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科技创新的光明高质量发展路径是怎样炼成的?答案在这里
光明行政区成立之初,全区尚无一家高端科研院所,而如今深圳湾实验室入驻,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中心)二期等重点科研机构即将落地;辖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千家,增速位列全市前列,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自2019年3月成立以来,光明区科技创新局积极抢抓时代发展机遇,擘画发展新蓝图,以高端科研机构平台落地建设和过渡运行为抓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奋力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宏伟目标扎实迈进。
▲光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短短两年的时间
光明科技创新能力“突变”
创新创业成果正在“裂变”
船到中流浪更急
风正潮涌,自当扬帆破浪
人到半山路更陡,任重道远
更需快马扬鞭
展望未来
光明区科创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在光明行政区成立两周年的新起点上
将进一步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
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
为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和深圳北部中心贡献力量
一、国高企业发展方面
截至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85家,同比增长30.2%,近三年年均增长44.6%,增速全市排名前列;全区规模以上企业578家,其中工业企业554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5%。同时,加大国高企业培育力度,初步建立全区2020年国高企业培育库,目前在库企业677家
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
全区建成90个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47个、市级38个,涉及六个行业领域,分别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生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
三、企业研发投入方面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2019年光明区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全部)资助12921.3万元,同比增长23.5%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加快基础科研设施建设落地
光明区针对不同项目不同需求
“一院一策”协调解决各类建设问题
推动项目争分夺秒加快建设
据悉,光明区首家省级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一期已于6月18日顺利入驻,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确定选址和装修方案,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中心)二期已明确建设模式、具体选址等工作,光明区基础科研实力将迎来质的飞跃。
打造高端中试基地和科技服务机构,动态跟踪重点项目清单,全力争取更契合光明科学城重点产业布局的中科院直属院所。目前,中科院精密测量技术与创新研究院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梳理形成市级部门布局的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清单,根据市级主管部门制定项目落户时间表、路线图,科学、有序推动重大项目落户建设。高效推进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项目建设。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
是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关键起步期
光明区对标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
以光明科学城建设为核心
积极编制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将为光明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行动指南
加强未来光明科学城发展顶层设计
目前联合课题组正在加紧修改
完善相关课题研究
2019年9月出台包涵“6大专项、19个类别”的《光明区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从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平台三大“创新供给侧”重点发力,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充实“1+4+N”政策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四梁八柱”,支撑高质量发展,为科技企业在不同阶段给予最大的扶持。光明区还将于近期印发“光明区3+1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产业和特色服务业在光明区发展壮大,推动产业体系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针对现行众创空间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完善《光明区众创空间暂行管理办法》和《光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暂行管理办法》,制订《光明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与管理办法》,出台《深圳市光明区众创空间管理暂行办法》《光明区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暂行)办法》《光明区科技创新产业园认定与管理办法》等一揽子政策。
区科创局大力鼓励企业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2019年光明区科技型企业研发
投入(全部)资助12921.3万元
同比增长23.5%
全区5亿元以上大型工业企业
建立研发机构54家
覆盖率实现100%
据了解,光明区2019年经发资金科技口总盘子达到历史新高2.3亿元,通过事后补贴和奖励的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科技创新主体租金、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创业活动予以资助和补贴支持。截至目前,2020年完成支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助472项(次)共8930万元、人才载体认定资助3项(次)共60万元、民办学校创客实践室建设资助3家民办学校共90万元,共计资助项目478项(次),资助金额9080万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以光明科学城为依托
依据科技企业创新需要
截至2020年上半年
光明区已建成90个各级各类创新平台
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47个、市级38个
涉及六个行业领域
分别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
生物生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突出
科技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以光明科学城战略需求为核心
搭建区科技金融在线服务平台
实现科技金融业务线上化操作
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20年上半年
积极开展组织4场
光明区助力科创企业发展系列线上直播活动
主要宣讲科技创新若干措施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惠企政策
与银行拳头惠企产品
举办4场“智汇科学城”光明区
助力科创企业发展系列投融资对接会
拓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企业融资渠道
▲光明科学城科技创新联合会科技园区理事单位授牌现场。
产业用房不断补充拓展。根据《光明区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暂行办法》,为科研院所提供坚实空间保障。光明区现有创新型空间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建成约28万平方米,待建约13万平方米)。其中,深圳湾实验室、中国计量科学院技术创新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过渡校区等各类落地机构(平台)占用面积约18.27万平方米,微生物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等一批正积极争取落地的项目占用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下一步,光明区还将不断整合光明片区用地空间,大力推进“腾笼换鸟”,为创新资源集聚夯实空间基础。
据了解,区科创局前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辖区11家新型科技园区,收集并梳理各科技园区招商运营状况及产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制光明区产业联盟方案,大力推动产业联盟建设进展。2020年9月16日,光明科学城科技创新联合会正式成立,将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吸引国际高端创新要素落地光明,促进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助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同时,光明科学城科技创新联合会还将不断深入研究科技企业从创新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特点,链接国内外顶尖专业机构优势资源,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市场化各类专业服务,解决科技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助力光明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持续壮大
截至目前
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85家
同比增长30.2%
近三年年均增长44.6%
增速全市排名前列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578家
其中工业企业554家
(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24家)
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5%
同时
加大国高企业培育力度
初步建立全区2020年国高企业培育库
目前在库企业677家
▲光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稳步推进众创空间载体建设提质增效。截至8月底,全区共认定16家区级众创空间,其中省级2家、市级2家。成农众创空间申请成为光明区首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创建金新农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全区众创空间总面积约3.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75家、创业团队77个、创客26人,载体面积和创客数量均大幅提升。
持续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成功举办第三届和第四届光创赛,两届比赛一共吸引1804个项目参赛,光明区本土企业成绩突出,多个项目经光创赛选拔后被推荐至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并多次斩获大奖。
在光明区成立两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
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
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让科技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
奋力谱写光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内容来源 |宝安日报
编辑 |李可
校审 |赖飞扬 陈圆圆 洪俊佳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