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成绩放水的错误做法
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位海归青椒对于国内大学生的各种困惑。明明是帮助学生改好毕业论文,反遭学生在网上吐槽,说不要选这位老师的课。现在高校里的很多情况都很混乱。学生评教几乎失控,要求严格的教师遭到的差评多,而放水的教师得到的好评多。这已经早就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简单说来,是学校惯的,再具体点说,是学校领导惯出来的臭毛病。差不多十多年前,某学校领导在教师会上大放厥词,说我们的学生进校时都是好学生,现在一考试,好多不及格,这说不过去。而且毕业找工作,一看,那些不如咱们学校的学生成绩都很好,反而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有好几门不及格。这对学生就业也是有影响的。
当时听到这样的说法,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位高校领导说出来的话吗?这是什么水平?这比倒退还要糟糕,纯粹是胡来。再往前十多年,当时的学校领导对教师说,现在不及格率太低,不像话,说明教师要求不严格。而且说,对于不及格率,上不封顶,有多少不及格的,就算多少不及格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说明他没有用功,没有努力,他就该不及格,没什么可惋惜的。
没想到,过了十多年,风水转了。学校领导居然要求教师公开放水。不知道这只是某个学校特别的奇葩行为呢,还是带有普遍性呢?现在看来,应该是有普遍性的。公开放水,就是公开放弃教学质量。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谈什么抓本科教学,建设一流的本科教学,基本就是瞎掰。
拿就业为放水说事,是胡扯。既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也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教师的侮辱与轻慢。说严重点,叫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然听到这位学校领导要求放水的讲话之后,很多教师都很气愤。可是架不住胳膊拧不过大腿,后来确实有很多科目考试不要说有多高的不及格率,甚至连不及格都非常少见。
如果说,国内高校在高等教育方面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说国内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还相距很远,恐怕这第一个罪魁祸首就是在考试成绩上给学生放水。这不仅仅只是一个错误,简直就是犯罪。对国家犯罪,对学生犯罪,对教师犯罪,对教育犯罪。数罪并罚,到底应该怎样惩罚呢?
借着当前本科教学评估的势头,有必要把这股邪风彻底刹一刹,再不刹下去,我们的本科教学就永远没有办法提高,甚至会一直向下沉沦,这是非常要命的事。学生用功学了,考试成绩自然会上来,学生不用功学,不及格就是不及格,任何放水都是不负责任的,是应该严格禁止的。
俗话说,往下出溜很容易。当年那位校领导的一番话,造成现在这种很难改变的局面,那位领导说是应该罪不可赦也不过分。当然,只纠结过去的错误,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首先要认识到当时这种思想与做法的错误,才是改正这个错误的前提。
现在要不要学生给老师评教。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对老师工作的评价也是有着一定正面意义的,但问题不能绝对化。其一,学生对老师工作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与不好,这种评价应该具体化,多设一些指标,也为这种评价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其二,学生对老师工作的评价,不宜绝对化,不宜权重过大。学生评教,与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减少学生评教的权重,应该会更科学、更公平。
对于考试成绩,不宜设置不及格率的上限。如果这个班的学生对这门课学得都不好,成绩都不理想,那就应该实事求是,该是什么样的成绩,就是什么样的成绩,没有必要做任何无必要的掩饰。当然,对于实在超乎正常的不及格率,教务部门可以做进一步的了解和调查,到底是老师故意刁难学生,还是学生确实是在这门课上不够努力和用功。这项工作如果做起来,应该不是什么太难做的事。一般说来,老师故意刁难学生的事不是没有,但不会太普遍。学生也有申诉的权利,但绝不能给学生那种任何一门课都很容易过的错误印象。
有的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有的学生往往会对这类老师冠以所谓“四大名捕”的绰号。绰号其实倒也无所谓,但如果教务部门如果据此对老师以不公平的评价和判断,那就是错误的了。学校及教务部门对于那些敢于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师以更多的鼓励和更大的支持,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纠正和改变学生中存在的歪风邪气。
当然,对于某些确实难度较大的课程,如材料力学之类,在考试时,可以在考题上适当降低一点难度,但绝不能在成绩上降低标准。既然每个学校都信誓旦旦地说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先把这件最基础的事件做到位。这会很难吗?如果这件事都不想做,也做不好,那就别再吹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了。这样的错误,只能是不入流。
来源:胡懋仁科学网博客
中职学生--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