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父母——如何给自己和孩子正确“充电”(不可错过!)
本文由正安文化小飞侠 整理
李辛 老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
李老师专长方药、针灸、静坐和心理咨询。
他屡次受邀在国内外开展临床医师技能提升教育课程。
对于成年人来说,在人生迷茫期容易有这种情况。
我接触了很多有网瘾或者其他瘾的成年人,他们的生命力没有找到合适的联结和投射点。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因为得到的关注不够,他们从父母、从环境得到的能量不够,孩子与家人、老师、同学还没有形成深入内心的联结。
就像一棵小树,如果它得不到周围充足的水分滋养,它的根须只好伸展出去自己找水,任何水,甚至是有毒的水都会吸引根须伸展过去吮吸。
怎么让孩子戒除网瘾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的精神饱满度,这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能量。
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人工作到像手机那样,只剩下一格电,这时可能连听东西、看东西都不太清楚了,而且心里很烦躁,不能再接纳新东西,可能还会强迫自己做一些事情,这是现代人常见的惯性透支行为。
如果你是以这样的状态跟孩子在一起,那只是你的身体跟孩子在一起,心没有跟孩子在一起。按照传统的观点,你的神和气在非常低的状态,虽然跟孩子在一起,但你的神气没有照耀到孩子。
现在的孩子可能在物质层面营养很充足,但是在精神部分非常匮乏。这部分是中国传统的一个观点,印度医学也有。现代心理学只是提到需要充分交流,但这需要建立在父母精神能量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有效。很多妈妈会跟我说,我跟孩子交流很好,我每天都会抱他,给他读书。
很多家长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想着别的事情,这是普遍现象,只是大部分家长还没有意识到。
我们成年人可以忍受或者是已经习惯了别人和我谈笑,但是心不在我这里,我们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是意识主导的。
但是对于孩子,他其实是心灵主导的,当他周围的人如果心都不在他这里,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小伙伴也好,虽然天天都在一起,但他的内心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就可能会出现一种内心的匮乏感。
这种匮乏感会表现在各种方面,比如小孩子体质不良,容易感冒;还有小孩子怕黑,不愿意一个人睡觉;不愿意离开妈妈,非常依赖,或者会害怕周围环境等等。这些现代医学的症状、中医学的症状,或者心理学的症状都不是原因,是能量缺失的结果,它的原因非常需要得到重视。
所以,我们的家长首先需要先检查一下自己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是不是只剩下一格电?
是不是上班的时候已经把能量消耗光了?
回到家已经没有能量再关心孩子了?
没有能量就需要补充。
从传统中医来说,这个世界的能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社会能量,一种是自然的能量。
社会能量会让人浮躁起来,就是中医所说的“开”;自然的能量除了有开的一面,还有能够让人沉静下来的一面,就是中医所说的“阖”。
我常常会建议家长,在孩子放学之后让孩子到楼下去玩泥巴,不要老是待在房间里。
如果是周末或假期,能够带孩子到自然的环境走走,山里面住住。这是一种习惯,习惯背后是一种连接。
当我们的身心跟一个低能量状态的环境,或者是剥夺你能量的环境、人、事连在一起久了,那最后的结果是很可怕的,它会使你的能量慢慢漏掉。
当人在低能量状态的时候,就更难从不良状态里跳出来。就像我们的电脑内存不够时,不容易从死机状态里恢复一样,很多成人戒除不了网瘾,或者戒除不了某些习惯的情感模式,也是因为他的能量过低。
最好的“充电”模式,不是去看医生,
而是可以选择这几个方向:
☀ 跟大自然待在一起,但是要做到你的身和心都要在那里,把手机关掉,思想也放慢一点。
☺ 要谨慎选择和你在一起的人,因为能量是互相交流影响的。
❀ 可以跟能够唤醒我们人类神性的东西相连接,比如教堂、寺庙,这是疲惫的人回到原点和获得能量的外在方法。
♥ 内在的方法,大家都喜欢学习传统文化,比如静坐、站桩,或者书法、古琴、儒释道。
写过书法、弹过古琴,或者打过太极拳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最终不是去表达哪个姿势、哪个音调有多么准确,其实是在表达过程当中,能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里有没有专注的能力,还有这个过程被干扰了多少,这些都是在训练我们学习往内走。
这样的训练,有点像现在心理学中的自我身心反馈疗法。反馈,就是你当下知道自己在什么状态。
这些都是大概方向,大家顺着思路,自己去选择。
作为家长,精神饱满度的建设非常重要。传统文化不光重视伦理、道德这些东西,也重视精神的建设。如果家长对这个部分没有概念,或者说还没有习惯运用,那就容易在生活中的各个部分出现问题,孩子的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显现而已。
- 以上内容节选自李辛老师《儿童健康讲记》-
✓
來源:正安文化北京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关于空间的文章
| 本期荐读 扫码即可订购 |
读好书 心明眼亮 会读书 学以致用
怀恩书社淘宝店铺:
怀恩书社微店:shanhuaie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库藏好书 缘结十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