自己觉得自己似乎很少关心外婆。

 

 

接到彦潼的电话已经是2020年的5月份,在这个期间我都在绘本的创作中。电话中她说有一动画电影项目,整个片子是由多部短片组合而成,出品方想找一些导演来分别制作一部,问我感不感兴趣。结束通话后,彦潼又分给了我一个大文件,里面是出品方购买了版权的许多绘本,导演可以任意选择一部作为改编动画的基础,这也将是中国第一部绘本动画电影。
 
然后我们约了个时间去悠扬传媒,与制片人彭琪俊和另一位监制顾晨。我讲了自己看完哪些绘本的感受,并说了自己的改编方案:我看中了《外婆家的马》《牙齿,牙齿,扔屋顶放》两本书,我表达了我对《外婆家的马》中对马的幻想的处理非常喜欢,而《牙齿》讲的是小女孩掉牙后穿梭旧巷的现实感也非常触动我,如果能让我把这两个故事结合在一块,既有现实感,又有幻想的处理,我相信自己能做出一个不错的动画。
 
这个方案他们并不认同,版权操作起来会比较麻烦。我现在想来,即使出品方认同了,估计绘本原作者也不会让我这么干的。
 
大家交流的过程非常愉快,他们建议我,回去再想一个方案。最后顾晨问我还有没有要说的,我踌躇了一下,在脑子里迅速整理的思路,说到我自己也正在创作一本绘本,用很简短的时间讲了故事的内容,我说《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这个故事是我对愧疚感的最初理解,想来也是成长认知中的重要节点。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核心情节,就是男孩偷外婆的钱去买东西,当然“偷”是一个很具体的事件,这个绘本作品也并不是要去简单的说偷东西的故事,其核心的表达还是在于“因为对亲人的爱,才会产生愧疚感,也是因为爱,才会化解内心的愧疚”

  
故事里妈妈让小男孩给外婆端饭,就是让他偶尔照顾老人,但是小男孩不用心,因为偷钱的这个事件让他开始观察外婆,进而产生了内疚。这个一方面是因为钱,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他对外婆的“爱”,这爱使他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外婆。他自己内心内疚的化解,也是外婆去世后从新打开那个轮椅柜,发现钱还在原来的地方,表明外婆早已经知道钱的事情,而因为对小男孩的“爱”没有戳破。
我最后十分钟对自己故事的阐述,显然打动了他们。顾晨非常坚定地说,他会认真地向出品方提出我的故事方案。没过几天我便收到了消息,出品方同意我做自己的绘本故事。之后我便同时开始了绘本和动画的创作,期间由于两种作品类型的创作手法相互打架而几近崩溃,这个我会放在后面去讲。总之,我非常有信心,并且因为一个故事又能做动画,又能做绘本,就有些得意地怀有了一种觉得自己“赚到了”的、暗暗窃喜的心理,颇有种小人得志的感觉。
 
在基本确认了我可以做我自己的绘本故事后,我叫我的好朋友石书庚去江边城外吃怪味鱼,告诉了他这件事,听取一些意见。当时他正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导演系,我说现在有一笔钱,能让我再做个短片。书庚觉得我自己就能弄完,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想正好以这个机会组建起一个工作室,找人来一块做,以后就不再单打独斗了。
 
我首先找的是我的大学同学王家国,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创作者。他的出国留学计划,因为疫情搁置了。在我们一番交流后,他答应了来协助我共同完成这个作品。此后,经朋友介绍,我们又迎来了刚毕业的动画专业学生万银鑫加入团队。说定了他们俩后,2020年6月份我搬离北京,在燕郊租了个工作室。我住在小区的顶楼,房子有两层,还带个阁楼,能办公和住人。
 
王家国在创作
 
万银鑫在完成美术工作
 
我们三个正式在一块工作是9月份开始的,在这期间我回了趟老家为新片采风,书庚觉得有意思就陪我一块回去了。他开车载我们从北京开到河南,可能是水土不服,他到我老家后的第二天就开始拉肚子,在诊所挂了几天吊瓶。
 
我在老家拍了许多照片,同时找来村里的人预演了一遍故事里要发生的剧情,为之后的动画表演做参考。因为不是正式的表演拍摄,所以几场戏过得很快,两天半就拍完了。小孩找的是我婶婶家的孩子,我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
 
刘毛宁在老家进行采风拍摄
 
外婆是邻居家的奶奶。她的身材有些干瘦,和我记忆里的外婆很像,最终动画中呈现的外婆形象则更丰满些,我妈妈就来演了演故事里的妈妈。有一场拍外婆坐在轮椅上在门口的画面,奶奶佝偻着背得样子从背影看真的像极了外婆,人老之后样子都变得差不多了。后来妈妈告诉我,她看着奶奶就想到了外婆,妈妈说的时候有些哽咽。
 
 
家的取景地用的是大伯的院子,我觉得他们家的房子很有层次,期间还用了他们家的三轮车。我大伯人很好,就是爱喝酒,小时候每次见到他,总觉得他晕晕乎乎的。片子做完后,我又回老家时,在他家的电视上把片子放给了大伯的家人们看,大伯似懂非懂的直夸这个画面真鲜亮,把咱们家画好看了。
 
刘毛宁在老家播放动画
 
在老家待了一周左右,拍了大量的素材,书庚的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了。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妈妈给我收拾行李。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在行李箱里面塞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我有些不耐烦,不想让她装那么多。妈妈很坚持,我也就没再阻拦。我坐在傍边的床上手里翻看着相机里拍摄的素材,我问她知不知道我小时候偷拿外婆钱这件事情,在我的内心深处总觉得妈妈是知道这件事的,她只是没有说而已。妈妈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只是淡淡地说,“那时候冬天很冷,你外婆常年呆在床上很难保暖身体,我一直想给你外婆买个电热毯铺在床上,但总是忙得忘记,现在每次想起来都会觉得很遗憾。”
 
《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剧照
 
尽管当时我觉得自己是很随意地提出这个问题,我也不认为那是个多么难以启齿的事情,但那个最初的羞愧感依然萦绕在心头。妈妈的回答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我没有想到她也有这样类似的遗憾感。或许平时她也难以想起这件事,恰好我提起了偷钱,才勾起了她的记忆吧。那长久以来无法言说的偷钱事件造成的心理阴霾在妈妈诉说自己的事情时悄然散去了。这一段的对话被我保留在了故事的正片里,作为对角色心结的一个释怀。
 

正片与采风拍摄对比视频


回到北京之后,我便待在工作室里开始了剧本和故事板的创作。等到团队其他两个人来到工作室时,剧本和故事板已经初见眉目。工作就正式展开了,在整个片子的创作过程中,除了线下我们三个在一块工作,线上也有许多人参与到了这个片子中,折瑞涛吕天韵范雯施向宇胡奕蓉等等,没有他们的协助,也无法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

 
《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制作成员名单
 
此时我需要提一下绘本的进度,在动画有条不紊的开展中时,小雨却十分焦虑,尽管她已经有了作者的时间将会被占大半的心理预期,但现实的进度依然让人十分堪忧。
 
我最开始的掉以轻心,也让自己在推进绘本分镜的时候吃尽苦头。当时动画的分镜已经敲定,但绘本的分镜却依然还在反复修改,并未达到自己和编辑满意的程度,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却又想不明白。有个阶段我几乎决定直接把动画的分镜原封不动地用在绘本上,这样尝试后原本48p 的页数根本打不住,绘本的页数有限制更不可能加页。我也相信,要是给小雨说,我打算偷懒就直接把动画分镜用在绘本上,她可能会被气死。我纠结地不断叩问自己为什么要把自己陷入到如此窘境,专心的做成一样不好吗?
 
《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绘本封面
 
在消沉几天后我决定推翻绘本之前的所有分镜,开始认真的思考绘本和动画两个创作方式的不同。尽管是同一个故事,究其根本两者呈现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观看方式的不同。
 
问题的核心在于时间,具体而言,则是去理解时间是如何作用在两者上的。绘本的时间是由读者决定的,也就是说,读者可以任意翻阅书的每一页,他可以在一页上停留十分钟,也可以用一秒钟翻过去,甚至跳过某一页,去反复看自己喜欢的篇章。读者阅读完这个故事的时间是读者自己决定的。
 
如果我们暂时排除那些极具实验色彩的动画影视作品,只讨论常规的故事片,那么动画则恰恰与之相反:观众在观看一部动画时,是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导演设定了这个故事为半个小时,观众就只能在半个小时内看完,时间被锁死在了片子本身。
 
 
理解到这个时间概念后,我再去思索为什么不能把动画的分镜直接运用在绘本上。动画的情节要靠一组连贯的镜头讲清楚,一组镜头组成了一场戏,然后再进行下一场戏,以此推进剧情。而绘本的故事节奏和推进方式在于翻页,也就是两张跨页在翻动的过程中呈现出的情节的转变。
 
所以绘制绘本的分镜,关键在于每一张跨页对情节的完整呈现,让读者能够被吸引,且长时间地停留在一页上,去自己找出每一页画面中所蕴含的重要信息、次要信息,甚至彩蛋式的小细节。这个过程是自我发现的过程,孩子乐此不疲。
 
《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绘本分镜
 
而动画方面,关键则在于如何快速地在有限时间内进行信息的准确传达,通过不断的剪切镜头,时刻地提醒着观众,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告诉着你应该看这里、看那里,注意这个特写,这个信息。仿佛屏幕后面有个导演似的声音在说,“音乐要起来了,我要开始烘托气氛了……”
 
总之,绘本的分镜在我不断的思考中有了进展,在这里,我用一个具体的情节在绘本和动画中不同的呈现,来具体说明我的观点:在故事里外婆去世后,那个几乎陪伴了外婆后半生的蓝色铁皮柜轮椅,在被妈妈整理遗物时打开了。没有想到,里面竟能容下如此多的东西,就仿佛这个轮椅装满了她的整个人生。
 
我认为这个段落是情感浓度最高的时刻,组成了我们生命的就是这些无数个物件的排列组合,它们承载着使用过程中的记忆。在绘本的后环衬,我把铁皮柜子里的物件一个个地摆放了出来,组成了整个跨页。读者可以认真的观察每一个物件,一把钥匙,一张老照片,一双布鞋,每一个物件都有属于这个物件自己的故事,我今天在讲的只是铁皮轮椅柜,这个承载了我和外婆情感物件的故事。我也是希望读者在看到这页的时候,能思考自己拥有的那些承载记忆的物件,讲述自己的故事,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
 
绘本中的物品散落
 
在动画中的处理,也有铁皮柜里的物件罗列着铺满整个地面的镜头。但这个画面侧重,就不是让观众去看清楚每一个物件了,而在于妈妈打开柜子的那一刻,所有装在柜子里的物件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一个个从里面滑了出来、慢慢的铺满了地面。这是一个超现实的处理方式,就仿佛一个人的一生瞬间摊开在观众的面前一样。这个镜头的力量,就在于动作的流淌所营造出来的情感的冲击。

 
除此之外,同样情节在两者的不同呈现也还有许多。动画和绘本两个创作的方向都思考清楚后,纠结就少很多了,剩下的就是赶进度,时间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在具体的镜头制作上也有一些值得提的地方,我在设定集里做了具体的拆解。其中有一个具有荒诞感的场景是乡村戏台子,这个镜头的原画是范雯负责。戏台子上演出着《穆桂英挂帅》,村里人夸张式的透视人物关系,变形的群众融合在了背景里,我希望能在这个画面中营造出乡村独特的气质。


在外婆吃面的镜头里,表演上折瑞涛给出了很棒的作画,她当时找了很多老太太吃东西的视频来做参考。我给出的指示只有内容上外婆吃饭的时候牙齿总是向左移动,那是因为掉的只剩下左边三颗的原因。还有一个揉萝卜菜的镜头里外婆的表演也是折瑞涛做的。
 
在对光的处理上我也经历了一些思考,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小男孩走在乡村的道路上手里拿着玻璃弹珠,阳光透过玻璃弹珠射出来,就像是流体一样,也就是把光实体化处理。光是一种象征,特别是最后一个镜头,这种流体式得光从树缝里面射出来,撒在小男孩的脸上,就像是死去外婆的手抚摸男孩的脸,一切都被原谅,小男孩的内心也像阳光一样重新冉起了希望。
 

片中对于光的处理
 
在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动画制作进行得很顺利。团队合作带来的优势和能力互补,也让我更加深了继续把工作室做下去的信心。期间我把工作室命名为“无花果动画工作室”——小时候一直以为无花果没有花,长大后才知道无花果的花是向内生长,花托包裹了花,最终成熟为了果。创作的作品也和创作它的人一样,最终也是一体的,有好的伙伴才会有好的作品。
 
2021年的6月中旬动画制作完成,我的旁白的录音、音乐制作和剧中角色的配音也都接近了尾声。音乐是摩登天空的B6老师制作,交流合作过程中非常愉快,特别是最后阳光从树缝中洒下来时,起的小号旋律非常精彩。给小孩配音的是来自上海的一个小朋友,叫吴思禹,他跟着我学河南话的过程也很有意思。
 
录音棚内
 
刘毛宁在录制旁白
 
要说波折的话,就是最后我们所有的短片合在一起的时候导致总时长过长,每一个单故事要剪掉一些。在画面几乎都做完的情况下再剪内容,着实是很心疼,反复斟酌删掉了关于二姐的部分镜头,过程非常煎熬。
 
因为疫情原因,电影上映推迟到了2022年的一月份。我和其他几位导演跟着出品方参加了几次路演,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是放映完后,有一个小女孩来和我说话。她告诉我她的奶奶在医院,好像快死了。小孩直白的话问的我有些不知所措,平时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解释在此时似乎不太有效了。我低下头对她说,奶奶一定是爱你的,人都会去世,但是爱会一直在,奶奶那么爱你,所以你也要更爱自己噢。小女孩点了点头就走了。
 
后来我有次想起这件事,突然意识到,其实我说什么对她不重要。她能对我说出来自己的心事就已经成长了,她需要找个人把这件事说出来,她是在对我说,更是在对自己说。只是恰好我的片子在某一处挑动了她想要诉说的欲望,促使她走出了这一步,她也就成长了,或者对我来说这就是创作的最大意义吧。
 

2022年6月30日 于燕郊
 

 
本片已在B站上线,可在B站搜索《向着明亮那方》观看。

《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设定集获取方式:
 
请各位读者在【动画学术趴】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刘毛宁】,以获取设定集的下载链接。




*学术趴现已入驻各大平台,欢迎在微博、B站、YouTube搜索“动画学术趴”。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