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作家的尴尬
那天中午,我正午睡,电话铃突然响了,是女儿。
“妈妈,《人生如下棋》是你写的吧?”
“是啊,怎么了?”
“太好了!我们上午语文考试,阅读分析题就是你这篇文章,让分析作者的创作手法,写出中心思想。我刚才和同学说起这事,他们让我问你标准答案,你肯定知道。”
“嗯——”我沉思着道,“这篇文章是好多年前写的,什么意思我都有点忘了。再说,作家写文章,是有感而发,并不是想好一个中心思想再写。”
女儿不甘心,又道:“妈妈,我这样答的,你看对不对?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远见,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
我一听笑了:“你回答得挺好,把我当时没想到的都说出来了。”
几天后,女儿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冷个脸,我问她怎么了,她说那道阅读分析题她没得分,因为和标准答案不一样。她埋怨我说:“都怪你,我和同学打赌,说我的答案对,结果输了。”
我哭笑不得,安慰她说:“好文章是让人欣赏,给人启示,根本不应该有标准答案。你能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有高度,有意境,我给你满分好了!”
无独有偶,这件事后不久,一个周末,女儿在家做作业,又遇到同样情况。
“阅读《母亲的存折》,分析这段话:母亲拿出一个小绸布包,深深地看了一会儿,慢慢抬起头,缓缓地道。作者在这段话中,连续用了3个叠词:深深、慢慢、缓缓,作者是什么意图?”
这篇文章也是我写的,于是,女儿向我要标准答案。我认真地审了一遍题,有些感触地说:“我写这篇文章时,根本没想到要用3个叠词,我也是现在才发现自己用了3个叠词,我这样做是什么意图?我想,是为了强调母亲此时的情感状态吧!”
可惜,第二天,作业交上去,女儿只得了一半分,因为还有一个意图——为了增加形式上的美感,没有回答。
女儿半是沮丧半是疑惑地问:“妈妈,这些题的答案是谁定的,连你这个作者都答不上来?”
我想了想:“肯定是那些出题的语文专家定的。真搞不懂他们,把语文当数学考!其实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不一样,不一定非要一个标准答案。我是作者,我最清楚,很多文章都是有感而发,是一个非理性的过程,不能要求学生用绝对理性的心态去分析、寻找答案,那些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一位名人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意思相近、与题相符就可以。”
女儿赞同地点点头:“妈妈,你这些话应该跟我们语文老师说,我本来很喜欢阅读和写作,可现在一上语文课就烦,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纲、写作背景,好好的一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一点美感都没有,还不如做数学题,可以不带感情、找到公式做就是了。”
女儿的话,一语中的。以语文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旨在培养人的感性素质,而非理性素质,这是由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教育来完成的。人的感性素质和理性素质一样,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学校只注重知识、智能——理性能力的开发,而忽视人文、艺术——感性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越来越像数学,僵化,教条,长此以往,学生的分数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也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却失去了感受世界、感受美的人文情怀,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