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一秋 :老人

叶一秋 当代作家 2021-01-24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 老   人 ◆◆


当我是孩子的时候,每当母亲指着老人让我喊xx婆婆,xx爷爷时,我认定她/他生来就是老人,好像他们不是被岁月催老了。

那时候村里每一位老人的离开,孩子们是不会难过,反而当成一种天降的好事,运气好抢到花圈,帮着扛到墓地去,回来就能吃免费的臊子面,坐免费的席,还能挣到一根冰棍的钱,所以每当去世的老人出殡的那天,同学们中午放学后都是飞奔着去抢花圈,我也去试过,从来没有抢到过,只剩去看看丧礼的仪式,看着穿白孝衫的亲人哭的肝肠寸断,看着扛花圈的孩子喜笑颜开。



后来我的奶奶走了,作为孙女我虽然也伤心,但总觉得奶奶去了天上住在云上,她还活着。再后来我上高中时舅爷也不再了,母亲没让我请假回去,怕耽误我学习,我在难过了几天之后,也在忙碌的学习中渐渐淡忘了。

奶奶和舅爷的离世并没有给我造成很大的影响。大人们的矛盾,我一年也见不上奶奶几次,舅爷倒是见得多,但他也是来了吃顿饭就走了。直到父亲不在了,我整个人都空了,那时候恨不得给老天许愿,把我带走换回父亲。

也是从父亲不在开始,我深切的体会到人太容易老了,我开始留意老人。认识的,不认识的,常见的,或者仅有一面之缘的,我都会打量她们的身影并想象他们身后的生活。

有人拄着拐杖,挪着寸步,走走停停,出来坐坐再回去;有人推着简易轮椅,半身灵活,半身僵硬,晃晃悠悠,出来转转再回去;有人坐着轮椅,被人推着,口角挂着涎水,面无表情。他们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偶尔很久看不到,总会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每一个老人的身影,都会让人看了心酸,人老了,竟是这般的可怜。

前几天看到单位旁边小服装店老板的朋友圈,感叹一位老太太的可怜,老太太年余八十,大夏天从北郊坐着公交赶来找她家旁边的保健品店,不巧店主不在,老人无奈,进了她店暂时歇脚,歇下来随后从包里拿出一个馒头来充饥,她看的不忍赶快给老人冲了杯茶水递过去。

那个场景可想而知,老人的样子很快在我脑海里成型,顺带浮起的还有我母亲的样子。我的母亲七十出头,却成了不折不扣十足可怜的老人。父亲退休回家,按照她的意愿承担了太多的农活,十年时间老了很多,最后癌症离开,没有了父亲,母亲不听任何人的劝告,超负荷的做无谓的劳作,十年的时间,又把自己身体搭了进去,如今,住在随她愿的新房里,承受着各种病痛,开始责备我们的不孝,没有一个能供她随叫随到。都在外工作,谁能供她随叫随到,每一次回去都是吵的不欢而散。

有时候想,孩子难养,老人怎么也是这么难奉养,养孩子辛苦点自己总还知道怎么养,可是对母亲,各种办法想尽,都不中她的心意,最后只能随她了,让我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读过市面上出版很多季羡林的书,有一篇随笔中提到,他的猫也像其他猫一样,在大限来临之际就离家出走,再不回来,谁也找不到去了哪里。读到这篇随笔,我想到了我小时候看到的一只麻雀,它伫立在河边隐蔽的枯草里,我以为它睡着了,用一根小棍远远的戳它,它没有飞,直愣愣的掉下来,我才知道它死了,也终于知道那些房前屋后飞着的小鸟最后都消失在哪里。

猫和鸟在生命的尽头,选择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悄然的离去,所以看不到它们老了的可怜。它们都小巧玲珑,容易找到安全的蔽身之所,人却不能,所以我们到处能看到渐渐老去的老人,能看到老人的可怜。

可是,老人的可怜,有些是无法避免,就像病痛,这些可怜,即使亲人也是无法代替,连减轻都不能。而有些可怜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那位老太太,如果不执迷保健品,就不会有那让人可怜的一幕,再比如我的母亲,如果不是那么固执,又怎能孑然一身,还毁了自己的健康,又毁了自己和子女的那份亲情。

自然规律如此,谁也不能更改。老人如果不能更改心态和做法,只能加重自己的可怜。



人老了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涉及到一整个家庭,老人的心态做法也直接影响着每个子女的幸福。

所以,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善待自己,珍惜自己,重新认识老了的自己,让自己有尊严的老去,直至离开。


猜你喜欢:

王蒙:没文化的传统和“庸俗”生活

季羡林:我的妻子

冯骥才:摸书

【No.894】经典一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