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帽子”是对高校教育生态的戕害
“帽子”过滥、“帽子”之争在当下科研界、教育界相当普遍,亟待“瘦身”和降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家各部委、单位的人才计划近2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有“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等,科技部有“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国农科院有“青年英才计划”,人社部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加上各省市的各类人才计划,比如“黄河学者”“泰山学者”“黄山学者”“楚天学者”……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
“帽子”过滥的现象需要国家层面通过顶层设计来统一整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帽子”过滥、满天飞的现象,并不意味着“帽子”不好、没有存在的价值。应当看到,这些“帽子”中所蕴含的“鼓励创新、培养人才”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给这些高层次人才戴上体面的“顶戴花翎”,赋予其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待遇,是对“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生动诠释,具有特定的阶段性历史意义。
“抢”固然见效快,但如果都去抢,最终必将会抢无可抢。
令人忧虑的是,在部分地方、高校实施这些计划的过程中,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异化。由本应立足长远的培养人才、推动创新的初衷变异为急功近利抢“帽子”的人间闹剧。也就是说,在培养和引进之间,一些地方和高校,将目光过多地聚焦到后者,甚至采用了一些超常规的手段。
个中缘由不难理解。“帽子”对于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乃至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往往具有巨大的潜在和显在优势,谁拥有它谁就拥有了“出人头地”的发展机会,就会在财政拨款、重大项目申报、学科点申报等方面多分得一杯羹。但是“樱桃好吃树难栽”,培养“帽子”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这个机遇稍纵即逝、人人往前冲的年代,哪还有时间“上下而求索”?不如直接去“抢”,效果立竿见影。
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那些以抢劫为生、缺乏自力更生和创造精神的土匪,如果不思悔改和进取,最终难逃灭亡噩运。当然,抢“帽子”者不是土匪,土匪是白抢,抢“帽子”者要付费,从这一点看,抢“帽子”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抢终究是抢,其中的原创力缺失是最令人担心的。
当前,亟待正视拼抢“帽子”的浮躁风气,梳理整合名目繁多、重复交错的人才计划,创造一个让年轻人静下心来搞学术研究的良好环境。
中国教育报发表评论指出,“对存量人才的争夺,本质上是一场零和游戏,争来争去,优秀人才的总量并没有增加,只不过是从一个口袋挪到了另一个口袋而已。如果说有受益者,那恐怕也只有少数拿到了高薪的人才个人而已”,可谓一针见血。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科研生态,助长了学术泡沫。
抢“帽子”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科研生态,对高校而言,也是对教育生态的一种伤害。在对“帽子”抢来抢去的过程中,学校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广大教师)和学校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广大学子),究竟能够从中受益几何?就目前来看,似乎并不明显,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帽子”拥有者可能赚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但没有“帽子”或“帽子”没有那么冠冕堂皇的普通教师,可能会有黯然神伤之感。这种贫富悬殊或“一花独秀”的场景给缺“帽”教师带来的失落感乃至生存挤压感,相对于“帽子”给学校带来的好处,更加令人忧虑。
应从体制机制层面加快改进步伐,让每一名普通教师,每一片绿叶,都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心情舒畅地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
对于广大学子而言,“帽子”人才往往是遥不可及的“神仙”,“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帽子”人才的“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中融入科研”,对于相当一部分普通学生而言,可能只是个传说。“帽子神仙”,对于高校学生,是一个像雾像雨又像风一样的存在。
鲁迅在《华盖集》中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虽然不无偏激,也有其特定的针对性乃至历史局限性,但对当下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如何正确培养、引进和使用“帽子”人才,勿让“帽子”人才沦为“鸟导师”,或有启示意义。
结 语
当然,有序的引进人才、人才自由流动,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实现人才这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其积极的时代意义。但学校也要找准自身定位,从实际出发,既勿迟滞,也勿冒进,尤其是不能脱离学校经济基础“打肿脸充胖子”,引进那些身价不菲又和学校教学科研需求匹配度低的学术大腕。对此,既需要相关主管部门改进制度设计,予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也需高校“五心安定”,放下浮躁和虚妄,不忘初心,立足于培养,辅之以引进,培引之间,方显英雄本色。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