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西风物】茶峒赶集

2017-10-09 花垣视窗

作者:勤之天空

茶峒现在还是逢农历五、十赶集,又称赶边边场,极具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早上六点,推开窗,浓雾密布,别说是山腰的白塔,就是对面的翠翠都难觅踪影,听得见远近人的说话声,可看不见人影。我嘟囔着:可别下雨啊。

还好,近七点,大雾在逐渐消散。我们出发赶场。

待我们出发时,雾在慢慢消散,翠翠岛显露出它的真容

原始的茶峒边边场就在老街上,随意地找一处空隙,放下带来的四乡果蔬、山里干货,抑或是支起一张案板,烧开滚锅,摆开小凳,就是一家饮食小摊。时至近午,边边场最为热闹,百货土产斑驳杂陈,拔牙理发,修车补锅喊叫声四起,甚至阉鸡占卦,画符辟邪也充塞其间,真个是人声鼎沸鸡鸣狗叫了。近几年,说是为文明经商整顿市容,茶峒边边场已搬到半山的农贸市场,集中经营统一管理,虽失去了许多原始本色,但还是能反映一方的地域风貌。

顺便道上去,两边是农家的楼屋

其实,茶峒镇子就散落在一面小山坡上,农贸市场在山腰,从江边走去大约15分钟时间。在镇街顺山坡一条便道上去,两边是农家的楼屋,顺坡用石块垒起一二米高的墙基,夯土成一块不大的平地,或二三层楼屋,或四五间平房就拔地而起。门框粘对联,门板贴门神,虚掩的大门,传出老人的咳嗽和孩子的啼哭。墙基爬满了藤蔓,开着不知名的野花,有土鸡在底下啄食。

门神

散放的家禽

穿过几条小弄小巷,上到大路,一家人在做喜事。三口铁锅架在路边屋檐下,一个男子蹲在边上烧火;客堂里站满了客人,有不少已占到了路上,他们大多在刺啦啦地吃一种米食。见我们走过,他们竟齐刷刷地看向我们。路面上满是烟花爆竹燃放后的碎屑,红红黄黄一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的呛味。

做喜事人家

水井村委会门外,宣传栏中满是打印的资料,主题是“推行六个到户模式,提高群众自治水平”。看了好久,我也没弄清“六个到户”是什么意思。看来,宣传到哪里都一样:空洞的口号,程式化的内容。

村委会

路上人渐渐多起来,他们都背着竹筐,筐里是东西,筐口横搁鼓鼓啷啷的口袋,里面不是山货就是野味。及至踏入市场内,人声嘈杂,似乎全镇子的人一下子都集中到了这里,让我们惊叹:这山里的人还真是不少呐!

赶集人渐渐多起来

在一排板房前,是一长溜的米摊,米被装在或大或小的蛇皮袋里,卖米的有老有小,袖着手,半弓着背。也许是时间还早,来买的人很少,就连问的也不多。篾制的如蛋形的大竹篓中装的是家禽,旁边栓着一只大公鸡,焦躁地在地上跳跃。有女人围在四周看货讲价。一个男子骑在摩托上,双脚点地,背上的背篓里七八只鸭挤成一堆呷呷乱叫。

卖米

卖鸡鸭

一只小猪后腿被绑,被两个男人吊在称上称重量,一个背篓的女人在打称,旁边是五个围观的男人。

小猪崽

一个简易棚下,五个女人一个小孩在烤火。湘西地处深山,这里的人们都喜欢烤火,不论是街边,还是屋内,都能见到火塘,燃一堆木柴或木炭,人们围着取暖。山地阴湿,尤其是雨天,火带给山里人的不仅是温暖,而且是一种希望,是家乡的一个符号。

随处可见的火塘

和一个烟贩讲价,用5元钱买了30枝卷烟,烟贩笑着告诉我:这是湘西著名的土匪烟。我拿了一支抽,汹辣,有一股雪茄燃烧后产生的烟臭。摊档上有土制的烟丝出售,按颜色从明黄到棕黄一堆堆的形似微型山包。烟贩取一张准备好的白纸,撮一绺烟丝,很利索地现卷了一支,抽后直叫过瘾。还有晾晒过的烟叶,扎成一小把一小把堆着,买回去自己加工。

细切的烟丝

自制的卷烟

奇怪的是,卖蔬菜的倒不多,也许是这里处处是地,自家房前屋后都能栽种,用不着特地去集市购买。有一种拳头状的块茎植物,有糯糯的白色,扎成小把外人误是大蒜,不知是凉薯。但那是脆脆甜甜的味道。

洋薯

辣椒、萝卜,中间是什么

魔芋豆腐,乡场出处可见

不知不觉中,赶集的人流涌动,但似乎多老人,少青年,小伙更少。人们都背着竹篓,挤挤挨挨的,东边看看,西边问问。一些人好像不是来买东西的,他们只是蹲在一起聊天说笑。赶场只是为了相互见个面,也许他们是亲戚,相隔在两座大山里,太多的事情,太多的心里话,边边场就是最好的倾诉场合。

熙熙攘攘赶集人,现多妇女老人

虽然这里是山里,但女人们的穿着也很时尚,短裙黑丝高跟,脑后随意挽一个发髻,走起路袅袅娜娜,别有一番风情。她们也知道有人在看她,于是常常会不知觉地低下头,悄无声息地从你身边走过。

场院内停满了装载货物的车辆。有简易的人力平板车,更多的是机动车,灵活的三轮奔奔车,四轮小货卡,甚至于大货、拖拉机。有好几辆挂“渝”字牌照的,可见茶峒的边边场其影响力还是不小的。

铁器铺前坐着的年轻男子带一副眼镜,文绉绉的,随便撩一眼过往的行人,又低下头翻看着手里的书。面前的货摊上是清一色的铁制家伙,从大大小小的镰刀,菜刀,到砍柴的砍刀、细细窄窄的各式镢头。我操起一把镰刀,比划着砍柴的动作,也许是手臂挥动的幅度过大,男子笑着提醒我注意安全。他的普通话很好听,不带一点湖南腔调,我估计他应该是一个北方人。

铁铺

边边场少不了饮食摊点,面条粉条,米做的绿豆做的,最多的是油锅里煎炸的一种面食,如常见的小蛋糕,松松脆脆,香味扑鼻。还有一种扁扁的三角形状,用粽叶裹着,论个卖,说是糍粑。

很多不知名的小吃。

花垣一带特有的油炸食品(花垣土语叫:单耳)

这种场合自然还有山里的药材,而卖药材的往往又是自诩家传偏方秘方,自吹自擂的满嘴生花。药,就放在地上的几十只布袋中,横横斜斜的纸片上标注着药名,什么野生天麻、杜仲、鸡血藤、贝母、淫羊藿、补骨脂等等,更为叫绝的,干脆就写眼药胃药鼻炎药痔疮药,乙肝转阴药,化结石灵药,手脚麻木抽筋,失眠多梦,腰痛断根,阳痿早泄,林林总总,让人将信将疑。

郎中

药材

两个药材摊的旁边是土郎中,拔牙补牙,跌打损伤,脚钉鸡眼统统包治,带一顶五六十年代常见的鸭舌帽,穿一件油乎乎的皮夹克,正专心地在给人问诊。边上的矮凳上坐了几个卷了裤腿的老人,腿上膝盖上打着针灸。他们相互熟悉地说着家长里短,瘪瘪的嘴唇不住蠕动着。看到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我停立了好久。

精美的大小背篓

满载而归

一处不同于别处的集贸市场,显露出难得一见的茶峒特色,虽然都是零零碎碎毫不起眼,你去赶集相信许多却是你第一次见到的。慢慢悠悠地走去,是一幅幅的画,就像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那幅清明上河图,一轴轴地展现,又一轴轴地隐去,除了惊喜,还有就是难忘。唯一遗憾的是,在茶峒赶集,我竟没有遇到一位少数民族装饰的赶集人。

【责任编辑:巴洽巴千、阿鹏哥、广林君、吴钧;审核:麻绍辉、石群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和商用、转载请联系编辑并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值班编辑:15174381888】


相关阅读:

湘西8县市各乡镇赶集日期汇集 想去苗区赶边边场的收藏了

【湘西风物】赶场麻栗场

【湘西风物】赶集小镇上的苗族服装市场

【湘西风物】木江坪——坐着火车去赶集

【湘西风物】凤凰禾库赶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