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岛计划 | 驻地创作及研究计划公布
今年在长沙我参与策划了两个在社区的展览:将艺术家的照片放置在社区中,与社区中的物件产生关联。
展览:目之所至
展览:游离在物质世界
进入本次驻地后,我注意到,一树ARBRE也是一个身在老社区的艺术空间。在这次驻地中,我也将计划把自己的作品融入到一树周围的老社区空间中。但与前面的两场展览不同的是:比起照片,我将加入更多装置性的作品。并且我会更多选择在绿色植被环境中做作品。比如在树叶上贴上便利贴,或者书上贴上镜子,在两颗树之间挂起窗帘等等。
这也是对于我的《咸嘉新村》项目的延续。因为《咸嘉新村》系列中的很多照片,都是通过在地性装置的手法来进行创作的。这次的驻地项目计划也是对这种手法的一个延续。
对于本次创作,我做了如下项目规划:
01
对一树所在的社区进行观察,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定点。
02
根据地点,制定方案,确定具体将制作什么样的装置,以及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材料。
03
材料采购,并根据实际材料供应情况进行调整。
04
制作,并做最后的调整。
视觉参考 ——《咸嘉新村》系列装置照片:
附:《咸嘉新村》项目自述
2000年,我随爸妈搬到了「咸嘉新村」这个小区。因当时未满6岁不能入学,我在家休学了一年,一个人在小区玩耍。这一年的记忆总是被大片有着茂密叶子的树和草组成的绿色充满,且在我的幻想中弥漫着神秘,超现实的色彩。2008年我搬离了这个小区。在2017年我出国之后,突然开始有意无意的寻找与当时记忆相符合的景色。这系列作品虽然在不同的地方拍摄,但都是对于童年幻想的还原。照片中处于自然环境中的人物多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如公园,荒废的游乐场等。他们像是主动远离城市的出世者,但与此同时还带着关于城市的印记。
在川渝这样的「古典」移民地区,因流动和迁移的大背景,融合、包容的价值观一直是主流,关于身份认同的追问却显得极其边缘,在更大的城市化进程到来之前的几十年里一直以微弱的声音在历史的溪流中低声吟唱。当我身处更大的全球化、城市化浪潮中,我开始思考我的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因为工作关系偶然来到广东,其实也是祖先三百年前经历「湖广填四川」那次大迁徙之前生活的地方, 除了在生活的琐碎中发现自己和这里存在的某种莫名联系,我更加确认了自己「1/8客家人」的身份。三百年前祖先的迁徙和今天的洄游,像一次漫长的环岛行驶,经历了悠长的轮回,周而复始。
附:前期调研结果整合
我希望通过这次驻留,完成部分文献整理、手稿手工书的制作,以及有关深圳部分的创作。我希望在深圳完成以下关于「1/8客家人」项目的创作、调研和讨论:
01
涉及有关今天中国内部的迁徙和流动的讨论;
02
讲述个人身份从「作为移民后代的本地人」通过新的迁徙流动回到祖先迁徙原点又变成外地人的洄游过程;
03
和我有类似经历、身份的年轻人对于身份认同的看法;
04
从侧面描述「客家」这一身份在深圳的特殊性。
在后疫情时代,个人的地理空间坐标被信息编码,映射的模拟物产生的地形关系等价于现实。该项目收集了后疫情时代下的居民私人空间扫描切片,通过与观众共创的形式,在影像上构建一个制图系统,试图将居民私人的生活空间变成公共空间,以呈现入侵、掠夺、监视政治隐喻或生活现实,在此个人空间将不再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
项目将对扫描后的空间加以注释,模拟了现代地图显示其精准尺度以呈现中立科学的态度。而在看似中立的科学面具下,隐藏和否认了其他社会维度,营造一种具有欺骗性的自然生活空间全景,这些地理空间信息一旦嵌入到地图文本当中,将会获得一种难以消除的权威,将不是现实但通过虚拟的构建与划分去创造一个不同的现实。
根据数据扫描后的私人空间模型和在该空间中观众的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再创造,把观众在此空间中的路线信息,空间使用频率,空间功能、空间分区、发生事件转换成地形地貌、河流、路线、首都、城市、历史人文并以制图者的视角对空间进行注释。
同时,这些空间的信息将汇聚成新城市地图中的一部分,观众可以如同旅行者拿着实体地图手册配合影像装置浏览这座虚构的城市空间。
驻留与共构:城市传播视角下的驻地艺术家与深圳城市文化
基于艺术驻地活动的百年历史,聚焦作为艺术场域的深圳经济特区,以民族志方式切入驻地艺术家的工作生活实践。以场景、观念和作品为轴线,从城市传播视角思考和呈现驻地艺术家对深圳城市文化的影响。
荷兰小镇的寻根之旅
荷兰花卉小镇大门
荷兰小镇是一个集文创休闲、科普、展览、商业为一体的特色风情公园。位于南山区——深圳实施深港前海战略最核心的区域之一。荷兰花卉小镇的前身是南山花卉世界,在2011年经历了一次品牌升级,成为了一个主打「花文化」、以荷兰元素闻名的主题公园。荷兰小镇是一种「文化挪用」吗?是又一个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探讨的典型案例吗?
郁金香街
让我们一起把书合上,去一探究竟,来一场荷兰小镇的寻根之旅:荷兰小镇究竟和荷兰有什么渊源?荷兰小镇有荷兰花吗?
这些郁金香雕塑是没有球根的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一批批沉默的切花:你们的根在哪里?这些沉默的切花理所应当会保持沉默,但是它们所处的荷兰小镇 —— 花卉批发市场现场的种种物证和线索,可以串联起来,把我带到中荷贸易文化持续性交流的场域,帮助我在这个过程中试图重构这一连串的交易以及事件,了解荷兰花卉产业及文化对中国的输出与影响。
今年是中国和荷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建立50周年。我作为活跃在大湾区的、曾经留荷的艺术家做出回应,从离我最近的荷兰小镇出发,由浅入深,希望借着这个契机重新认识两国的合作关系,激活和连接不同领域。在一树期间,除了研读中荷合作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我将会邀请驻扎在荷兰小镇的花卉批发商、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学者和研究员、云南花卉种植公司、见证中荷花卉贸易合作三十余年的云南进出口公司等......让这些活跃参与中荷合作关系的机构和个人、不同的流量和能量汇聚在环岛中同行,进行连线和交流,获得学术的知识和观点的交换。
除了互动与在地行为以外,我也对于跨学科研究型项目这种形式进行探索,Marjorie Shaffer的文献《胡椒的全球史》、Ursula Biemann的视频散文作品《Deep Weather》、《Remote Sensing》将作为本次艺术研究项目的主要参考范本。它们的作者以一种持续流通的物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追踪它的运动轨迹,构筑了一个完整又具体的贸易活动的场景和叙事。
荷兰元素的混搭
本次研究成果将在驻地期间通过一系列分享会、圆桌会议和讲座动态发布。在驻地结束后,将以画册/工作小志的形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