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湘西风物】传马说龙的马鞍村

2017-08-05 麻明进 花垣视窗

马鞍村现属花垣县双龙镇、原属排碧乡所辖,处于319国道边,包括马鞍、上排谷美、下排谷美、夯几寨等4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其中马鞍全村有耕地744亩,其中水田584亩,旱土160亩。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包谷、黄豆。1977年农业学大寨期间,排碧人民在本地修建“夯吉图水库”,不仅为本村解决了灌溉用水和人畜用水,还引到乡政府及附近几个村,解决这些地方的生产生活用水。

这马鞍村的马鞍寨有29户125人,相传最早来此定居的是现在9户姓隆人家的祖先。而石贵银十数年反清起义受害后,族人受到牵连,四处躲散,现在石氏12户65人的祖先老林从岩锣投亲迁来。马鞍寨用苗语叫作“排达沟”,系以寨旁一“董达沟”得名,苗族人叫死狗为“达沟”,这里即意为死狗窝坨。据说古时耕牛发瘟,为了避免狂吃牛肉传染给人,把狗都关死在这里。可马鞍村除境内山坡上有一个形似马鞍的石头而得名外,还有几处与“马”有关的地名。

相传八仙之一的曹国舅,在未成仙前曾骑马云游四海,尽量做好事,以便登仙。当年他经大龙洞、小龙洞来到的下排碧一个村落时,夜暮降临,就此一宿,因而下马卸鞍。谁知半夜狗叫,马儿惊慌而跑。天亮了,曹国舅才跟踪马蹄印寻马,向西寻去,走过一条长长的山谷里,看到了在一条小沟旁边,他的马儿正在吃草。他觉得这里水清草嫩,得让马儿好好吃饱,于是就到一棵大树下美美地睡下。当地苗民后来把这一条山谷用苗语叫“夯留梅”,汉语是守马山谷之意。话说当他一觉醒来,哪知马儿又不见了。他哪里找都找不到,急忙继续西寻,后来几弯几拐上到了“排达沟”,再行莲台山下的一个山包上已经很累了,又看到山下田地平坦,一马平川,许是宽阔,思忖着马已丢失,鞍已无用,就把马鞍丢在一个山坡上。后来这马鞍变成了石头,鞍形若现,苗民们就用苗语把这里叫“不梅”,而用汉语就把这个村寨叫马鞍寨、马鞍村。而马鞍的苗民特别珍视这一马鞍形巨石,祖祖辈辈依然很好地保护着它,不让任何人损坏。

这个村的上排谷美寨西与莲台山相连,龙的传说不绝于耳。三千多年前西域连年旱灾,说是五条龙触犯天条不按时降雨,而被玉帝贬于莲台山中。它们初时难控怒气在莲台山东部上排谷美的山林里大闹起来,才把那里的山脉翻乱。恶龙踩踏了一大边山坡,使陷下近百米、方园大闹上平方公里的边缘,至今无法长树长草(苗民称这里为“大戎掰豆”)还不解气,又把盘谷美后山跤出个深潭——夯泔涂,1977年排碧乡组织村民在这里建成了“夯吉图水库”,确保下游的下排谷美等寨农田用水。后来它们虽去莲台山中的三十六湾窝居,而每年五月初五必空出来折腾一番,降下暴雨,向这山区的人们示威。

下排谷美寨的那片水土资源丰饶、阳光充足的田地中间,以前是一条必经通途,边有一排人家,恰似一边小街。人们从吉卫经莲台山,或从花垣下到所里吉首途中,都得停下过夜休息,然后再上路。当时此处便成了人流物流的聚集地,苗民便依此坡马鞍及小街之意,用苗语称为“吉街不梅”,沿用至今。后来在雍正年间,清朝对苗区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人民的统治,还将“吉街不梅”改名为带美称的“排谷美”,并在此地办起了初小。现在这里的小学就称为“排谷美学校”,为人们带来新的欢乐。

【稿源:作者 麻明进,图片:花垣视窗,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 责任编辑:巴洽巴千、阿鹏哥、广林君、吴钧;审核:麻绍辉、石群方;转载请联系编辑并注明出处、版权必究;值班编辑:15174381888】


相关阅读:

【湘西风物】夜郎景韵黄岩村

【湘西风物】古寨十八洞你没听过的传说

【湘西风物】凤凰禾库赶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