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子舞曲+艺术流行”的概念专辑,在国内行得通吗?

电子游牧先锋 丛林电音 2023-01-25



如果要去树立太空科幻电影史上的伟大丰碑,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一定是避不开的作品。

2001太空漫游 (1968)


飞向太空 (1972)

前者的伟大之处在于,库布里克用极具绚烂的视听画面和尼采哲学影响下的交响乐章,大胆地预言了人类从起源到未来的终极命题。

而出身苏联的塔可夫斯基,则是把人类望向浩瀚苍穹的仰望视角,又重新聚焦回了人类本身,对他而言,研究太空终究是要研究我们人自己。

望向太空实则是望向人类内心

但不管是预言终极命题还是研究人类本源,在如今这个人工智能已不再陌生的赛博世界、后人类问题逐渐变得显学的时代里,这些看似遥远的叩问,在今天却又如此之近。

元宇宙、赛博格、脑机接口、虚拟实境、混合现实等等这些高科技甚至是科幻的概念,正在越来越清晰。

脑机接口(Brain Machine Interface)

处在这样一种未来飞速进行和疫情不断的时代下,重思个体与自由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艺术家、思想者的专属课题,也应该是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尝试的事情。


也正是带着对自我与周遭一切的思考,赛博歌姬朱婧汐Akini Jing携手先锋音乐人Chace共同创作,「概念专辑」《永无止境的告别》因此应运而生。

朱婧汐Akini Jing&Chace

概念专辑

《永无止境的告别》

等到正式进录音棚后,朱婧汐带着满脑子的奇思妙想和一堆平时自己爱看的书籍电影,开始和Chace分享。

其中最先谈及的就是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于是整个创作旅程,由此正式开始。


透过他们彼此对艺术的交流和想象,最终碰撞出这一张极具想象力的电子概念专辑。

说到「概念专辑」Concept Album,许多乐迷可能相对比较陌生。


其实大概而言,所谓的概念专辑就是强调某一个主题,然后用音乐作品共同为这个主题服务,更注重整体上的氛围营造,所以最佳的打开方式就是从里到外从上至下完整聆听。

现在普遍认为开创「概念专辑」这一概念的是The Beatles在1967年发行的唱片《Sgt. Pepper Lonely Heart Club Band》,这或许称得上是流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一张专辑。

在这张专辑中,The Beatles的成员Paul McCartney提出了一个「概念」:


The Beatles的四位成员将在这张专辑里化身一个叫做「Sgt. Pepper Lonely Heart Club Band」的乐队,整张专辑的就是这个虚构的乐队的一次模拟的现场演出。

为了体现这一概念,他们在音乐形式、内容、唱片封面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比如专辑封面里的四位成员都穿着Sgt.Pepper的军装。

在这张《永无止境的告别》中,我们也能感知到相似的创作理念。


朱婧汐和Chace将专辑音乐视作一部有起承转合的电影,既是一个整体作者的同时,也像是给每首单曲单独“拍”一部纪录片的“音乐导演”。

电子音乐制作人出身的Chace,也使得这张专辑的电子舞曲元素,比朱婧汐以往的作品更加凸显。

把House、Techno、Breakbeat、Drum&Bass,Synth-pop等多元风格统统都融入到了整张专辑,这注定是一张电音粉也会大呼过瘾的绝佳专辑。

就目前的生态环境来看,环顾整个内地乐坛,类似的高度概念化的音乐作品,兼顾电子舞曲与艺术流行的双重维度,其实并不多见,《永无止境的告别》的出现填补了这块空白。


可以说,朱婧汐和Chace把这次的概念专辑,做成了一个属于他们与听众连接的“多重宇宙”。

9首歌,分别叙述的是发生在三个不同次元的故事。而身处在这些次元的人类、神怪或其他物种,即使彼此无法看见,但却还是可以互相感应到对方的存在。所以每个次元之间,也是有着极其神奇之牵系的。

就像,你可以在专辑某首歌的间奏、采样与歌词里,听见另一首歌的影子。如此有趣的音乐密码,就静待你来逐一破译。

这大概会是一张让你“五感全开”的概念专辑。你可以在享受音乐的四十多分钟时间里,听见一朵花坠向地面的响声,闻得到宇宙间稀薄空气的味道,触摸到一根骨头的质感,体验到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美好……

光是用音乐这件事,两位音乐人就已经顺利打开了我们闭塞很久的各种感官。


就像朱婧汐在个人微博中和大家强调的那样,找一个合适的时间,用一副好一点的耳机或者音箱,放下一切理性的分析,全身心投入去感受这张极具电影感的音乐作品,把9首歌连成不同次元生命故事的循环往复,才能感受到朱婧汐在专辑背后想要表达的“永无止境”。


1. 关于这张专辑背后的创作灵感,除了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还有哪些作品你想和大家分享?


那就再分享一部吧,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不过在配乐上我们的思路是相反的。

2. 在华语乐坛做独立气质的电子流行乐,是一件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吗?给我们讲讲你对今后音乐创作的打算吧。


如果从追求商业成功的角度来说,那确实,但对于个人而言,做从心里自然流淌出的东西,不管最终是被归类独立或是大众,是一件更简单和愉悦的事情。

 

随心吧。

3. 你提到“在歌词创作方面,这次是在写诗,而非写歌词。”,这样的尝试对你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我热爱诗意的表达,不管是影像,文本还是声音,所以有空间让他们融合,对我来说是一件很自在的事。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做这样的结合,当看到一些听众以听传统歌词的角度来评价我的“词”的时候,我觉得很有趣,很多不解的评价经常说,太糟糕了,为什么歌词里会出现这些很白很世俗的句子,而我认为这正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4. 经历过前段时间上海的折腾,你事后有什么样的感悟?


更加关注身心灵状态的可持续性。

5. 新专辑已经上线了,对于那些还没有听到的乐迷,你有什么想对大家特别嘱咐的吗?


如果可以的话,找一幅好一点的耳机,或者音箱来从头听到尾。




猜你喜欢

你说现在音乐粗鄙了,那它们曾经精致过吗?

如 何 改 变 国 内 电 音 现 状?





▼你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