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营商环境获奖啦!光明区是怎么做到的?

深圳光明 2022-05-11


近日,光明区在

“2021年度百万商事主体眼中的

深圳营商环境调查”

评比奖啦~



获得营商环境创新奖

光明区都做了什么呢?

一起来看看吧~


成立行政区几年来,光明区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GDP增速稳居全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企业数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规上、国高企业双双突破千家,成为深圳增长潜力最足、发展势头最猛的板块之一。


营造高品质产业空间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自行政区成立以来,光明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近3年来每年都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连续两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印发《光明区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方案》《光明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光明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若干措施》《光明区招商引资项目引荐机构奖励办法》等,累计推出230项改革举措




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


12月18日,光明区委书记、区长蔡颖带队调研合成生物产业园区,深入了解企业的落户、研发生产等情况。此次调研的恒泰裕·华南医谷生命科学产业园,系光明区首批认定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也是光明科学城生命健康产业先行示范特色产业园。


该园区聚焦前沿生命科学技术,与区科发集团联手打造“光明动力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共同打造“合成生物产业园”,并构建四大产业运营服务体系,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引进赛桥生物、香港相达生物等多家生命科学企业。


恒泰裕·华南医谷生命科学产业园


近期,光明区已选定卫光生命科学园、恒泰裕华南医谷等10大优质产业园并挂牌光明区特色产业园创建园,积极推动符合主导产业类别的优质产业项目落户园区,打造高品质特色产业园,满足相关产业集群发展要求。



中远期,整合公明、马田、玉塘街道6个平方公里级连片产业空间资源,以市级产业集群生产工艺需求为导向,“定制化”建设“工改工”项目建筑单层面积、承重、跨度等,打造高品质连片产业园区,为市级产业集群量身定制产业空间。


营造一体化创新创业链

为科学与城相互融合赋能


坐落在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近一年来吸引国内外数十家合成生物领域高技术企业入驻。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平台,推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科研人员和初创企业“楼上楼下”共事,打破产业孵化时间壁垒,建立“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这一模式也被称为科学设施建设“沿途下蛋”模式。



光明区将“沿途下蛋”作为发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优势的基本导向,推动创新与产业转化深度融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聚集,主导格局初步形成,为现代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科学装置的引领和磁吸效应以及光明区“沿途下蛋”产业发展新模式,正推动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



目前,光明区集聚科技创新平台100个,辖区企业总数量超6.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4家,拥有年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5.5%;经济总量步入千亿级,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力争到2025年,光明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自主品牌的百亿级龙头企业达8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60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3家,上市企业超过50家。


营造一流的人才环境

为城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据悉,为全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光明印发了《光明区关于进一步实施“鸿鹄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推行领导干部、人才服务专员、行业专家共同联系服务一位人才的“3+1”模式,成立光明科学城人才服务工作站,提供业务咨询经办、政策宣讲等一系列人才服务。同时探索“科学城人才信用办”,提供293项“先信任、后审批”的信用办服务,有力简化人才办事手续。


2021“万名博士聚光明”活动


这几年,光明的人气越来越旺,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109.53万人,10年增长近130%。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以年均61.2%的速度增长;累计引进、培养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超过1000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9人。


接下来

光明区将继续扎实推进

人才政治引领、政策优化

精准引才、贴心服务等各项工作

以最优的人才沃土汇聚天下英才

让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同频共振


营造高端的配套环境

为深圳北部中心建设赋能


企业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环境走。吸引高素质人才入住光明、扎根光明,优化配套设施是关键。



教育方面

8月28日,光明区举办5所学校集中交付仪式,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凤凰城实验学校、玉律学校、东周小学和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集中交付,将提供公办义务教育学位9180个、公办高中学位2100个。3年来,光明区新、改扩建学校(高中、中小学)21所。2021年,提供学前教育学位约3.5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约9.4万个、高中学位约1.3万个。




医疗方面

去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工程开工,该项目紧邻光明科学城,规划床位3200张,加上一期的800张床位,医院设计总规模为4000张病床,是华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医院。落户光明区的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项目总床位3000张,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医院建设项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住房方面

光明区是深圳的人才保障房最大供给区和建设区,推出了人才优先、科学家优先的住房保障机制,至今已累计筹集建设公共住房34620套,已建成人才保障房1.6万余套。


安居鸣鹿苑项目效果图



文体方面

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科技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和光明书城等文体设施将构建起“十分钟文化圈”,赋能光明区更加宜居宜业。




交通方面

随着地铁6号线的开通、赣深高铁的通车,光明城高铁站纳入京九高铁大动脉,光明区交通内外通达能力将大为提升。未来,光明区还将继续打造战略通道,推动深莞增城际、深广中轴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构建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建成轨道6号线支线、6号线支线南延段、13号线北延段。到2025年,投入运营轨道线路达到3条,远期运营轨道线路达7条。


光明区营商环境改革都有哪些亮点

用6个案例告诉你


案例1

“秒报秒批秒证”三位一体 实现政务服务全流程“秒”办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点击视频快速了解“秒证”


案例2

光明“民声云”:大数据解决群众小烦恼

推动“智慧光明”“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整合市“12345”政务热线、区长热线等5个渠道,创立了“民声云”政民互动新平台,探索以服务智能化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案例3

开展“精准智享”改革 助力“被动审批”变“主动服务”

全市率先探索民生事项“精准智享”,创新“主动、精准、智能化”服务模式,从群众需求出发,精准匹配政府补贴政策,让企业群众轻松一点,就能享受政策红利。


击视频快速了解“精准智享


案例4

推出“科学城人才信用办”服务 营造优质高效便捷人才服务环境

全力支持光明科学城人才发展,首创高端人才白名单制度,打通市区人才政策,营造适合高端人才的配套服务环境,汇聚国际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


击视频快速了解“科学城人才信用办


案例5

光明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案例

为企业提效,提前完成建设项目开工前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前置性评估评审工作。替企业减负,节省办理水土保持行政审批所需相关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案例6

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

建立群众诉求服务“举区体制”,实现“全口径”化解矛盾;建设四级群众诉求服务平台,在“家门口”解决群众烦心事;整合一支队伍,实现矛盾纠纷“零排放”;搭建一个智慧化系统,使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不过夜”。


光明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资料图片)



内容来源:深圳商报 绿色光明网

编辑:麦泳妤

校审:赖飞扬 陈圆圆 洪俊佳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探光明 | 寻找城市喧嚣中的那一处静谧……
② 一个字“绝”!光明区2022新年音乐会璀璨上演
 这些“高科技”估计要火!一起“云”逛高交会的光明展区……

赞一下你最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