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动画人无念的演出和特效作画分享

动画花火 动画学术趴 2023-11-30



由广州大火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州市绿怪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动画花火冬令营于今年上半年结束。在活动期间,多位动画业内一线制作人士应邀进行了经验分享。

本文是讲座之一的文字记录。

目前动画花火活动营第二期即将于8月8日开营,详情请见微博或B站账号@动画花火。



分享人简介

无念,动画师,动画导演。先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学习。现活跃于中日两国动画行业。

代表作品:《没落要塞》要塞设计&原画、《Boruto》、《fate/Apocrypha》、《vivi萤石眼之歌》、《奇蛋物语》原画、《一人之下3》OP演出、《大王饶命》OP演出。

分享目录

  1. 《大王饶命》OP是怎样构思的呢?

  2. 演出和原画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3. 某一些镜头很复杂,它的构成是怎样一步步落地的?

  4. OP里有些视觉卡效果复杂,是否给了原画师来定呢,如果不是的话又给了什么样流程去制作?

  5. 在学习绘制特效时,是临摹还是自己画会进步更快呢?

  6. OP中万花筒的表现是根据相关情节才有的特殊设计还是原画自行设计的呢?具体运行方面的相关性如何取舍

  7. 对特效物理关系是怎么理解的?

  8. 无念老师有没有一些对职业生涯觉得帮助很大的书,可以推荐一下吗?

  9. 演出的技能点应该点在哪个地方才会使我们能够顺利表达想要表达的东西呢?

  10. 在日常积累的时候需要特意去找一种固定的学习模式吗?


分享文字版

花火酱:我们首先聊一下关于“演出”的问题。什么是演出?


无念:演出其实就是中文所说的“导演”啦。我们相对熟悉的称谓是“监督”。在日文中,监督含有的“总指挥”的意图比较强烈,听起来会显得比较大。“演出”从舞台发展而来,是具体指代协调演技、照明、装置、音响等各部门的统和工作。中文有时候会译作“执行导演”。现在二维动画的流程里也会直接沿用“演出”来称呼较具体的导演工作。

大家很清楚原画是画画,摄影是做后期。演出干嘛的呢?好像是画分镜的。但有时候分镜和演出的工作又会分开....有些棱模两可。

我们用熟悉的导演一词来说。“导”其实就是“带领它完成”。不管是一个剧集还是一个pv,从第一个出发点开始参与,画分镜,表演修正,美术反馈,摄影反馈,剪辑反馈——有时也要参与控制进度——直到完成。对整部作品负责到完成就是演出/导演的工作。

所以再来看“监督”这个称谓也很有意思。把制作一部影片理解成一条生产线(实际上它确实是生产线),“监督”着这个产品的质量和进度。作画监督是作画的质检员,美术监督是美术的质检员。大多数人印象中好像监督职主要考验艺术追求。但其实在此之前,先把一部作品带出来,是它的第一个重要的职能。拂去艺术家的印象,它就是一份工作。

演出的技能要求一般是需要会画分镜,懂视听语言,理解制作流程等等。我想着重强调一下理解流程这一点。因为所有想法都是通过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贯彻下来的,如果对整个流程越了解,拿捏越到位,那么贯彻的就越好。比如你现在有爆棚的表达欲望,可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以画出来。但如果想拍个动画片就不一样了。这一表达方式通常需要把过程拉长至数月甚至数年,拆成许多步,托付给许多人。到底要在哪里给出什么样的指示,才能让它的呈现地和你想的一样呢。只是知道“原画中间加动画,最后来点后期效果”显然不足以称为理解。事实上演出能触及到的层面越细,最终呈现离他的原始的想法就越接近。所以我们需要“走进基层”,理解这一庞大的系统的每一个节点才行。

当然我们听说国内外的很多动画的名演出和名导演,他们看起来好像不清楚也不在乎这些琐碎。也可能听过一些人个性非常强烈,会说我要这个那个,制片人就会给他自动弄来。会有一种感觉只要地位和品味到了,一步到位也是可以的。但这是一种错觉。我们的媒体和影评人,甚至当事人的回忆通常都会单独摘出一些片段,放大它的传奇性。这既不是当事人职业生涯的线性描述,也不是整个项目的完整呈现。甚至“创作”和“评价”这二者的逻辑本质也是不同的。采访和幕后纪录片可以帮我们理解一部作品,但却不能拿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和职业规划。

所以对于新人来讲,现在我们需要重新看待这个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论,有自己的浪漫主义,这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而学习基础技能、完成一个项目却是不易的、相对稀有的。多人合作的艺术形式还需要他人的协助,需要赢得信任。只是个人的追求却无法带来这些。从宏观角度讲,演出的工作或许就是把握这些的平衡吧。

Q1.《大王饶命》OP是怎样构思的呢?《大王饶命》OP是怎么构思的呢?怎么让想法落地、中间怎么沟通、具体流程经过了哪些阶段?


无念:我个人的构思到落笔通常是一个比较整的过程。最早的分镜到成片其实没有经过太多的版本。最早的bgm要比最终使用的版本稍微慢一些,所以当时第一感受是懒洋洋、垮。但后来它加快以后这个氛围彻底没有了,变成了另一种感觉。所以在中期过程中做了很多细节的意图调整。不过框架是没有大的改动的。

《大王饶命》OP

说说 idea吧 。其实之前也聊过这个话题。这个项目谈定的时间比较早,有比较长的时间来构思。我会先根据文本信息,总结几个源于第一印象的出发点,再发散一些关联和想象。在美术的设计上遇到阻力时也通常会再次回到文本,挖掘更多文本的信息。查阅资料是一个办法,能去关联的地方采风当然更好,但有时候不具备这个条件。于是很多信息还是来自于SNS。我曾经比较反对以这种碎片化的方式接受信息。一来因为碎片化,没有办法串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二来信息茧房的效应,一时间风靡的元素你看见了所有人都看见了,长期被这样的信息喂养的表达缺乏独创性;三来SNS会规训个人的表达倾向,所有的创作目的都旨在获得认同,使表达失去了自我和生命力。这些都是消极的部分。但是我也能切身感受到信息流的好处:例如效率性,发散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积极的启发。所以重点还是在筛选。筛选将决定呈现,而标准则来自于故事文本。

总之这些都可以算作构思的一部分。包括收集想法,查阅资料,筛选信息,最后把概念从虚空里抓出来、具象化。从潦草的几条线或者乱涂的东西落实到动作色彩质感,直到正确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想象总要先行一些。

Q2.演出和原画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无念:一个最直观的区别是演出带有一些广义上的文本性的工作。很多演出其实不太会画画,但是他必须得对想要的画面有一个认识——即这个画面能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然后这一个、这一组画面传达的是什么意思。比如说我画了一个金苹果,为什么必须得是金苹果,普通的苹果可不可以?不是苹果可不可以?这个就是文本性的工作。

当我们有一个念头的时候,它其实是包罗万象的。比如我想到有一个人在雨中走路。在这个简单的描述里,既会包含景别,又会包含色彩:是沮丧还是磅礴,浪漫还是悲壮;是柔和暖色调,还是尖锐冷色调等等。它们不一定都和构图、动态、素描、透视这些原画工作有关。

接下来你要把它拆开:LO[1],原画,3D,美术背景,摄影...哪些效果怎么实现要有个基本的概念。如果能准确又高效地给出指示,就能避免沟通的混乱和试错的成本。有时甚至还可以避免信任的消耗。毕竟帮助你的人也都是艺术家,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劳动不要废案。

我现在在做一个关于爵士乐的剧场动画里live戏份的演出工作。原作者希望演奏live不要只做成单纯的描片,希望有更多意识流的场面。我们去上了萨克斯和爵士鼓的课,还去了东京的blue note采风。亲自去现场其实是很受震撼的,获得的远远不止构图和动作的启发。比如观众和演奏者之间的交流,色彩,温度,味道,光,声波的震动、时间的流动、氛围的密度。最后融汇为一种情绪,再由情绪转化为表达冲动。如果只是在youtube上搜视频资料就很难获得这些。

所以当我开始分镜时,第一个浮现的并不以技法为出发点,要不要来点中村黑白闪板野马戏大平变形。而是会非常想传达那个情绪,怎么通过声音、景别、色彩、动态、衔接来再现给观众。我想这部分过程也许就是超出原画职能、但是演出会考虑的部分。

Q3.某些镜头很复杂,它的构成是怎样一步步落地的?


无念:其实复杂的镜头和普通镜头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置换了其中一些内容,或者对某个环节进行了调整。相对困难的可能是设计这个调整方式,以及让团队也能理解这种调整的逻辑。

花火酱:是不是通过研究东方壁画和一些佛经的内容?

无念:也没有专门研究过佛经,但是在长久的积累中对它们是有意识的。东西方哲学,历史人文等等,对这些的兴趣会汇聚成一种综合感受。然后当遇到《大王》这个命题后产生化学反应,最后确立出如今这样的影像风格。

这个 OP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没有主题的东西,但其实从我自己的出发点上它还是有主题的。它既综合了剧情上的人物关系(比如吕树、吕小鱼的关系或位置),也有属于自己的额外要素。其实这些人物故事背后的框架,和人类历史上的宏大叙事或是经典哲学总是有重叠的地方。我比较喜欢这种角度。就像坎贝尔的《千面英雄》所写的,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主人公,总会经历一些共通的磨难,共通的转折,获得共通的飞升。这些就是人的存在所向往的终极体验。不论是角色还是观众。

Q4.OP里有些视觉卡效果复杂,是否给了原画师来定呢,如果不是的话又给了什么样流程去制作?


无念:刚刚我们也提到复杂镜头和普通镜头的流程没有什么区别,本质是一样的。哪些是人物(赛璐璐),哪些是背景美术;然后这个人物的哪一部分是需要画的,哪一部分是后期摄影的;然后再和制作沟通该怎么分配进展。每个镜头仍然要经历LO,原画,动仕摄影。很多复杂的镜头甚至不是由一个原画师完成的。所以如何把一个想要的效果拆分和安排是一个挺费功夫的事儿。这一步主要还是演出在做。
如果某个原画师的演出意识很强,从业经验丰富,只需要文本的沟通就能想象的和演出差不多,还能将效果的实现设计得合理高效美观,那是完全可以交给他安排的。实际上这次参加的不少原画师就是这样,带来了很多惊喜。

Q5.在学习绘制特效时,是临摹还是自己画会进步更快呢?


无念:临摹肯定快。但进步也不一定非要快不可。

图源《大王饶命》OP

模仿前人的画法可能是最容易的。我们有矶光雄,桥本敬史,吉成曜等等可以变着花样学。一开始就要理解本质是有困难的,所以模仿和单纯的手头训练有用。画过很多之后你就会逐渐觉察,不管是爆炸、流水、血沫、碎石、火焰,甚至衣服的飘动、人的运动,所有的这些东西它都符合同一种物理模型——能量的波形扩散。就像这样,除了不停模仿画画,你还可以停下来思考。抽象地、本质地、形而上地理解这个世界。甚至重新理解二次元、动画这一表达形式本身——“像”是必要条件吗?“爽”是终极追求吗?等等。对事物有更本质的认识后便能获得长足的提升,生产力也会提高。

Q6.OP中万花筒的表现是根据相关情节才有的特殊设计还是原画自行设计的呢?具体运行方面的相关性如何取舍?


无念:万花筒这部分比较特殊,不是以原动的方式推进的,而是拜托给了邵雪晴(轨迹)老师直接完成完整的一段。轨迹老师从东艺大毕业,创作了很多艺术动画作品。艺术动画的领域通常都是个人独自完成,所以中间就没做更多的干涉。

万花筒其实是一个比较常用的表现,这里并没有打算以形式本身取胜。只是这里希望表现“大千世界”的主题,就想到了曼陀罗图,想到了万花筒。和角色故事的关系上当然也是有考虑的,但是阐释起来也许个人的解读会比较多,这里就省略吧。

前面提到与参与创作的人共享自己的想法,在这个镜头里也许体现得更多。因为这部分无法以通常的原动画方式在各个步骤给出具体修正,出发点的阐释可能就显得更重要。不过这个模式对新人来讲并不是特别有参考价值,也不是通常合作中值得推崇的。原因是轨迹老师本身已经具有较高的艺术涵养了。只需要和她进行文本性的沟通,最后完成的效果就和预期一致。其实演出的作用是很小的(笑。

Q7.对特效物理关系是怎么理解的?比如爆炸怎么去确定它的合理爆炸范围呢?而且大范围爆炸之后的气流、风速变化、抖动怎么去处理呢?感觉实际去处理时效果上总会有缺失。


无念:这个问题刚才有提及一些。这里做一个自己风格的具体的分享。


给个平地,然后画一个扩散,形状随便乱画都行。
重点其实并不是中间有多少细腻的图形,其都可以很随意的。最终的印象是一个整体:它一开始快,后来变慢。


这样已经像那么回事了哈。现在我们的感觉是好像不太激烈。
接下来我们可以增加一些花活调剂一下。比如翻腾感——也就是火球的外形以较慢的速度扩散,但内部在激烈地运动。


不同的色彩从无到有再到无,给人一种激烈的印象,就带来了翻腾感。


然后一些别的装饰。“一番要响,五番要亮,中间再来点儿满天星”。干的其实是设计烟花爆竹的活儿。


满天星用一个冷色拉开对比。
再来点气浪,我一般会指示超大模糊+透明度,色块可以胡画一下。


最后加一个震动:


你看我现在画的这个素材其实很不讲究,完全没有设计形态,也没有一一对应运动规律。

但是不是就很像那么回事 :D

还有很多其它花活。造型猎奇一点,加几个不同透明度的白圈,加上雷电,加上飞溅的碎石,加个刁钻的摄影机运动……今天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多试试。

Q8.无念老师有没有一些对职业生涯觉得帮助很大的书,可以推荐一下吗?就像是前面讲的《千面英雄》那种书,会觉得很有趣,会体现你的演技,还有思考方式,以及创作的时候的一些方向的输出。


无念:其实《千面英雄》《故事》这些只是工具书,就像我们国内早期学人体的都看过《伯里曼》。在构建知识系统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另外有很多文史哲相关文献,杂学,以及我个人更多是喜好自然科学、生物学领域的知识。羊廷牧老师在他的微博推荐过很多创作相关的书目,都很值得一看。但是我觉得大家可以更放松一些,当今的文化市场还是相对多元化的。Z世代的城市人看见自己所看,表达自己所爱,流行和浮夸一点没什么不行,不一定都要深邃要经典。大家也很喜欢新海诚和米山舞,こむぎこ2000,はなぶし。热爱很重要。

另一点重要的是“专业”。如果你完全不参与动画的实际生产和制作,只阅读、研究、布道,那么很可能会进入影评圈,学术圈,教育圈,但唯独不是制作创作圈,这样的生涯就是另一种职业了。无论从什么职种来你得先入动画行,纵身一跃才能知道这是不是你所期待的职业生涯。如果有幸坚持下来,回头望去,可能第一感受会是“久”。做这个原来做了这么久了啊。这时再想想,个中到底有几个戏剧的瞬间,几个转折点,几本书,相比之下都显得很模糊。这时候可能清晰的是自己喜欢什么门类,自己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关心什么题材)。作品往往就是作者思想的一些切片。

不过影响我的作品还是很多的。我喜欢eva,攻壳,人狼。这几个都对我影响深远。有些是画风,有些是叙事,有些是创作行为本身。比起具体的影响,可能感触更深的是一种原动力的影响。在旷日持久的创作生活中很容易迷失意义,但当看到那些好作品时又会获得一种确信感。一方面是确信这些乏味的日子的前方一定会诞生自己认可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无论它的社会收效如何(例如冷门),在看到作品的创作者心中都会播下种子。

Q9.演出的技能点应该点在哪个地方才会使我们能够顺利表达想要表达的东西呢?

在做演出和分镜相关的工作的时候,就可能会涉及到和美术的沟通、和动画的沟通。但是有的时候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就必须得通过自己上手去画,才能去传达自己的意思。这个时候就会需要自己有相应的技能点,所以在去做这种练习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比较明确的点呢?

无念:其实你自己也已经说出那个答案了。自己得亲力亲为去画的时候,就得知道该怎么画。那么就需要会画画。手上技术的提升会带来眼界的提升,这样的演出做出的作品可能就是美术比较有优势的作品。不会画画时,也许你会把注意力放在文本上。利用台词和节奏,画面只要完成最低限度的叙事就行。这样的作品也许画面不是最强的,但是可能会非常有趣,也会令人印象深刻。所以你说技能点在哪一方面呢,我觉得就点在你擅长的那个方面吧。从你擅长的角度切入,做到专业,不需要面面俱到。但一个已经会了的人如何才能更提高呢,那就是一条黑暗的孤独的道路,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Q10.在日常积累的时候需要特意去找一种固定的学习模式吗?

比如说我们平时去看一些比较好的电影或者绘画作品、摄影作品、动画等等这些东西,是我们在看的时候就能有一些比较好的积累,还是说我们在去看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做相应程度的分析,比如看一个电影一定要去把它做拉片[2],这样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积累呢?

无念:前人总结的学习方法肯定是更有利于高效吸收的。就比如拉片。拉片其实就是一种观察分析→记忆→模仿的方法论。但吸收也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只有拉片一种方式。偶然的邂逅也可以。对自己真诚就可以了。如果看过三遍大炮之街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好,那就不用再拉了。去看一些自己容易动容的东西。《吊带袜天使》也可以,eve的mv也可以,去音乐live也可以。

在创作这一综合行为中,动机,热情,知识,技能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动机和热情往往更有用。我们看到很多非常年轻的创作者,凭借有限的人生经验和直觉就能创造出很多眼前一亮的作品,这是纯粹的冲动创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之后的学习中,又很容易在结构性的高塔前丢失自我。最终穿过泥沼的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独木舟,但是具体的方法却各自不同。

借用宫崎骏的话,大意是说一幅画你看见过不重要,你什么时候看见它是重要的;人也不需要急于跳进信息的海洋,等到你需要它的时候,知识会自己浮上水面。
希望各位能在动画的工作里找到价值 :)谢谢大家。

花火酱那我们今天的分享会就这样正式结束啦,谢谢无念老师~

【注释】
[1]LO:layout,日语为“レイアウト”:根据分镜,配置画面上的人物、物体、背景等,是镜头的设计图。
[2]拉片:反复观看影片,同时逐格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镜头内容、场面调度、景别、声音、画面、节奏、表演等。



*学术趴现已入驻各大平台,欢迎在微博、B站、YouTube搜索“动画学术趴”。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