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肖:也谈所谓“阶级固化论”

王肖 当代作家 2021-01-24

不知何时起,似已久矣,大家都开始热议“阶层固化”,例如“寒门再难出贵子”“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你奋斗一生所能到达的终点不过是别人的起点”“我奋斗18年才能和你喝咖啡”“不是同一阶层的人根本不会做真朋友”等这样的论调。又似乎这样的论调横空出世,很多人突然同时找到了心理平衡和不平衡,平衡是用来安慰自己的:原来我的平庸与不成功早已前世注定,与我的今生今世关系不大;不平衡是用来质疑别人的:原来某人的平步生云出人头地荣华富贵是沾了“富二代”“官二代”等身份的光,要不然凭什么他(她)如此好运?


热衷于“阶层固化论”的某些自媒体,摇身一变成了严肃正统的社会学家,做痛心疾首状,大声呼吁中国的阶层固化有多严重多可怕,把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都简单粗暴一股脑归因于“阶层固化”。甚至于某篇文章说,小确幸这个词之所以流行,那就是中国已经发生了阶层固化,是残酷的事实使得人们无法追求更好的事物,进而只能追求这种很小的快乐。本来,小确幸就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告诉人们知足常乐,这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小确幸这个词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共鸣,恰恰是因为生活富足了,社会进步了,人们更多转向关注内心的感受。但在“阶层固化论者”看来,小确幸也成了“阶层固化”的论证。


阶层固化在中国社会是否存在,其普遍性和程度如何,还需要扎实的社会实证研究来证明,靠嘴炮是没什么用的。阶层固化的存在,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都是同样的,光是说中国多么多么不好也没什么用,最后还得靠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哲学自猴子时代就已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任何社会的竞争,都不是孩子一个人在战斗,都是一家人甚至一个家族一起努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孩子的发展前途和父母的社会地位是完全无关的。都说中国阶层固化多么多么严重,事实上,翻翻国外的新闻,能看到美国英国法国等等,都在抱怨同样的事情,社会阶层固化了。


要说阶层固化,中国改革开放前更是,人口都不能自由迁徙,住大院的孩子和普通人连碰面的可能都没有,反而大家心态平和。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觉得阶层固化,还是因为自己的同学、朋友、亲戚领先自己了,这些人都是身边的人,所以才有强烈的对比。


其实所谓的阶层固化,还是心里不服气,比如房子,凭啥你当年100万买到的房子,我现在要1000万才能买到?其实这就是机会,错过了就错过了,聪明的人不会抱怨阶层固化,而是去寻找下一个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两个阶级单一阶层”已经分化成为多个不同特征的群体。社会阶层分化正是一种社会进步,是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结构还处于变动当中,反而是有各种机会为每个人创造无限可能,当然,前提是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才能抓住机会。这不是给自己心灵灌鸡汤,也不是跟风而上。


那些所谓“阶层固化论”者,表面似乎是替“底层”发声,实则告诉你对“社会即将分层,阶层正在固化“的残酷现实要认同。如果这种论调成立:底层再努力也没有用,上层再不济也不用努力,社会各阶层不能流动,恐怕只能让更多的人认为社会显失公平,并丧失通过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激情。其实,社会不是即将分层,而是自古就有阶层;阶层不是正在固化,而是从来不会固化。当然,我们无法选择儿时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成年的阶层。虽然,父辈甚至祖辈的阶层会影响我们,但决定我们自身阶层的因素依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常被提及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会误导人们武断判定一个孩子的未来。我们忘了这是不同物种之间的比较,另外的一句谚语似乎更为合适:“一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再来说说阶层,如何划分?何为“上层”和“底层”?以财富论?还是以权力论?抑或是以社会地位论?以对社会贡献的程度论?科学家,教师职业崇高但多清贫,企业家财富多但在权力面前依然弱势。另,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社会尊崇的方向也不一样。比如,诗坛上地位尊高的陶公陶渊明大诗人,一生在乡下半耕半读,拒绝当官,贫穷和病痛常伴,当时有太多仰慕他而想结交他或劝他做官的人,但陶公往来最密、相契最深的倒是乡邻中一些田夫野老。他尝够了当时士大夫的虚伪和官场的恶浊,所以宁肯回到乡间和这班比较天真的人们“把酒话桑麻”。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几句诗,就可以想见他们中间的真情和乐趣。他们对陶公有时“壶将远见候”,陶公也有时以“只鸡招近局”。他的朋友颜延之做太守,也是一位大诗人,名望比陶公高得多,常到陶公那里喝酒,临别时留下两万钱,陶公把这笔款子全送到酒家。两人交谊甚厚,陶公离世,颜延之做了一篇有名的诔文。当时的莲社高僧慧远,瞧不起显达的谢灵运,而结社时却特别写信请陶公,渊明回信说要准他吃酒才去,慧远居然为他破戒置酒。看了陶公的故事,你还觉得“不是同一阶层的人根本不会做真朋友”吗?故,对阶层的定义与划分是错综复杂的,对人们所属分层的讨论与思考亦无鸟蛋意义。


一个位高权重的官员和一位辛勤劳作的农民,或一位规划城市的设计师和一位美化城市的环卫工,两相比较,你觉得谁更高贵?谁更值得尊重?一个是轻松继承财富和豪宅的“富二代”,一个是自身奋斗立足买房的“拼一代”,两相比较,你觉得谁更成功?谁更感觉幸福?



也许,官员落马影响到下一代,农民的孩子考取功名逆袭成功;也许,“富二代”不善经营终将耗尽家财,“拼一代”积累财富孕育出“富二代”。也许,官员的孩子成了“官二代”,农民的孩子依然面朝黄土;也许,“富二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拼二代”还是要苦苦拼搏。古有“魏晋世家子弟”和“大清八旗子弟”纨绔败家,今有多少权贵名人的儿子“背靠大树”却浪费树荫,但同时也有不少大家族世代兴盛至今不衰的。


一切皆无定论,一切皆有可能!


不再清谈,就此打住,还是讲两个身边最普通的真实人物和故事吧。


解姐是一位保洁从业人员,来自农村。最早是朋友介绍她的,因为她给我朋友家及律所做钟点保洁,朋友觉得特别不错。待解姐到我家做过一次家政后,我再没找过别人,尽管有时候要迁就她的时间。她会打扫干净每一个细微的角落,还有每一支笔每一本书;擦过的玻璃,夸张地说,我抬头看了一眼我家窗户,感觉没有装玻璃啊!你知道吗?六月份我找她擦玻璃时,解姐竟然拒绝了我,有钱挣你不要啊!她说夏天下雨多玻璃擦了轻易会脏,再说我家那边又不常住,等夏天过了再擦合适。解姐和她先生在青岛干保洁十年了,可她还是不大熟悉路,她会很详细问你怎么坐车,有时候我和她约个地方去接她。但这并不影响你选择她,解姐的活都是老主顾,忙都忙不过来。最近一次找她,她刚开始打扫卫生,我有事外出,因为觉得她会在我事情结束之前干完活,所以就把家里钥匙和工钱留给她,她没有微信不懂转账,我留现金,比她估计的多加了一百,她一再强调会把该找回的钱留给我。在外面忙完以后,我回了另外的家,觉得挺晚了,解姐应该早已干完活回家了就不打电话了。晚上近十点时突然接到解姐电话,说干完活正要走,告诉我把剩下的钱和钥匙放在什么地方。我真的太吃惊了,从下午一点干到晚上十点,晚饭都没吃,干活太仔细了,家并不大。我近乎训斥的口气说:“你把钱全拿上,赶快打车回家,应该先吃点晚饭啊!”解姐说家人为她留好了饭等她,钱先拿上了等以后干活工钱减掉零头。最后,我想说的重点是,解姐和先生已经通过自己的双手在青岛市区买了房,两个女儿都在青岛上学,大女儿在重点中学,美术特长,她给我看手机里存的女儿的画特别棒。解姐说她和先生都觉得女儿挺好的,要好好培养女儿,不像村里人那样非要超生生儿子。解姐人长得端庄美丽背着廉价但得体的包,包里装着干活穿的衣服和干活用的工具,出门必换上另一身干净漂亮的衣服。即便是连续几个小时弯腰或蹲下干活,起身的那一刻脸上必是充满笑容,身体、脸庞和手都看不见疲惫和老态,她的女儿和妈妈一样漂亮。更让我佩服的一点是,解姐的弟弟创业成功已是身价不菲的老板,但她依然自食其力,没想着去弟弟的公司沾光。


另一位大哥不知姓甚,是我家换纱窗时认识的。他和妻子做塑钢窗等,一个很小的门头,没有雇人,夫妻俩总在低头干活。因为我家个别纱窗需要换,数量少,别的商户不上门,让我自己卸下来送过去换纱窗然后自己拿回家安装。后来问到这家,愿意上门服务,并且价钱反倒便宜。因为熟悉的乡音,就多聊了聊,更确切地说是看我乐意倾听他们就和我讲起了他们家的故事。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小儿子是超生,偷着在外面生的,不敢在家怕被抓去流产,儿子出生后因为交不起罚款还是不敢回去,再者老家农村房子因为超生也被推倒了。夫妻俩带着三个孩子在青岛辛苦求生,挣了钱也不敢买房子怕被政府找到,直到后来有能力交了罚款才给孩子上户口,可是这时候青岛的房子也买不起了。这些漫长的过程,这位大哥一带而过并未细说,反倒一直很是自豪地在讲孩子:“我二女儿现在青岛二中读书咧!”青岛二中名气在外,是青岛市最好的高中,我由衷地说:”“那学习一定不错,将来一定考上大学。”““大哥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我相信她,弟弟上小学,功课都是她辅导,多亏了她,不然我们哪懂啊!我们家一直是大的照顾小的,大人顾不上管。我家大女儿快结婚了,条件不好她上学少,都是在城阳工厂打工,打工时认识一小伙谈恋爱了,现在两个人在黄岛开家小饭店也不错。我们也准备看看在黄岛买个房子。有一次,我和儿子说要不是因为你,你爹我也早就住大房子开宝马了。混小子说让我等着,他长大了给我买。”这位大哥和妻子两个人看起来都老实巴交的,穿着特别朴素,一点没有生意人的精明样儿,平时并不多言,我每次路过他们门头房时,看到我只是憨厚地笑笑。可是,当他们和你说起让他们自豪的孩子,那种傲娇!还真是,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都太矜持太谦虚了。


故事讲完了,给各位看官解个闷解个乏,故事是最普通的故事,道理也是最简单的道理,勤劳致富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和阶层无关,不管你是干体力活还是脑力活,做手工还是做学问,打工还是创业,总之都要手勤腿勤脑子勤,踏踏实实努力,持之以恒坚持,都会有好的结果。


最后,想告诉大家,进一步讲,你如果相信“阶层固化论”,那就努力再努力,拼尽全力创造财富和地位,挤进更高的阶层;退一步讲,阿Q一点,也请你相信:不管身处哪个阶层,都可以是高贵而幸福的阶层,就像大诗人陶渊明、就像解姐,就像做塑钢门窗的无名大哥。


▌作者:王肖,居山东青岛,热爱文学,工作之余喜欢徜徉于文字的世界。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