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阳:儿女
◆ ◆ ◆
原创文章丨稿费你做主
我住22床,23床是个3岁的男孩,24床是位60多岁的老人。
第一天动手术时,父母、妻子、女儿都在,出了手术室,几个住的近的亲戚也赶来看望,然后父亲留下陪护。第三天我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便让父亲回去了;上周女儿发热,妻子请了一周的假,她不好意思再请假,也上班去了;母亲在家照顾3岁的女儿,只有我一人在病房。23床有两人陪护,孩子的妈妈和奶奶;24床老人虽在农村,但有退休金,老人的儿子一直陪护左右,并且每天都有人来送饭,不是儿媳妇就是大女儿或小女儿,他的孙女、外孙女、外孙也不时来看望。
妻子下了班,带着女儿来,我们聊到了以后老了怎么办,我说:“以后生病了,女儿一个人照顾,连个替换的人都没有。还是孩子多了好啊!”
23床24床先后出院,一位70多岁的老人住进来,前列腺增生,住23床,他在镇医院没看好,只好到县城来。老人的女儿忙前忙后,上午带着老人做各项检查,下午又去买牙刷牙膏、饭票,又出去一趟买了老人喝的奶粉;半下午护士告诉还要买身睡衣和手术后铺在床上的尿片。晚上看电视时,老人关心有没有雨,因天气预报已过,也无从得知;第二天看着天有点阴,他的女儿也关心起了天气,这让我很好奇,现在麦子已收,庄稼也种上,下不下雨又有什么可关心的?中午妻子来送饭,我问妻子天气情况,她看了看手机说今天有雨,我告诉了老人的女儿,她说一会得去买块塑料布,新买的电动三轮车在医院里,得盖上。
聊天中得知,老人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在外地教学,一个女儿在外地打工,只有小女儿在家。我问:“放暑假了你儿子还不回来?”老人说:“他在办补习班,只知道挣钱。”
本来说中午8点多动手术的,由于手术多,一直等到11点多,中间老人女儿接了几个电话,一个是她上三年级的儿子在上补习班,老师要求交500元的补课费;一个是她女儿初三毕业,成绩不理想,报的技校,几个技校的打电话推销各自学校。我建议她上本地的公办技校,一是有补助,二是可以省去路费钱。她的儿子参加了民办学校的招生考试,她庄上一共3个人去报名考试,只有她儿子考过去了,不过一年的学费和吃住需要一万元,我建议还是上公办,因为她家离学校仅有2里路远,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并且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没有什么费用。
第一天手术后,护士告诉老人女儿:“冲尿道的盐水需要挂三天,24小时都冲,最好两个人轮班,一个人忙不过来。还要给老人按摩麻醉的下肢和腰部。”老人女儿无助地说:“哪有替换的人啊!”护士说:“你夜里定闹钟,半小时一次。”我建议:“你让你对象来吧。”“他也打工去了。”老人说。
老人的女儿吃饭很简单,两个馒头、一份咸汤。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想为人子女能做到这一步,还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