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三分诗情,三分剑气,三分壮游
◆
▽ 温馨提示 ▽
轻点右上角,Aa调整字体大小
本文由壹学者原创
转载授权请联系编辑 青原 (ID:xuezheqy)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如此评价李白
“壹学者”热诚欢迎您赐稿或荐稿,
点击查看>>“壹学者”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yixuezhe@rucdm.com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笔下,
大唐开元盛世的繁华仿佛历历在目:
山河锦绣,万国来朝,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代,
随之诞生了赫赫有名的“大唐三绝”:
第三是裴旻的剑舞,
第二是张旭的草书,
而排在第一的,便是李白的诗歌。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的诗句这般豪情万丈,可他的人生却似蜀道之难:
他壮志凌云,怀有惊世之才,一心想经邦济世,
却不能得偿所愿大展宏图;
他仗义疏财,交友无数,却偏偏与寂寞为伍;
他寻仙问道,追求极高的思想境界,却终躲不过这尘世的劫数。
可即便命运这样阴差阳错,李白一生从未低头。
而恰是政治道路上的千般不顺,
让李白成为了堪与帝王将相比肩的诗仙,
他的名字穿越亘古亘今,
似一盏不灭的明灯,历经千年却愈加闪耀。
杜甫赞他一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即人生,是什么样的经历,
让李白笔下流淌出那般感触人心的诗句?
走进他的世界,
看遍他的挣扎沉浮、惆怅悲喜,
方能读懂他的豪放不羁,执著坚持,
遇见李白,这人生不再平庸。
传奇人生
仗剑而行的侠客
李白一生缥缈传奇,
就连名字的由来,都带着浪漫神秘的色彩。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据史书记载,李白出生的时候,
李母很紧张地对李白的父亲李客说:
“老爷,你猜我刚刚梦到了什么?
我梦见了一颗又大又亮的星星,
它闪着耀眼的白光,在我眼前飘来飘去......”
李客闻言却十分欣喜,
连连说道:“你梦到的是太白星,这是好兆头啊。”
他便以太白星为名,给儿子取名李白,字太白。
李客虽是商人,但对李白寄予厚望,
他特意收集丰厚藏书,亲自教授儿子学业,
不负父亲一番苦心,
李白十岁上便已读完了《诗经》和《书经》。
十五岁那年,少年李白一鸣惊人,
他模仿司马相如写辞赋,
一篇《拟恨赋》洋洋洒洒乐观豪迈,
更表明了自己“经邦国,济天下”的凌云壮志:
“昔如汉祖龙跃,群雄竞奔……贯日,
寒风飒起…….. 与天道兮共尽,莫不委骨而同归。”
李客读完惊呼:“文辞灿然,自有新意,我做不了你的老师了!”
于是开元六年的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年仅十八岁的李白拜别了父母家人,
一袭青衫、一把宝剑、一包行李,
风华初茂的少年,第一次离开家乡,
动身前往蜀中游历增长见识。
孤身少年郎辗转来到益州,
他拜访了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苏颋(tǐng),
希望得到苏颋的赏识,好为梦想迈出第一步。
苏颋不仅是三品大员,又是文章巨擘。
他接见了李白,看过少年递上的诗文以后,
点点头露出一丝赞许的意味,
说道:“文采可观,而风骨未成。还要继续努力,
他日你可以和司马相如比肩。”
至于向朝廷推荐,苏颋却是未曾想过,
皆因李白稚气未脱,年纪尚轻,
后来又听说李白是商人子弟,不免心存轻视,
此事便了无下文。
这时,
李白又听说另一位文坛前辈李邕时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
李邕文采颇高,且为人疏财,
李白忙又东下渝州,前往刺史府拜会。
只是这位刺史大人平素自负好名,
对于李白谒见时高谈论阔、不拘俗礼的表现颇为不喜,
自然也就毫无提携之意。
李白怀着赤诚而来,却接连两次备受冷遇,
心中积郁难平,他写下一首绝不服输的诗,
以回敬李邕轻视之意。
这便是那著名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以展翅高飞的大鹏自喻:
有志不在年长,
我定越挫越勇,越飞越高!
当时在岷山,隐居着一位有名的纵横家赵蕤(ruí),
他一贯主张“天下为公”、“民贵君轻”,反对“天下为家”、“一人独占”,
将自己所想著述成一部巨作——《长短经》(又称《反经》)
这部书内容十分丰富,地位堪比《资治通鉴》。
这部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
于是他登上岷山主峰大匡山拜师赵蕤,
赵蕤本不收徒,但见李白面相奇秀,又天资聪慧,
便说:“我们先不以师徒相称,姑且以友朋相处。”
李白喜不自胜,就此隐居在大匡山专心学习。
赵蕤不但传授李白纵横之学,也教他剑术和剑道之理,
赵蕤问:“习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李白答:“行侠仗义,锄奸扬善。”
赵蕤摇摇头:“行侠仗义只是世俗之说。”
他剑指青天,“真正的剑道,是天、剑、人合而为一,
届时纵然手中无剑,也能让人感受到你的剑气,
这不单是剑道,也可用于诗作文章。”
李白琢磨许久,领会到其中精妙:
无剑胜有剑,无心胜有心。
凡事不必过分强求,
随心所至,则金石为开。
他将这种高深的境界运用于诗赋之中,
诗句信手拈来,不加点缀,
达到了空无依傍而变幻莫测的境界。
虽然“大唐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
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造诣非同一般。
“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
尤其在匡山学艺后,李白更常年佩剑不离身: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他的诗中藏着他的剑气: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相传,李白还曾凭手中利剑“逼退饿虎”。
一次李白与好友吴指南行走于山中,
突遇猛虎,吴指南惊吓过度,无法动弹,
此时李白如逃走,
猛虎便会撕食吴指南而不会追赶他。
但李白为了保全朋友,
竟冒着生命危险与猛虎对峙,
最后终以意志和剑气将饿虎逼退。
第一次干谒失败,
李白没成为平步青云的政客,
但他成了出类拔萃的剑客,双目迥然,剑指青天。
残酷命运
从不低头
开元十三年(725年),
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与他而言,匡山太小,家乡太小,蜀中太小,
他深知未来在更辽阔的远方。
这一次李白依然满腔热血,踌躇满志,
他泛长江,登五岳,渡黄河,
周览名山大川,遍访社会贤达。
但人生这条路向来漫长而举步维艰,
出蜀,方知世界有多大,
离乡,方知前途有多难。
李白走过山山水水,拜访了形形色色的人,
遍干诸侯,却伯乐未遇,
十年时光,都在处处碰壁中逝去。
在长安,李白结识了驸马张垍(jì),
希望能得到举荐。
可张垍却是个妒贤忌能的小人,
他见李白才华横溢,就想捉弄李白一番。
于是对李白说:
“我已将你举荐给玉真公主,你去终南山公主别馆找她吧。”
李白高高兴兴跑去终南山,
却被告知玉真公主出游,
这时张垍差人递来消息:
公主不日便回,你且等候吧。
李白又一次相信了张垍的话,
而这么一等,就是一年之久,
期间阴雨连绵,生活艰苦,
李白终于失望离开,他明白自己受到了张垍愚弄,
十分不满地写下了《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吟咏思管、乐,……谁识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不久,李白听闻襄阳刺史韩朝宗名声显赫,
且喜欢奖掖后进,“使海内俊杰奔走而归之”,
时谚曰:“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李白遂登门刺史府,
并写下了著名的《上韩朝宗书》,
他毛遂自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
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王公大臣,许以义气。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司命,
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
不使李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文章写得神采飞扬、掷地有声,
然而,韩朝宗仅对李白狂放的才气和飞扬的气质赞叹一二,
却并未给予他某种实质性的帮助,
李白的一番苦心又泡汤了。
干谒不断失败,李白遂隐于安陆,
如同潜龙卧渊,等待一飞冲天的时刻。
在这里他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喜结连理,
婚后,
李白继续漫游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
写下一首首诗遥寄对妻子的思念: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寄远十二首》其十
不久之后,
儿女的相继到来冲淡了李白四处碰壁的苦涩,
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的欢声笑语让他倍觉温馨,
每每外出游历,
他总是思念着家里的两个孩子,
诗中充斥着深沉的父爱: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
——节选《寄东鲁二稚子》
这段时期,
大江南北留下李白的足迹,
他虽然没有功名,但广交朋友,
诗名日盛,才华人尽皆知。
在金陵,李白留下一首《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
——节选
在襄阳,李白得见享誉文坛的孟浩然,
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李白写道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节选《赠孟浩然》
后来两人在江夏相遇,
孟浩然下广陵,李白作诗相送,
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流传千古: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曾自言:“隐于安陆,十年蹉跎。”
他却不知,
自己一生中最辉煌的政治高峰即将来临。
长安三年一梦
傲视权贵如粪土
天宝元年,
李白仍像一片叶子飘零在江南,
而在长安富丽堂皇的宫城内,
有人正在传阅着他的诗篇。
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
玄宗看了李白的作品,
读完连连惊叹说:好诗,真是好诗。
这样的人才,放在民间可惜了。
玉真公主更是极力称赞,
玄宗干脆御笔一挥: 传诏李白!
诏书下达的时候,李白还在江南乱窜,
走不完的路,写不完的诗,喝不完的酒。
接到诏令,李白按捺不住心中狂喜,
20年了,岁月蹉跎,终于得偿所愿!
他挥毫而就一首好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多年积郁,一扫而空。
他骑快马飞奔,一路春风得意,
大明宫前,玄宗降辇步迎,
御赐七宝床,还亲自给李白调羹汤。
随后,玄宗要李白草拟一篇《答边蕃书》,
李白当即洋洋洒洒地挥就了数千言,
文情并茂,鞭辟入里,
玄宗看了深为嘉许,将李白视为奇才。
当面授白翰林之职。
李白的文才高明到什么程度,喝醉了也能得好诗。
一日玄宗与贵妃赏花作乐,
玄宗突然开口道:
“今夜月色皎好,又有贵妃伴朕赏悦名花,该谱个新曲唱唱。”
李龟年连忙说道:“皇上,不如宣李翰林。”
玄宗端起酒杯:“去吧。”
而当李龟年找到李白,李白正和友人喝得酩酊大醉,
李龟年忙用冷水擦了李白的脸,火速带他入宫。
李白被人连扶带拉地摆坐在椅子上,
月色皎洁,牡丹花香,丝竹浅乐,贵妃艳妆。
李白顿时诗兴大发,
提笔挥就了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三首》(节选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玄宗和贵妃看完,无不啧啧称赞。
李白一时扬眉吐气,
玄宗除欣赏他的才华辞章,
也经常与他讨论国家大事,
李白感激玄宗,对友人说:
“待我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只是李白生性傲岸,又爱喝酒,
常“一醉累月轻王侯”,
有时清早打开翰林院的门,李白就躺在大街上。
他浑不知官场人心险恶,
自己的受宠已经引起了小人的嫉妒。
据说玄宗本来要任命李白为中书舍人
(掌管起草诏令、参与机密的官)
而有人趁机进馋言:“李白嗜酒无度,非廊庙器呀。”
玄宗一听,不免犹豫:
是啊,李白喝醉了泄露国家机密怎么办?
自此逐渐疏远了李白。
最初李白还蒙在鼓里,觉得玄宗还是赏识自己的,
只是张垍、高力士这班小人作祟: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可李白忽略了一点,
玄宗此时年事已高,不再全心力求政绩,只耽于逸乐,
所以授李白翰林之职,
只不过是想借李白的才学来点缀一下这繁华升平的景象。
渐渐地,
李白的一些政治见解和玄宗背道而驰,
“格言不入,帝用疏之。”
也在这时,
大唐盛世的黑暗面一点点展露在李白面前,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五)
一次送友人入蜀,
李白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感,
如火山喷发般挥毫而就一首《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看尽繁华背后的千疮百孔,
李白终于深悟,
他曾经一心向往的朝堂实在是不宜久居的是非之地。
天宝三年,李白上疏请求还乡。
玄宗并未慰留,而是“优诏罢遣之”。
这是一次勇敢的放弃,
权势功名李白从不在乎,
只为守护内心一片净土。
离开这片污浊之地,
李白孕育出更多不朽的诗篇,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意境高远,情绪跌宕,
从抑郁忧思变为纵酒狂放,
从纵酒狂放又转而为充满信心的期望。
是的,不论前路如何艰难,
必定还会满怀希望地走下去,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梁园吟》)
浪迹天涯
踏遍青山的游侠
长安三年似一梦,
李白未能在政途上有所作为,
但离开长安周游四海,他的足迹遍布半个中国。
李白成了踏遍青山的游侠,
多少山山水水,都被他的诗句所激活。
开元十三年,李白到了庐山,
给庐山留下一首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得此佳句,千百年不衰。
在宣城,州府后面有座北楼,
是南朝诗人谢眺做宣州太守时修建的。
李白登上北楼,
立刻给这座古楼重新命名:谢眺楼。
他即兴赋诗一首: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据说这首诗,
一个月内就传到金陵、洛阳和长安。天下人尽知。
明人评此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谢眺楼因此名满天下。
在江城,有一处“搁笔亭”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
皆因一段“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佳话。
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名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兴致勃勃登上黄鹤楼,
放眼看去碧空如洗,江声浩荡,
他诗兴大发,正要提笔时,
却一眼看见崔颢的诗,
当时李白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
可他不倨傲,不自矜,
老老实实说一句:“我自愧不如。”
便搁笔不写了。
名声多大对李白而言不重要,
能让他低头的,也就只有才华。
李白来到天姥山寻找神仙,
神仙躲着他,
却将灵感注入他的一场酣梦,
李白写下了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写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天姥山也由此大放异彩。
有个朋友替李白作总结说:
“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
是的,他没有家乡,“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回到家乡,
李白拿着皇帝给的赏赐,干了两件事:
在家附近盖了一座酒楼,
又在家里弄了一间炼丹房,
从此他把自己托付给美酒与仙丹。
他和老朋友岑夫子,元丹丘一起饮酒作诗,寻仙问道,
写下千古名篇《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此诗一出,李白的名气更胜从前,
出名到什么程度,
他有一位崇拜者叫魏万,
几年来一直在寻访他,追赶他。
李白前脚离开开封,魏万后脚就追来,
李白去了山东,魏万就赶到山东,
李白又去了江南,魏万也跟着往江南跑,
花了两年时间不停地奔波追寻,
终于在广陵(扬州)见到李白了,
李白这回感动了:“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二人泛舟游秦淮,至金陵分手。
李白把诗稿都交给魏万,让他编成集子。
几年后魏万中进士,编成《李翰林集》,
还写了序言。(除序言外,这本最早的集子未能流传世。)
除了魏万,李白还有个粉丝叫汪伦,
李白旅行至南陵,
汪伦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
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一看,桃花十里,万家酒店,怎能不去?
他欣然应邀而至,
只是到了汪伦家,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
汪伦一面盛情款待,
一面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
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
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
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连住数日,与汪伦把酒言欢。
李白离开时,汪伦赠他名马八匹、官锦十段…
还和许多人在岸上踏歌送行,
李白深深感动,一首《赠汪伦》表达真挚友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后一程
遗世独立的诗仙
天宝十四年,乱世猝然降临:
安禄山举兵反叛,天下苍生遭逢劫难。
天下大势改变了李白的命运走向,
他将步入生命的最后苦难。
李白时游梁园,正当兵锋,
仓促携妻南奔,隐居在庐山屏风叠。
情绪忽而高亢:“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他紧张关注局势,希望朝廷早日还天下太平。
天宝十五年,永王李璘奉玄宗诏率水师东巡讨贼,
路过浔阳,三次派韦子春上山请李白入幕。
57岁的李白报国心切,不顾自己年迈,
加入永王幕府,
“誓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已卷入统治者内部一场敏感的权力斗争中。
在永王奉诏东巡讨贼时,
太子肃宗已经即位,
肃宗因怕永王势力坐大,与自己争帝位,
命其回四川侍从太上皇。
永王拒不从命,双方随即进行了一场内战,
不久永王兵溃被杀,
李白受到牵连, 以“附逆”罪被投入浔阳狱中。
朝廷讨论处置李白,
无论多少人讲情肃宗都不为所动,
直到名将郭子仪站了出来。
曾经在太原,李白常出入官府,备受礼遇,
有一日,李白应邀参加一次盛大的官宴,
宴饮前,
主人还安排了一次精兵的演练,
李白慧眼,他发现一位士兵气宇轩昂与众不同,
“此壮士目光如火照人,不十年当拥 61 51100 61 31672 0 0 2191 0 0:00:23 0:00:14 0:00:09 6583 61 51100 61 31672 0 0 2041 0 0:00:25 0:00:15 0:00:10 6275旄。”
在演练完毕后,
李白不惜以贵宾之尊,亲自与这位士兵结交,
谁也不会想到,
这名士兵就是日后威震天下的汾阳王
——郭子仪。
而当时郭子仪性情急躁,
屡屡得罪长官,备受刑责。
李白总是替他求情免其责罚,
此外,李白还多次央请上司多多擢拔郭子仪。
就这番知遇之恩,郭子仪铭记多年,
在李白下狱时,他自愿解除官职来为李白赎罪,
肃宗终于让步,下诏判李白长流夜郎。
乾元元年的春天,
58岁的李白拖着病躯踏上流放之路,
走过奉节(又称白帝城),
他忽然接到喜讯:
皇帝因册立太子而大赦天下,
“天下现禁囚徒,死罪从流,流罪以下一切放免。”
李白欣喜若狂,掉转船头,
顺水向东,写下名篇《朝发白帝城》: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二年,李白又作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当时他已经历尽磨难,
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
一生政途坎坷,命运总是阴差阳错,
从白帝城回归,回顾这一生走来,
李白幡然醒悟,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他写诗对江夏韦太守说: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他终于明白,笔下的诗比宝剑更有份量,
他的十分人生,
三分给了诗情,三分给了剑气,三分给了壮游,
不过一分给了政途。
这一刻,
李白终于找到自己最伟大的存在
——中华史上最飘逸出尘的诗仙。
李白文章在
千载有余光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
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
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他的诗雄奇飘逸,
艺术成就极高,极富浪漫主义精神,
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封建时代,人人都不知何为“我”,
李白知道,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己,
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对权豪势要,他昂首傲然: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
他仰天长叹: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
他慷慨激昂: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与朋友开怀畅饮时,
他欣然挥笔: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他求仕失意,就说: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他想念长安了,就说:
“狂风吹我心,直挂咸阳树。”
李白的诗歌对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
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
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魏颢说:
“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韩愈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吕居仁说:
“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
李白给后人留下的,
不仅仅是流传千古的诗歌,
更留下了许多谜:身世之谜,死亡之谜,作品之谜……
而最大的谜,是他的生命本身,
他一生壮志凌云,虽历经坎坷,但从未放弃;
他处处碰壁,屡屡失败,仍拒绝平庸,志气不短;
他一身傲骨铮铮,誓不为权势摧眉折腰;
残酷现实面前他努力过,挣扎过,
即便被命运的阴差阳错按在阴沟里,
他的心依旧硬朗洒脱如初。
在人生低谷中,他显示出超强的生命力和情绪控制力,
官途上的四处碰壁,成就了他的伟大诗篇,
在那条追逐的路上,他已经是满身光芒。
余光中这样评价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趣说李白的诗句-纪连海、康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1805jnou7&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话说李白 最爱花朋友钱-纪连海、康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1805j9csg&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白交游之谜-康震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47vyzqh7&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白家世之谜-康震
李白翰林之谜-康震
李白遭谗之谜-康震
【本文作者简介】
唯旧,资深自媒体编辑。
个人公众号:唯旧(ID:weijiu77)
拙笔一支,只道世态悲喜;
旧人旧事,尽付杯酒之中。
◆ ◆ ◆
✎“人大复印”精选拓展阅读
你最欣赏李白的哪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