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吗?
“好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吗”,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话题。如果说好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那么,差学生是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呢?同一个班级,一样的老师,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施教,教出来学生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起决定作用的到底是什么?
“好学生不完全是老师教出来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好学生之所以好,也许是因为他天资聪明,也许父母对他的教育很有效,也许他找到了学习的途径,也许是学生间协作的力量……好学生是有很多不起眼的好习惯、好品质在悄悄地助他成长。
一般来说,好学生天质聪颖、智商过人,记忆力、理解力特别强,学习计划性强,目标明确,学习习惯好,动力足,自信心满满。如果他们的学习再刻苦用功的话,学习上的优势肯定十分明显,这样的学生,无论给谁教,成绩都优秀。无论放哪校、哪班,都一样能考上好学校。多数老师都会对好学生偏爱有加,因为这样的学生一点就通,费劲小、见效快、成效大,容易让老师有成就感。
学生学习效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非智力的原因,有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原因,有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的原因。从众多的教学经验可以总结出,其中最大的变量是“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取得理想学习成绩的前提。学习方法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方法不对头,在学习上投入大,也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这就是事倍功半的学习状态;方法适当,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稍微多一点,学习成绩就会显著提升,这就是事半功倍的学习状态。
肯定先天的因素和学生个人的努力,并非是要否认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是想说体现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是学科的平均成绩,个别尖子生和个别差生与教师的水平有关但关系不大。为什么很多学校都在学习已故教师孙维刚的教学模式,是因为他善于引导学生,把不聪明的学生变得聪明起来,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现在很多学校把考上北大、清华作为重奖的尺码,这样的评价标准既不科学也不公正,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为什么抢生源行为被大家诟病,为什么禁止对高考状元的过度宣传,其道理在于,教好一个“差生”要比教一个优生花费几倍乃至几十倍的精力和心血。因此,真正落实“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理念,就必须改变两眼只盯着尖子生的做法,回归到教育的正途上来。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何惹反感
朋友圈有一个段子:等咱老师有了钱,悬赏100万“通缉”那个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家伙,让他来教教70个参差不齐的学生,看他能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段子虽然有些调侃和夸张,但也反映了很多教师的心声。现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的老师甚至“恨”得咬牙切齿。
这句话已经成为教育名言,究竟是谁提出来的?有的说是陈鹤琴,有的甚至附会成苏霍姆林斯基。当然,考证它的出处也不是没有意义,至少可以知道这句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当时针对什么,具体内容又是指什么。因为任何概念和语言都受到具体语境的限制,脱离当时的语境,就容易偷换概念,甚至跑题。譬如生活中就经常可以看到,甲说东,乙说西,讨论同一个话题却不在同一层次上,结果南辕北辙,吵得面红耳赤也不会有结果。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句话很久以前就有了,因为笔者小时候就听说过。为什么现在老师就这么反感这句“名言”了呢?我的理解是很多人对这句话产生了误解。
一是将教育理念误解成具体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一种教育理念,或者说是一种教育信念。它告诉我们,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有可教育的潜能。老师要适应学生,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这个学生没有教好,是自己暂时还没有找到适合这种学生的教育方法。经常可以看到,同一个学生,换一种教育方法就会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有时同一个班级换一个教师,教育效果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可见,“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并不是要求把所有学生都教成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而是坚定教育信念,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到他们应有水平。事实上,因为人的身体和智力存在差异,也不会所有的人都能成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
二是将“教不会”的“会”狭隘地理解成考试成绩。现在老师反感领导和专家学者总是拿“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来教育或教训老师,因为他们心目中学生“会”与“不会”的标准是具体的学科考试成绩。学生考试成绩好的就是“会教”的老师,成绩不好的就是“不会”教的老师。按照这个逻辑推论,那么名师的孩子一定比非名师的孩子优秀,高三把关教师的孩子一定比普通百姓的孩子成绩优秀。但是,如果仔细统计下,又有多少名师和高三把关教师的孩子成为了高考状元?有人说,好学生并非教出来的。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
因此,评判学生的好坏决不只是成绩这个单一标准。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并非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一定是好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生。显然,用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是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严重误解。
值得欣喜的是,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正式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且最近有关研究部门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时代即将成为历史,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理解也会回归本来面貌。
作者:何文明
来源:蒲公英评论
中职学生--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