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四件事除了爸爸妈妈,谁也教不了

2017-10-12 育儿团


  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父母更接近这个崇高的角色。

 

  总能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的话:“我们管不住,到学校去就好了。”这类家长总以为管教孩子是老师的事,老师教的好,孩子自然能很好地发展。

 

  更有些家长会抱怨:学校总要求“家长陪着孩子阅读”“家长多辅导孩子写作业”,家长把这些都做了,要老师做什么?

 

  其实这是家长认识的误区和对孩子不负责的表现。




  从教育的广度来说,父母对孩子重在“育”,养护孩子;学校、老师重在“教”,传授知识。


  一个孩子先成人,才能成才。就像培养花草,首先要保证的是它健康、发育正常、根基稳固,其次才是观赏性、净化空气等附加价值。


  从教育的量来说,孩子是父母唯一的培养对象,彼此之间的亲密度和相处时间是老师比不了的。


  而到了学校,老师面对的是一整个班级的学生,精力有限,每一位孩子身上的特性和生活细节是老师难以顾及到的。

 

  家长的教育才是孩子能否成人成才的关键。下面这几件事,没有谁可以代替家长教给孩子:

 

1. 塑造健全的人格品性

 

  一个孩子在学校遵守纪律,成绩优异,基本就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很少能够深入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看到一则新闻标题为“小孩子的恶有多可怕”,报道中尽是数年间在国外发生的数例鲜血淋漓的儿童杀人案,让货车碾压尸体、把2岁小孩折磨致死、杀死邻居家孩子······

 

  上述只是一部分极端案例,生活中也不乏“熊孩子”酿成的大祸,把火锅端起来往女孩头上淋、把小女孩带到天台推下致死······

 

  孩子本是天真烂漫的个体,可是一旦在这样的年龄出现人格上的缺陷,就像一株长歪的树,后天再也难以扶正。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格外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人格塑造的最关键因素,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家长应当从情感和规则这两个方面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品性。

 

  情感方面,多注重亲子间的情感交流,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做到更加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积极疏导,让孩子拥有一颗开放、乐观的心。

 

  另一方面,规则的缺失会导致孩子出现很多品性上的问题,自私冷漠、冲动暴力,严重危害孩子心理健康。


  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时建立明确的规则,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溺爱不包庇,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2. 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且具有反复性,这些特征决定了仅靠在校的那些时间里老师的管教是远远起不到作用的。


  父母自身行为的影响、充满耐心日复一日的引导和纠正坏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培养出伴随一生的好习惯。

 

  首先家长要关注自身的行为,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其次,从饭前便后要洗手、早睡早起等生活习惯,到做事有条理、遵守交通规则、尊老爱幼等行为习惯,再到有益孩子一生的阅读习惯,这些好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的榜样作用和不厌其烦的引导。

 

  从生活中的细节着手,一步一步地纠正孩子坏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坚持下来,自然而然会自觉保持这些习惯,受益终生。


 

3.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着巨大的潜能,然而书本上的知识、学校的教育普遍针对所有受教育的孩子,没办法着重发展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而耽误了孩子某方面的天赋。

 

  有些父母看到别的孩子书法好,就让自己家孩子苦练书法;听某个专家说学好英语多么有用就赶紧给孩子报个英语培训机构。其实这样是盲目的,教育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钢琴前的笨蛋也许是画布前的天才。

 

  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只有父母平时多用心观察孩子、从孩子的行为深入理解他的深层动因,才能发掘孩子的天赋所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培养,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

 

4. 内心长久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爸爸妈妈相爱,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一种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才能带给孩子内心充足的安全感和持久的幸福感。

 

  这种感觉是孩子成长的源动力。有了这股来自家庭中强大的力量,孩子才会获得自信与勇气,在成长的路上即使遇到挫折,这种强大的幸福感都会给他以抚慰和支持,帮助他重新振作,走得更从容、更坚定。


  宋庆龄在谈到家庭教育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大环境。学校对孩子的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教育孩子,是家长的终身事业,谁也替代不了。

长按关注我们吧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本文由“钱志亮工作室”授权转载,ID:qzlgzs。

编辑:彭颖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