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须解放思想应对“工业4.0”
“工业4.0”引发了制造业地理版图的剧变,日渐趋向中心化和一体化。如由于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目前美国制造业正处于明显的“回流”趋势,这对定位于中等技能人才培养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将造成巨大的冲击。(11月1日光明日报)
曾经,中职学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是我国制造业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劳动力需求缩减。另一方面,由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未能得到实质性突破,现代学徒制尚停留在文件落实之中,许多中职学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整个产业发展脱节,在劳动力市场上,中职毕业生处于边缘地带。在此种态势下,中职学校的生存困境堪忧。
“入口不旺(生源锐减)、出口不畅(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两头受阻,中间无劲。中职学校的路子逼仄,中职教育何去何从?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教育部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12万所,比上年减少676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1.25万人,比上年减少18.51万人。就全国而言,一年减少67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并不算多,但问题是,对于减少的具体学校来说,自然是另一种“苦果子”。
可以说,工业4.0时代下,中职学校面临机遇和挑战。中职学校理当有危机意识,不能懈怠,要从思想上寻求突围,理念上要创新,占领职业教育思想制高点,动作上要快,毫不松懈抓改革,谋划中职学校发展新篇章。
中职学校要扛起大职教的旗帜。不能固守自有的一亩三分地。要重新审视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把握发展趋势,更新发展观念,明晰发展定位,突出发展重点。跳出职教办职教,办大职教,从封闭走向开放。横向上同相关中职、高职学校积极加强联系,组团发展,联盟发展,共享优质资源,提升自我。积极推进中高职衔接,进一步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纵向上要密切联系产业,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打通产教融合的壁垒,切实落实现代学徒制,进一步拓展职业培训功能,强化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衔接。
中职学校要树立高质量意识。质量是评定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没有质量,中职学校的发展无从谈起。中职学校要改变粗放式管理模式,积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现精准、精细化管理,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发展。立足课堂、立足车间,精打细磨,着力在师资队伍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在实训教学上下功夫,积极构建从课堂到车间、从学校到工厂的育人管理体系,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进一步拓宽和畅通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想到加拿大曼省--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