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西风物——彭学明作品

2016-01-08 彭学明 花垣视窗


湘西的衣是湘西女人织出来的。漂亮而勤快的湘西女人,忙完地里后,总是坐在织机前,忙个不停。一架架木制的织机,是一架架特殊的钢琴,在湘西的一栋栋小屋里弹奏着乡俚民谣,动听的音乐,飘飞山水民间。一匹匹土布,一块块云锦,就这样从湘西女人的手里织出一种朴素和绚烂。
湘西的衣是湘西男人的脚踩出来的。湘西男人虽然不会写字,却会写诗。为了心爱的女人和孩子,能人前人后穿戴得好看,他们把一整捆一整捆的土布放进染池,用木棍在里面搅,用双脚在里面踩,用石滚在上面均匀的碾压。一面面素色的土布,就有了不同层次的蓝色,浅的是天的颜色,深的是海的颜色,不浅不深的是草的颜色。然后在薄薄的雕刻有许多图案的模板上,把蜡汁溶液灌入模板的空白处,待干后,再用染汁浸染,朴素、淡雅而又美丽的蜡染,就像一条条蓝色的河流,流淌世代人间。

女人捧着这蜡染的布,像捧着男人的一双手或心。贴在脸上亲时,男人一双燃烧的眼就亲着了;捂在眼前嗅时时,男人一身发烫的体香就嗅着了。本是绣花的手,扯了一丝云线在染布上走。走过一朵红红的玫瑰,红红的玫瑰就在染布上开了。走过一对翩翩的蝴蝶,翩翩的蝴蝶就在染布上迎风起舞了。走过一阵阵翠鸟的弦声,翠鸟的弦声就在染布上落座了。稻浪在染布上涌。清泉在染布上流。月芽在染布游。当然,更有爱情在染布上碍口饰羞。

于是,美丽的云裳就出来了。湘西,就到处走动蜡染的风景了。


湘西的吃,闻名全国。凡来湘西旅游过的人,没有一个不怀念湘西的美味佳肴。一棵普通的蔬菜,一碗平常的面条,都会在湘西人的手里变得格外生动和有味。湘西的美味不是贵宾席上的燕窝、鱼翅和鲍汁,更不是豪宴一掷千金的熊掌、龙珠和金粉。是五谷的芳香、奇山的清鲜、秀水的甘冽,是湘西生活中的那一点点酸一点点辣,当然还有一点点苦和甜。
湘西的美食以酸辣为主。不管什么菜,湘西人都要在菜里放一点酸菜和辣椒。湘西虽不像热带雨林那样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瓜果,却有吃不完的蔬菜,为了让那些蔬菜不被浪费掉,湘西人便把白菜萝卜大蔸菜等蔬菜洗净切碎,腌在坛子(记住坛子里不能放水)里,十天半月就能吃了,一年两年也不会坏。山上野生的蕨菜、胡葱、葛藤花,他们也会腌成酸菜。甚至他们还把鱼腌成酸鱼,把肉腌成酸肉。
这样,湘西的每家每户都摆满了坛坛罐罐,湘西的四季和四季的美味,都摆在了湘西的每个火塘和走廊。由于他们把四季和四季的美味保管得那么严实和完好,那让人口舌生津的酸味不会飘散在空气中,只会留在你的胃里和记忆里。炒一碗尝尝吧,那色是那么的鲜那么的亮,那味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妙,吃过后,保证你一想起就口舌生津,保证你会天天感叹,湘西人真行,日子和生活,竟能如此保存!竟会如此新鲜、如此回味无穷!

湘西的辣也是出了名的。俗话说,湖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一个比一个辣得厉害。可湖南的湘西人是什么?湘西人是辣不辣!湘西人没有辣椒就不会做菜。湘西人没有辣椒吃不下饭。湘西5岁的孩子就能拿着一个青椒蘸盐吃生的!

湘西辣椒的吃法很多,有一整个蘸着盐生吃的,有切碎炒吃的,有火里烧后擂烂吃的,有腌  成酸吃的。特别是辣椒在热火灰里一捂,刨出来用手把灰一拍,再用锅铲把子在碗里一擂,拌点盐和蒜头,又香又辣,好吃极了。更多的时候是,在每一个菜里都放一些辣椒。辣椒就像盐,成了湘西人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湘西人就毫无例外地辣出了豪气胆气,辣出了勇气大气,当然也辣出了精气、情气、秀气和灵气。一年四季,那挂满湘西民间的一串串鲜红的辣椒,就像湘西的一幅幅春联,和一面面旗帜,让湘西格外美丽和动人。

所以,无论什么日子,建议你们也都像湘西一样腌一坛酸菜,留住往日留住生活留住美味。再拌一些辣椒,让每天的生活都多一些滋味。
如果说酸辣是湘西饮食的最大特色和卖点,那么湘西的特色小吃则是这特色与卖点里,最迷人的风景线。如果说湘西的菜辣得你不敢下嘴,那就做一个坏人,专拣湘西的软处捏!这个软处,就是特色小吃。我这里介绍几种得到了全国各地广泛认同和推崇的湘西小吃,保证你捏了还想捏,吃了还想吃!

保靖杠子面:杠子面是保靖县最负盛名的小吃。就是湘西本地人出差到这里,也无论如何要吃一碗杠子面。杠子面顾名思义是用一根一尺见长的杠子擀出来的,圆圆的,筷子长,比粉丝粗一点,放上一勺臊子,天下第一好吃。这臊子有猪肉的,有牛肉的,有鸡肉的,还有猪心肺猪肠子和羊杂碎,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酸菜香菜葱姜辣椒还有黄豆之类的自己放,要多少放多少。一般都是吃完了付钱。老板从不担心食客吃了就溜,万一有一个忘了付钱的,老板也不叫,因为食客第二天想起时,会补上的。

苗家醋萝卜:醋萝卜是湘西苗家最负盛名的小吃。苗族人先在火坑边把米汤加一点白糖煨热成一坛酸水,再把白萝卜或红萝卜切成片片,放进坛子泡上两天,捞出来,搅点盐,裹一点用热油浇熟的辣椒粉,那颜色就暗红红的、油亮亮的 、水光光的,吃起来脆生生,凉丝丝,酸中带甜,甜中带辣,辣中带香,男女老少皆很喜欢。


霉豆腐:霉豆腐是豆腐做的。冬天时,湘西人把豆腐切成一个个小四方块,在一个木桶里铺一层稻草放一层豆腐,再铺一层稻草,再放一层豆腐,然后在火坑边用火煨热发霉。霉熟后拌上食盐辣椒粉和生姜丝,就可食用了。如果再在坛子里放些许冷开水泡上十天半月,就更好吃了。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好吃。


腊肉:冬天杀了年猪后,湘西人为了保存年猪肉,就把猪肉砍成五六斤一块块的,裹上盐腌上半个月,等猪肉吃透盐后,挂在火炕上,借用煮饭的柴火熏上两三个月。猪肉就熏干了水汽,黑油油的,硬梆梆的,成了腊肉。三五年都不会坏。做时,需把腊肉皮用旺火烧焦,然后用刀刮去油腻,热水反复清洗,才能入锅。炒着吃好吃,蒸着吃好吃,煮着吃也好吃。其特点是油香扑鼻,却油而不腻;烟香沁人,却不呛鼻。除了腊猪肉,还有腊狗肉腊羊肉腊牛肉腊麂子肉等等腊货,都各有特色,各有其味。

香肠:也是冬天杀了年猪后 ,把切碎的猪肉拌上食盐花椒胡椒和辣椒粉,灌进洗净的猪肠子里,一根根系好,挂在火坑上,借用煮饭的柴火熏上个把月就好了。香肠不像腊肉那么难洗,却像腊肉一样充满了扑鼻的油香和烟香。

这么多了,足以让世界人民过一个春节了。那就不说了,怕你流口水。想吃的话,赶快去湘西。吃完后别忘了问问,湘西人为什么能把平淡而乏味的生活调理得那么丰富多彩?那么津津有味?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湘西的建筑却是唱歌的风物画。在一座座青青的山里,在一条条碧绿的水边,还有一丛丛郁郁葱葱的竹林里,湘西的民居是散落的珠子,遍布民间。由于湘西山高坡陡,林深虫多,比较潮湿,湘西的民居大多是因势利导,依山而建,有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土家族是修的吊脚楼,苗族是修的黄泥屋与石屋。吊脚楼是青瓦木墙,一大半在山上的平台里,一小半凌空悬起,用几根木柱撑着,凌空的楼阁伸出或者是说吊着一排木脚,叫吊脚楼。妙就妙在这吊着的一小半木楼,既是一种建筑的艺术,又是一种实在的享用。说它是实在的享用,是因为它既通风透光,防寒防潮防热防暑,又避免虫蛇的侵袭。说它是建筑的艺术,是因为它像是一本被山风翻开的书,在青山绿水间似动非动;像一只长翅的鸟,蹲在那里似飞未飞。吊脚楼沉默凝定或者说安详的样子,使本很水灵的山平添了一种雅气。灵气和雅气的合二为一,就使这沧桑地脉有了一种文气和霸气。


而苗族的黄泥屋和石屋,则像是一个个民间艺术大师遗落的一幅幅丹青,或金黄,或浅淡,若一本本尚未翻开的码得整整齐齐的摄影书。苗族的民居非常集中,都是几十户上百户的挨成排连成片,且四四方方、小巧玲珑的,朴实而又艳丽。苗族的每一栋小屋,都像是不经意抹的,但却是神笔马良的神来之笔。左一抹,把阳光抹上去了;右一抹,把彩虹抹上去了;再上下那么一勾一描,美丽就抹上去了。远远望去,就是那么一幅百看不厌的画!

也许就从这种居住建筑的格局我们就能看出两个民族些许不同的特性,土家族独立特行,苗族团结自守。但不管哪个民族,只要你来这小屋里坐坐,你都会切身感受到这十万大山里的湘西民风是那么纯那么真那么好!

湘西的行不在远足而在劳动,不在千里奔波的劳顿和疲惫,而在心灵的旅行和自由。是劳动中的歌唱。是行走中的风景。是心灵里纵情而欢快的舞蹈。


勤劳的湘西人,是闲不住的湘西人。他们总是天一亮就扛着锄或犁下地了。身前身后,都是人间最美的风景。山是那样的青幽,水是那样的清澈,天是那样的清明,空气是那样的清纯。他们把明媚的曙色种下去,金灿灿的秋色就长起来。他们把辛勤的汗水种下去,殷实富足的生活就长出来。风吹起来时,歌也往往飘起来。在一片连着一片的庄稼地里,在一山连着一山的绿色海浪里,只要有一首山歌飞出时,就会有无数的山歌此起彼伏。山歌解除了他们劳动的疲惫,也遣散了他们生活的些许烦忧,更多的是唱出了他们心中的欢乐。他们的庄稼是歌声中熟的。他们的爱情是歌声中熟的。他们人生美好的日子,也是歌声中熟的。有了歌声和爱情,有了爱情和甜蜜,他们就有了很多想表达的事,想纪念的日子,于是就有了许多民风和习俗,有了那些让世人羡慕和陶醉的浪漫节日。那些在民间年年跑动的节日和习俗,像是湘西血肉相连的亲戚,一到某个时候,就会一个一个赶着趟似的,争着回来,看望湘西。约定俗成。


第一个来探望的是土家族的调年摆手节。农村的年节都是以农历算的。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湘西的土家族就要盛装打扮,欢庆调年。为过去一年的丰收欢乐喜庆,为新一年的风调雨顺真诚祈祷。


第二个来探亲的是苗族的百狮会。正月初七到十二,身怀绝技的苗族儿女,踩着欢乐的节庆,走下高高的苗山,去以狮比武,以狮会友。最帅的苗哥哥在百狮会上。最俊的苗妹妹在百狮会上。一场百狮会,百对有情人!在湘西,这样燃烧爱情的节日实在太多!土家族的踏花花、踩花鞋,苗族的挑葱会、四月八和赶秋,都是爱的节日!是的,春天的爱在春天种下了,春天的爱就在春天发芽了!秋天的爱在秋天种下了,秋天的爱就在秋天发芽了!湘西人的爱呀,不管何时何地,风一吹就会发芽!

其实,湘西的节日和习俗何止这些?扳着指头,几双手也数不完。你要是感兴趣,就去湘西吧。看看湘西遍地都是的美景,摸摸湘西遍地都是的风情,你啊,肯定会醉在里面起不来!

【摄影:周建华等,编辑:麻绍辉】


宣传湘西民风民俗 直击民生民情


稿件同步刊登花垣视窗:www.0743hy.com

微信公众平台WWW0743HY

版权请联系微信管理员:www0743hycom

投稿邮箱:26255072@qq.com/1397450@qq.com

主编联系电话:15174381888

推广:

点击“阅读原文”或“写留言”进入花垣视窗参与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