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关键词,过去一年全球教育的新变化
在2016年,国际教育领域里发生了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变化?对中国教育又将有什么影响?对我们的教育有哪些借鉴意义?一起来看看2016年教育界的最新变化!
01
全球:未来教育的挑战
未来教育面临着哪些挑战?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专门就“教育如何与现实世界接轨”进行了调查,来自全球149个国家的1550名受访者就如何改善当前的教育状况达成共识:推进学校与企业更密切的合作,内外兼修,加强教师法人专业化建设,利用技术补充和支持高质量教师的工作,而非替代他们。
同时,专家们在直面未来教育五大挑战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一是建议给教师提供优厚待遇,解决流向教师的资金匮乏问题;二是建议进行不依赖高成本技术的教育创新,解决教育缺乏进步和创新问题;三是建议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环境,解决初等、中等教育教师质量与整合学习堪忧问题;四是建议大力促进校企合作,解决高等教育缺少实践问题;五是建议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解决这类学校没有为学生尽到应尽责任的问题。最终,专家们一致认为,教师不可能被技术替代。
信息技术必将重塑未来教育,但人永远是教育的主角,而教师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当教师为了未来而努力时,我们能为教师做些什么?
02
美国:保障教师权益
当教师权益被侵害事件呈“高发”之势并不断进入公众视野时,我们将目光投向美国,关注他们在保障教师权益方面的做法。美国教师的权益保障是以宪法和各州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联邦和地方政府、法院、各个社会专业组织、学区、学校以及教师个人为主体共同构建的教师权益保障体系。其中,专业组织作为教师权益保障的中介,发挥了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体来说,美国教师组织采取多种策略维护教师权益。有时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通过组织出版的报纸、学术期刊阐述其理念或表达相关立场,以咨询、协调、会谈等方式,为政府的政策提建议;有时采取比较激烈的方式,如游行、示威抗议,甚至合法的罢教;有时则通过政治的方式,支持特定民意代表、国会议员,或者由组织推派代表参与选举达到目的。由此给我国教师权益保护带来的最大启示是:建立重大教育问题协商机制。
教师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只是希望能够安安静静地教书。要达成教师的这个愿望,必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举措,保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03
法国:数字化教学
法国是将高科技应用于基础教育的先驱,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数字化教学,但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他们也面临电脑是否取代人脑等争论。
面对专家质疑和民众支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法国政府坚定推进数字化教育,他们列出的几大关键理由值得我们深思:数字化教育通过增强基础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学业成功;数字化教育是减小学业、文化、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教育将促进培养思想解放的数字化时代公民;数字化教育能提升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数字化教育可参与到降低学业失败、预防与挽救辍学的政策中;数字化教育可以帮助年轻人更好地为未来就业做准备,等等。
同时,有关专家特别提醒,教师才是这场教学方式变革的核心人物,教师不仅是科学技术性教学创新的参与者,也是科学技术性教学创新的发明者。
科技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变革,数字化教学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现实,但当每个学生都带着平板电脑到学校上课时,我们准备好了吗?
04
全球:理想教师
尽管对“理想教师”的理解有所不同,但致力于培养高质量教师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目标。美国、芬兰、加拿大、韩国等国都在培养“理想教师”上作出努力和探索,分别从教师选拔、薪酬待遇、师范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继续学习、绩效管理和评估、面向未来的教学等不同维度详细解读,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如何成功培养“理想教师”的。
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培养“理想教师”的过程中,侧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在帮助教师提高面向未来的教学能力上却一致认为,需要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如学习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设计者、终身学习的引领者。教师必须更新他们的角色,从而培养21世纪的教学胜任力,如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考、沟通和协作、创造力和人际能力。同时,教师还肩负着帮助学生构建完整人格和传递社会价值的责任。
吸引高水平人才进入教师职业,培养高质量教师人才,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上,这才是培养“理想教师”的不二法门。
05
美国:阅读课程
如今,几乎所有学校都懂得阅读的重要性,并开设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放眼全球,其他国家如何推进阅读?美国开启“为了所有学生的成功”项目,这是一项惠及全美200万学生,被称为美国“学校改进项目”历史上最著名的项目之一,其阅读课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就。
这个项目的重要理念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每所学校都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业成功”,而且特别强调必须确保学生在小学低年级(3年级之前)的学业成功,尤其是阅读学科的成功。其阅读校本课程有三大核心特征:每天要进行一节90分钟的阅读大课,保证项目的连续性;学生不按年级,而是根据阅读水平被分配到不同的阅读班级(每班不超过20人),保证阅读教师面对的是同一阅读水平的学生以提高教学效率;依据不同的年级段水平开设不同内容的阅读课程。
不做假样子,不搞花架子,凡事讲实效,不折腾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业水平,这才是教师和学生真正喜欢的阅读课程。
06
全球:核心素养教育
2016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国际上首份21世纪核心素养全球进展报告——《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从全球范围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个国际组织和24个国家或地区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报告显示,为应对时代变化与未来发展的多项需要,各国际组织或地区制定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均具有综合性特点,同时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有的注重帮助公民实现成功生活并发展健全社会,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有的侧重培养学习能力,指向终身学习,如欧盟等;有的关注21世纪职场需要,强调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如美国等;有的凸显核心价值观,强调培养有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如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等;还有的对公民日常生活和文化休闲质量给予重视,如俄罗斯等。
这份报告基本回答了关于核心素养教育的每个核心问题,并在政策制定及落实上给出了许多建议,接下来就看各地、各校怎么创造性地实施了。
07
美国:美国版“素质教育”
在美国,STEAM教育类似我国的素质教育,大部分中小学都有STEAM教育经费,STEAM也被教师、校长们时时挂在嘴边。STEAM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即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最初的倡议只有4个字母STEM,S代表科学(Science)、T代表技术(Technology)、E代表工程(Engineering)、M代表数学(Mathematics),近期加入了Arts,也就是艺术,从而使该教育结构变得更加全面。
STEAM教育不仅提倡学习5个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倡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学科以及跨学科知识。其实,STEAM教育是对基于标准化考试的传统教育的转型,代表的是现代教育,更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从本质上说,STEAM教育敢于让学生犯错,让他们尝试不同的想法,让他们听到不同的观点。与考试相反,STEAM教育希望孩子们创造能够应用于真实生活的知识。
尽管叫法不同,但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素质教育,也在通过各种举措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地。
08
法国:法国版“课改”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享有绝对自主权,导致法国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关注“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法国奥朗德政府颁布《重建共和国学校法》,“辅助学生建立信心、帮助学生学习”被视为法国此次“课改”的核心内容。
法国重新编撰了课程大纲,主要遵循以下8个目标:教学内容更综合,不同学科间的联系更密切,各学段的课程衔接更紧密;文本更简明、通俗,更清晰地说明不同课程之间的差异,从内容上促进教师提高教学专业性;对教师实行透明、完善、有效的定期评估;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及相对水平,有机结合课程与评估方式;明晰教师个人或团体工作内容,为教师课堂教学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鼓励教师间合作教学;激发学生在文化、常识、历史知识建构上的兴趣,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技巧。
看来,如何保证学生的“学”是世界各个国家都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可喜的是,他们都在想尽办法力图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09
英国:教师短缺危机
严重的教师短缺危机强势来袭,英国会出台哪些举措逆转局面?英国政府主要在学校资金、教师工资、教师培训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最引人注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完善教师支持系统,增加职业吸引力;提高薪酬,给予教师更优厚待遇;“一对一”帮扶,加强教师招募。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起,英国政府在应对教师短缺方面一直在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比如增加教育投资,设立更多的教师培训中心,为教师配备辅助人员减轻工作负担,改善教师待遇,招聘兼职教师和外籍教师等。但英国教师的供需平衡一直是根深蒂固的难题,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虽有短期效果,却总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问题的出现“不期而至”。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国要想彻底解决教师短缺危机,并非易事。
虽然各国国情有所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教师短缺危机,希望各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凝聚彼此的经验与智慧,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10
芬兰:被误读的芬兰教育
微信上疯传的关于芬兰废除分科教学的文章,迅速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事实上这是人们对于芬兰教育的误读,芬兰废除分科教学是假的!
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公开声明称,尽管芬兰基础教育新课程在2016年8月后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分科教学不会废除。声明指出,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芬兰新课程聚焦于横贯(基本)能力和跨科目学习,强调合作的课堂实践,学生在基于现象的项目学习中,可以同时与几位教师一起学习。
声明特别强调,芬兰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课程由《基础教育法》作出规定,学校各门课程的课时分配以政府令的形式规定。但是,教育机构在实施全国性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享有高度的自由,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创新方法。
芬兰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主体参与的方式,通过主题性课程安排,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具备面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