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老师:六妙法门,望善自参证之。

2016-05-04 怀恩书社


六妙法门

文│南师怀瑾先生

来源:迦陵仙音博客

编辑排版:怀恩书社


禅修为渐修法门,一切佛法大小乘皆由渐修而来。所谓的顿悟法门也须由渐修而来。尤其在末法时期的众生,福薄智浅,更应该重视渐修法门。而渐修是由心地法门起,心法的修持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对外包括做人处事,对内属于心性涵养及如何变化气质,迈向菩提正道。因此,论修持除了于禅堂的静坐之外,更是要注意到为人处事方面,如果这些做不好,即使功夫到了,也是外道、魔境。

 

再说:大小乘的法门不离十念法,十念法中的念安那般那为一切修定法门之共法。而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又名小止观)也是念安那般那的一种。同时也是修证菩提道果之简要法门。

 

六妙法门包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一、数

 

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所谓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间,叫一息,也叫一念。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因为凡夫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数息等于是打鱼拉网,慢慢收,心收拢之后,一到心无散乱时就不要数。如果再数,则是头上按头,多此一举。不用数之后即须随息,若强再计数,便是自增妄想。至于计数的方法,大致分为下例三种:

 

1、由一数至十,再由十倒数至一,如此反复,做到呼吸时只有数字没有其他杂念。(1、2、3......10、9、8 ......2、1......)。


2、由一、二......按次计数下去,数到最后,这中间并没有杂念妄想,数字并没有差错,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1、2、3、4......99、100......)。


如果在数息中同,岔入其他妄想,又须再来从头数起。

 

3、数息分两种即数入与数出。数入乃按呼吸之吸时计数。数出乃接呼吸之呼时计数。体弱多病者宜修数入息。血气旺盛,欲望多者宜修数出息。

 

数的过程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数了,即进入随。

 

静坐数息时,呼吸自然,身体要放软,不要练气功(此非佛法的心行法门),耳朵回转听自己呼吸。如在闹处修,听不到呼吸声,便用感觉来听。

 

此时至少有三处用心,一为感觉不好或好,二则听呼吸出入息,三于计数出入息时,须注意如有妄想则重新计数。因此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此言不虚,例如拿笔写文章,半天未落笔前,不知多少念头妄想产生。然而一旦灵感来时,则运笔如神。光速尽管快,还是不如念速快。西方极乐净土,固然离我们那么遥远,但一念之间,屈伸臂顷,即到莲池。

 

庄子讲静坐。如表面像似静静的坐在那里,事实上,内部心念,在开运动会、讨论会,此即所谓“坐驰”。真正的禅定功夫,必须达于“坐忘”。即忘了身体,忘了一切,才是定。

 

数息过程中,身心会有变化,常会发现病症,这些疾病潜伏在体内,经由修持才发觉。数息功夫好,自然祛病延年,身心康乐。

 

二、随

 

数到了息就不要数,于是进入随的情况。此时即如后世道家所说“心息相一”。心念与气息如同盐与面粉结合成一体。心念仿佛是探照灯,气息如飞机,飞机飞到哪里,探照灯就照到哪里。如庄子所说:“常人之息于喉,至人之息于踵。”此时心息相依,气息一吸即到足,产生轻快之感,不想下坐。但还未到禅定之境。即身上快感升起,对于发大财,做皇帝,男女之欲似乎已不再需求。然还未能达到如《楞严经》所描述的乐化天对于男女性欲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之境地。

 

三、止

 

息灭之后即止,如密宗的宝瓶气。息也灭了,杂念也停了,称之为止。止通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定于禅学里为共法,因此学佛的人,必须做到“外道会的我会,我会的外道不会”。如此才能方便度众。

 

此门修法可以祛病延年,此身虽为四大假相,但无它也不能证道。因此对四大的调和非常重要,如麦克风必须用电,才会产生扩大传声之作用。止为定之母,功夫到了止,下去就是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则神通自然具有。因通由定发,但如《法华经》中所说:“父母所生眼,能观十方界”。“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不是少定小神通之境界。

 

四、观

 

观,即观察妄惑,达观真理。到了止,不修观,则与外道相同。佛法之异于外道者,在于般若慧。慧从何来?从起观与修观而得。如何起观与修观?必须研究慧学,如“唯识”学所讲述的,即属于最高智慧的观待道理和证成道理。

 

五、还

 

观之后为还,还,就是回转之意。回转到法身,般若,解脱。法身,乃心念清净的属体。般若,是圆满无瑕的属相。解脱,为千百亿化身的属用。“法身、般若、解脱”三样平等具足,即称之为还。例如对人、对事、对物的执着,则非解脱。如白痴虽然形似解脱,但却绝无慧知。如非白痴,于得失,是非,人我之际,了无挂碍,如人辱我,欺我,不因此而生气,反生悯慈之心,即渐接近般若解脱,清净法身的境地。

 

六、净

 

还之后为净。此是真正的净土。即如净土宗的唯心净土,清净法身。

 

以上六项,简略说明天台宗的六妙法门。

 

七、一念之间即具备六妙法门

 

若已做到了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则可一念之间具足六妙法门。止为定之母,定为止之果。观为慧之母,慧为观之果。六妙门中前三步,一数、二随、三止属于定学。后三步,四观、五还、六净,则属于慧学领域。

 

一般以为数息做好之后才随意,随意而后才止息。其实不然。如一上座,一念之间即同时具备数、随、止、观、还、净程序。望善自参证之。


南师怀瑾先生《定慧初修》


荐书《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


文字来源于微信公号「迦陵仙音博客」,感恩随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己立立人,自利利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库藏好书 缘结十方


库藏好书 缘结十方

务本怀德 实行正道



怀恩书社淘宝店铺: 




怀恩书社微店:shanhuaien




感恩分享!感恩一切!我们确信!即使只有一个人看到,都将改变他人的命运!做真正的桥梁,己立立人,自利利他!



实修证 行悲愿 正知见 道圆成



长按二维码 关注怀恩书社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库藏好书 缘结十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