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在聚光灯之下,却隐居闹市做苗族传统的坚守者

2016-09-05 花垣视窗 花垣视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一个反流行的消费主义者。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是这个时代服装产业的标签,但她却对这些心生倦怠。作为湘西苗歌传承人,名声早已在外,她对名利却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在传统文化、手工艺极速衰退的今天,她以自身之力抵抗时代的洪流,以衣载道,以手传心,试图传达一种理念:原生态。

 湘西吉首夏末的一天上午,我们见到了吴廷翠,她身穿传统苗族服装,不施粉黛,乌黑的麻花辫,面容恬淡,走进位于乾州古城的玛汝手工工作室。2009年当还羞涩的她亮相武陵山苗歌赛后,一夕之间,苗区人民都知道了这位穿着传统苗服的吉首姑娘。然而在聚光灯之下,她却保持着沉默和低调,正如她遇见我们时,带点羞赧,语气温柔地笑说“好多人啊”。


 幽暗的灯光、裸露的砖石、未经粉刷的墙体和地面、水槽、麻布窗帘、木质桌椅、水缸,这里陈设的一切都有一种原始、质朴的美感。她的工作室里,摆设着亚麻设计的服装和传统工艺的苗服。店内没有导购,只有负责介绍每件物品背后的故事,这里没有打折,但也拒绝店员进行推销。在现代欲望的都市里,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存在。


 10年前,她从一个德夯导游走向聚光灯,几经转折,先后南下广州北上北京,但为心藏了一份设计梦。她心生疲惫,于是,2015年,她离开繁华的北京回到宁静的湘西,在乾州古城租下一间小院,隐匿于人海,投身于“玛汝手工”工作室。


 玛汝手工它崇尚手工制作,一件衣物经历纺织、裁剪、印染、绣花等工序,从设计到成品,需耗费一到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吴廷翠她说对于手作衣服的热爱,源于自己童年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母亲常常为弟妹仨做衣服,缝纫机、剪刀、尺子、布料,构成了她幼时的记忆。

 翠翠说自己是天生具有田园情结的人,长期的农村生活,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自然的种子。十余年来她走访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村,致力于寻访那些逐渐消失的手工艺。“每一次回到田野,接触那些质朴的农民,我都能感受到来自宇宙和天地之间强大的能量场”。

 衣裳绝不仅仅是时尚,她认为手作衣裳是情感和记忆的载体,每一件手作衣裳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家族兴衰传承的记忆史和苗族人的情感史。

 在众人眼里,她在聚光灯里,在嘻嘻哈哈里。吴廷翠不是,她说自己不属于任何圈子,即使身处聚光灯下,她依然沉静如深水。她一直坚信传统服饰背后所传达的是价值观,服装渗透的应该是民族文化和内在的精神气节。从2008年到如今,她的传统之路已是八年踪迹八年心。

【本期部分图片由嘉宾提供,花垣视窗综合,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


猜你喜欢:

1.这是一首让你听之流泪,听之思乡的天籁之音——天籁苗歌

2.【视频】今天,湘西的朋友圈被一位来自吉首的苗族姑娘刷爆了

3.你爱《边城》,但边城不只是凤凰。茶洞,遗世独立,活色生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