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架起创新成果“转化桥梁”!光明区推动中试与创新链产业链同步发展

深圳光明 2024-03-13


2月2日

南方日报刊发报道

《架起创新成果“转化桥梁” 光明区推动中试与创新链产业链同步发展》

聚焦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

一起来看看吧~




在光明区公明街道西田社区的青山绿水之间,有一处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园区,这就是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中试转化基地,去年已启动建设。在光明区新材料中试转化基地,16家入驻的新材料专精特新企业打通研发中试生产关键环节,协作共赢,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一批中试平台的加速建设,支撑起光明区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试是将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

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光明科学城已日益成为大湾区

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

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

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

成为大湾区以科技创新

带动产业创新的主战场


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布局,光明区规划了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5大未来产业集群,并坚持需求导向和场景牵引,健全服务平台体系,创新发展中试产业,优化中试发展生态,促进中试与创新链、产业链同步发展,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满足企业所需推动集聚发展


落户卫光生命科学园的中科阿尔诺(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阿尔诺”),创建了合成生物学研发实验室、光明区最大的吨级合成生物发酵平台和完整的规模化标准化合成生物中试生产线加速了“科研—转化—产业”的步伐




在光明区,既有像中科阿尔诺这样自建中试生产线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在中试小试、检验检测等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加速集聚、打造了一批市场化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从电磁安全技术源头提供一站式质量解决方案与技术保障的华检检测光明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





高超10米的巨大厂房内部,被分割为一间间实验室,包括汽车电子、医疗设备、通信等门类,可以完成空间辐射、传导辐射、工频磁场等测试及国内外产品认证。这里还配备了一间造价高达1500万元的十米电波暗室。


每天,带着产品而来的企业工程师,与实验室工程师一起,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共同完成对产品的“体检”,现场发现问题并倒推成因,提供解决方案




该公司总经理祁辉表示,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如果自建中试实验室,不仅投入成本高,还容易出现空置现象,“光明区集中力量打造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吸引了产业链上很多上下游企业。我们作为第三方检测平台可以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转化效率。”


正如祈辉所言,聚焦产业链发展痛点,实现强链补链,既是企业所盼,也是产业所需



智能传感器产业是光明区重点打造的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按照相关规划,光明区承担着打造深圳智能传感器“中试熟化与产业示范区、产业集聚发展先锋区、核心技术重要策源地”的发展重任。截至目前,全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企业数107家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


为了让智能传感器产业耦合更加紧密、衔接更加有机,光明区落户了大湾区首条MEMS中试线。该中试线具备热电堆、MEMS压力、MEMS麦克风、MEMS惯性传感、微流控和微振镜等6大工艺平台,满足大部分传感器芯片工艺开发和中试流片需求,帮助相关中小企业实现从MEMS工艺研发、中试到小规模量产的无缝对接,降低初创公司的创业风险和资金压力,助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副总裁、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朱佳琪指出,中试线是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部分,但相比其他行业,智能传感产业中试线需要极高投入,单一企业很难自行组建,“光明区的中试线落成,可以作为一个重资产投入,吸引越来越多相关企业到来。”




打造中试园区组建研究平台


新材料被誉为产业的“粮食”和科技进步的基石


光明区重点发展以新型显示材料和5G关键材料为重点的电子信息材料、以锂离子电池材料为重点的新能源材料、以二维材料为重点的前沿材料等细分领域。目前,全区新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规上企业439家,其中上市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47家


中试转化作为推动新材料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必经环节,旨在形成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性比的材料产品,占整个科技成果转化历程近60%。在新材料产业集群壮大的背后,是光明区对新材料中试产业化的积极探索。


光明区新材料中试产业化基地是全市首个新材料中试转化基地,聚焦新材料研发成果的中试验证及转化的前期阶段,打造新材料成果转化产业生态圈。这里有新材料中试转化需要的专业化产业空间,包括层高(4.5米以上)、承重(750公斤以上)、“三废”处理、园区整体环评等综合配套,可大幅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投入成本。





深圳绚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绚图”)是入驻基地的企业之一,从事环保水性特效涂料、新型纳米材料及其他环保水性产品研发生产。绚图创始人林海晖表示,中试实际上要打通原始技术的局限和客户的性价比上限要求,打通研发中试生产,正是新材料领域的初创企业获得飞速发展的成功要素。


另一家入驻企业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善柔科技”)专注于新能源和显示领域的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在其中试车间,有一口半球型直径不到半米的“反应釜”。半锅纳米银线试剂的配量,可以生产约十卷纳米银导电薄膜。这些看似跟普通透明塑料没什么两样的膜,市场价可以卖到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善柔科技董事长甘堃介绍,企业在中试基地有两个中试车间,既可以满足中试要求,也可以完成小批量生产供货,“未来,我们将会有4到5款核心的材料,力争每款材料都做到行业头部地位。”




在中试基地,企业间交流密切、产业链互补性强,多家企业已在园区找到合作伙伴,组建产业链创新联合体与大型央企国企签订合作协议,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据估算,园区企业估值超过40亿元,园区2023年产值约4.6亿元。园区企业重点聚焦200多项国家“卡脖子”材料研发及中试产业化,其中已经有5项实现国产化替代。




值得期待的是,光明新材料中试转化研究院正在孕育诞生。该研究院将联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深圳重点产业关联核心材料,对接欣旺达、贝特瑞、华星光电、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发展所需,梳理关键“卡脖子”材料和技术方向,面向全球招募中试转化团队,力争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影响力、创新力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平台。




实现创新联动服务“沿途下蛋”


2023年4月27日,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上,光明科学城向全球发出设施开放共享邀约,推动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9大设施全部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开放共享。这些大科学装置兼具研究平台与产业平台属性,不仅将高水平开放共享,还将搭建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的一流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有机联动。



搭建起高质量科研成果和产业化之间的“转化桥梁”——中试平台,关系到光明科学城能否真正闯出一条“沿途下蛋”科研经济新路,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系统性谋划

大手笔规划

高标准推进

依托高度密集的大科学装置和科研院所

光明区正加速建设一批

中试平台、验证基地




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中试转化基地项目紧邻大科学装置集群核心区,南侧为南科大高等研究院,北侧靠近铁坑水库。项目参照半导体芯片厂房标准,同时也兼容科学城多种高标准科研工艺,充分考虑产业方向、功能配套和工艺需求等因素。项目建成后将与核心区内的鹏城云脑Ⅲ等大科学装置,融合互补发展,形成双向、互通的创新科技生态。





按照“需求导向、长短结合”思路

光明区将分步建设

光明国际转移转化中心

联合高校、企业

打通概念验证、中试放大、

成果转化等前端技术转移转化脉络

推动形成前后贯通的成果转化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集聚转化效能,2024年,光明区将加快推动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开工建设并于年内试运营,打造自动化生物制造中试放大及药品生产质量GMP认证等六大转化支撑平台。高水平运营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兰兽研深圳生物制品前沿创新中心,支撑生物科技源头创新和产业转化




光明区还将加快启动光明科学城科技创新集群整体规划建设,整备了2.6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用地,将集中布局大院大所、重点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研发总部、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小试基地、科技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交易等平台资源,打造全要素综合型科研转化通用平台,集聚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和服务,搭建虚拟科研网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吸引光明科学城、大湾区乃至全国全球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成功转化、走向应用,努力打造前沿技术开放创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交易转化试验地。




内容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麦泳妤

校审:靳峰 陈圆圆 谢燕丽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① 代表委员关注光明科学城!提到了这些……


 去虹桥!拍视频赢大奖!


③ 稳中提质!光明最新经济数据出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架起创新成果“转化桥梁”!光明区推动中试与创新链产业链同步发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