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西土家织女织出巨幅土家织锦长卷《甲子顺锦》

2017-08-12 曾祥辉 彭胜南 花垣视窗

8月3日,龙山县惹巴拉,织女们在土家织锦机上(土家凉亭桥上)展示《甲子顺锦》。当日,60米土家织锦长卷《甲子顺锦》下机完成。

织锦经向60米,纬向筘宽160厘米, 60幅传统土家织锦图案与龙山土家织锦标志图案结合。从2016年11月5日上机挑织到2017年8月3日下机,8名土家织锦艺人3班轮换,日夜不停,整个织造过程历时近8个月。据了解,这幅60米的巨制是目前有记录的土家织锦中,单机制作最长(经向首尾连续,不能对接)、连续织造时间最长、用工最多的一幅作品。

60周年一轮甲子。在湘西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庆典之际,龙山县土家族织锦技艺(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土家织女刘代娥,在该县旅游和文广新局的策划和组织下,取民间寓意“六六大顺”,带领徒弟精心制作了60米巨幅西兰卡普———《甲子顺锦》,用最好的土家织锦技艺为庆典献礼。这幅土家织锦巨制,包含了土家织锦的花草、鸟兽、器物、天象、地舆、吉祥如意、勾花、字花等方面的经典图案,全面展示了土家织锦的特点与魅力,是一幅极具代表性的土家织锦大集成力作。长锦制作完成之后,将作为土家族艺术精品在湘西州非遗馆进行展示和保存。

土家织锦,历史源远流长,为我国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传统织锦多作铺盖用,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思为土花铺盖。《大明一统志》称之为“斑布”。宋代称“溪布”、“溪洞面”。土家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它的织造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织机的腰机式织法,把经线全拴在腰上,以观背面,织出正面。

织女们在土家织锦机上展示《甲子顺锦》。

织女们在土家凉亭桥上展示《甲子顺锦》。

展示《甲子顺锦》。


8月3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惹巴拉,非遗土家织锦项目国家级传承人刘代娥(左2)和织女们在织锦机上查看《甲子顺锦》图。当日,60米巨幅土家织锦《甲子顺锦》下机。

8月3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惹巴拉,织女们在织锦机上取下《甲子顺锦》图。当日,60米巨幅土家织锦《甲子顺锦》下机。

8月3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惹巴拉,织女们在织锦机上取下《甲子顺锦》图。当日,60米巨幅土家织锦《甲子顺锦》下机。

8月3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惹巴拉,织女们在土家凉亭桥上展示《甲子顺锦》图。当日,60米巨幅土家织锦《甲子顺锦》下机。

8月3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惹巴拉,织女们在土家凉亭桥上展示《甲子顺锦》图。当日,60米巨幅土家织锦《甲子顺锦》下机。

【稿源:团结报 作者:曾祥辉 彭胜南,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 责任编辑:巴洽巴千、阿鹏哥、广林君、吴钧;审核:麻绍辉、石群方;转载请联系编辑并注明出处、版权必究;值班编辑:15174381888】


相关阅读:

蕴含民族团结、五谷丰登、兴旺繁荣美好寓意的花垣苗绣60米长卷完成

第一次听湘西土家语言,小编已沉迷于其中 日渐消瘦,无法自拔。

【珍贵历史瞬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前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