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
〈
故乡的云走进纽约唐人街
〉
◆ ◆ ◆
原创文章丨稿费你做主
飞机在纽约肯尼迪机场上空盘旋,再次俯视脚下这片高楼林立、流光溢彩的城市,不禁感慨万千。这座颇有些气吞山河的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它的繁华与富庶,梦想与激情,都与我没有太大的关联。它们像我曾经走过的无数个城市流动的风景一样,只不过丰富了人生的旅程。心有所系的却是机翼下,隐藏于这座大都市里的那片被叫做China Town的唐人街。
唐人街,是中国人最先认识世界的眼睛,是中国人最先走向世界的脚步。
行走在纽约的街头,一点不觉孤单。耳畔不断有乡音缭绕,黄皮肤、黑眼睛的身影随处可见。各种菜系中餐馆的招牌,在璀璨的夜色里散发着温暖的家乡的味道,从南美来到了北美,才终于慰藉了舌尖上的乡愁。
乘坐 City Sightseeing 浏览纽约,无意之中与唐人街不期而遇。熟悉的方块字、鲜艳的中国红吸引着我不由得走进了其间。无论走遍天涯海角,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都让人流连难舍,或许那是绿叶对根的情谊。
夕阳照耀下的纽约曼哈顿下城,喧嚣而生动。
据记载纽约唐人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居民达80万人。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是亚洲之外,海外华人最早建立起商业区的唐人街之一,目前已被美国政府列为国家史迹名录。
行走期间,你会恍如不知身在何处?不那么宽敞的街道,各类店铺、银行、旅馆、餐厅挂满令人眼花瞭乱的中文招牌,黄皮肤的店员操着熟悉的粤语、闽南语或者普通话与中国游人交流,甚至相互用地方方言讨价还价,置身遥远的异国他乡就像处在国内的老街巷陌,既临近又亲切,这里古朴而又不乏特有的繁华。
徜徉在人声鼎沸的唐人街,你发现这里不仅是海外华人经商居住的聚集处,更承载着无数人异域的乡愁。艰苦打拼的异域生活,在实现财富的不断增长的背后,作为一个外来的民族,一定曾经满含着不被认同的辛酸和屈辱。浏览街头,不时有各类同乡会的汉字映入眼帘,那一扇扇窗户里,或许都在讲述着海外华人艰辛的历史,他们也需要抱团取暖,去对抗生活里的风霜雨雪。“声援梁彼得警官”的条幅,让我看到了唐人街的血液,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华人已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他们已经开始了集体的发声,中华民族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需要团结一致。唐人街在一定意义上延续的或许是无数海外华人精神上的根。
走进一家名叫草堂的中餐馆,终于让舌尖与家乡在美食中相遇。服务员是一个来自天府之国的健谈的中年人,去过离家六年有余,对家乡的想念溢于言表。相谈甚欢,不仅奉送了丰盛的水果,更是免去了小费,一句“人在他乡都不易”,令人感叹草堂味美情更深。
拥挤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喧嚣的市声里,一阵悠扬的《二泉映月》》声渐行渐近,循声而望,一位卖艺的老人在动情地拨动着手中的二胡,这声音此刻在异域的街头响起,令人忽然百感交集,不知所措。夕阳下,老人有些褴褛的衣衫在料峭春寒里显得更加单薄。忽然想起了李白的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伫立街头,你不得不感慨,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漂洋过海的同胞是怎样将坚韧和远行进行到底的呢?异域的打拼,一定是一部饱含辛酸的血泪史。背井离乡、故国万里,他们怀揣着梦想漂洋过海,低调而谨慎地生活在异国他乡,用自己勤劳的汗水耕耘着微薄的希望,坚韧执着地圆着各自的美国梦。
唐人街,在海外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当人们处在利益冲突物质泛滥充满欲望和诱惑的功利社会时,面对仁爱观念淡薄,传统美德缺失,人群对立分化的现状,在美华人也需要寻找安身立命的思想之源。于是,他们竖起了一座“大成至孔子
像”,那身穿袍服和蔼揖让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的儒家哲思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的天空上飘荡。
我在想,海外的华人,或许就是靠着这些大大小小的中国城来延续着他们的文化生命。中国城里汇集的不仅仅是南来北往的商品,更是无数海外华人心灵的栖息地和避难所。
四月的纽约,依然有些料峭春寒。
日落曼哈顿,美的还真有些炫目。伫立帝国大厦的顶层,俯视这座厚重、大气、摩登、发达的大都会,颇有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远处,夕阳染起了五彩的云霞,我朝远方挥了挥手,分明看到了一朵灿烂的云霞飘荡在曼哈顿中国城的上空,我知道,那一定是天空飘来的故乡的云。
飞机腾云驾雾载着我飞离了纽约城的上空,我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无奈,带走的却是对那片故乡的云的依恋和沉思。
王玉,笔名Linda,郑州人,现旅居南美里约热内卢。钟情山水,醉心文字。常有各类散文见诸报纸、网络及文学期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