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党史·光明足迹(八)| 光明进步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深圳大地处处擎起抗战旗帜

深圳光明 2022-05-11


适逢建党100周年之际

让我们一起走近

“百年党史 光明足迹”

寻找烙印在光明的党性基因!



开栏语


五月的深圳阳光正烈,在梅坳山麓、白花河畔,光明区白花洞革命烈士纪念碑静静矗立,两旁松柏青青,一面红旗雕塑似乎在迎风而舞。1938年12月,中共东(莞)宝(安)县委在这里成立,是羊台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后勤基地。


由于地处宝安、东莞两县交界,光明地域成为东宝两县党组织的活动中心。在那段英雄的岁月里,一批批光明青年志士从这里走出,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深圳地区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掀起了参军参战、团结抗日的热潮,抗战形势进入高潮。


百年回眸,正道沧桑;高峰遥看,路在脚下。今天,光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史志办、区党群服务中心、绿色光明网和宝安日报特别推出“百年党史·光明足迹”系列报道第八期《光明进步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深圳大地处处擎起抗战旗帜》让我们穿越时空栈桥,追寻光明红色足迹,透过往昔峥嵘岁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弘扬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其转化成为我们赶超奔跑、追求卓越的强大精神力量。





光明区白花洞革命烈士纪念碑。





光明地区党组织得到恢复


白花洞青年身影活跃在抗日救亡运动中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1938年5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指示,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成立,领导东莞、宝安、增城等县党组织。同年10月下旬,“中共东宝边区工作委员会”成立,进一步加强对广九铁路沿线东宝地区人民抗日斗争的领导。12月下旬,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在光明白花洞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将县委改为中共东宝县委,辖东莞、宝安和增城县部分地区党的工作。


白花洞村。


与此同时,在“抗战教育实践社流动工作团”影响下,光明白花洞青年周来友接受黄木芬教育,积极参加中共党组织开展的抗日救亡文化教育和农民运动,并成为当地农民夜校和群众组织的主要领导人。


1941年五、六月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派民运队员曾文、赖子行、杨彩萍到光明白花洞、观澜大水坑、库坑等地活动,先后发展了周来友、曾安、黄瑞粦等人入党。周来友与一起入党的曾安、黄瑞粦组织成立观澜乡首个党小组,周来友任组长,并先后吸收谢林海、徐马连、周明安等人加入党组织。至1945年春,观澜乡党员达15人。光明革命先驱周来友领导地方党组织同日、伪、顽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1944年11月,根据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指示,建立中共路西县委,辖广九铁路以西的宝安、东莞等县地方党组织,县委所在地先后设在松岗燕川村和光明地区公明水贝村(下村)。次年5月,公明圩、楼村、水贝村(下村)为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的中共路西县委宝二区委所辖。


这时,随着中共东宝县委、东宝边区工委、中共路西县委的加强领导,以及以光明革命先驱周来友为代表的一批进步青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光明地域党组织不断得到恢复和发展,为贯彻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发展人民抗日力量,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深圳抗日民主政权建立


光明水贝村发出

团结抗日《告全区人民书》


图为大革命时期的深圳地区示意图。


1943年底,日军打通广九铁路,抗日游击队活动范围被分割为铁路以东和以西两个地区。随着人民抗日武装的壮大,解放区的扩大和逐步巩固,需要有自己的政权开展地方工作,需要有巩固的根据地为依靠,在解放区普遍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条件也已成熟。


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


1944年1月至3月,宝安县第一、二、四区抗日民主政府纷纷成立。在区、乡抗日民主政权基本建立起来的基础上,根据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决定,同年7月1日,路西区解放区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东宝行政督导处在燕川村泽培陈公祠成立,督导处所在地先后设在光明楼村、水贝村、宝安燕川村,同时颁布施政纲领,公布43个抗日民主政权的成立,下辖10个行政区,先后成立了9个区政府,其中东莞县5个区,宝安县4个区。宝安县第二区政府所在地设在公明圩(属光明地区),辖沙井、松岗、燕川村、楼村、水贝村、周家村、公明一带。


1945年4月10日至13日,东宝行政督导处在光明水贝村召开路西国事座谈会。到会代表共248人,既有各阶层的知名人士、农工兵学商人士、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又有各人民团体代表,还有宗教界代表和国际友好人士。会议其中一项重要决定就是发表告全区人民书,动员全区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争取最后胜利。


水贝村(现公明下村)今貌。


随着路东、路西国事座谈会的相继召开,深圳地区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掀起了民主建政、减租减息、拥军优属、建立农民抗敌会、动员广大农民参军参战、扩大武装力量的热情,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夺取深圳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各抗日根据地发展起来后,加快推动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培养革命骨干刻不容缓。



下一期我们将带来

东江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战时中学

——东宝中学的诞生

敬请关注~



内容来源 |光明融媒 绿色光明网 宝安日报

编辑 |关嘉晖 麦泳妤

校审 |赖飞扬 陈圆圆 洪俊佳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爱我请给我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