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伤寒论》真谛:病岂能治?要给病找去路

2017-01-06 怀恩书社



刘希彦老师在秋浦书院参加中医汇讲时,有位朋友问,为何张仲景要创立一套六经辨证体系,难道五行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还指导不了人们对于汤药的运用么,六经辩证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我是这么回答的——六经辩证的实质,就是给病找去路。


病的去路在哪里

病的去路,一共有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


“表”就是皮肤、肌肉、骨骼。


“里”就是胃肠道。


“半表半里”就是除去“表”和“里”这两个区域之外广大的中间区域。


为什么会这样来分人体呢?


用这个方法来区分人体,反映了张仲景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药物不治病,药物只是帮助人体自己去排病。人体主要有两个排病渠道,要么从体表排,要么从肠道排,这是人体通向外界的出口。人体要把邪气排出去,必须要走这两个通道。



一旦进入“半表半里”,就比较麻烦。进入“半表半里”的话,从外出、从里走都不好走。多数的疑难杂症,多数的慢性病,多数的脏器病,它的症都发在这个区域。


不过就算在这个地方,也是有办法的,就是所谓“和解法”。何谓“和解“呢?在半表半里躯壳的空腔里,有大量的淋巴与粘膜系统,这个系统的作用在于水液代谢,也能够帮助人体将病邪由水道(小便)排出。


何为阴证阳证?


六经辩证里所谓的“证”不是西医所指的病灶,而是人体的对疾病所呈现出来的反应。如体痛、呕吐、发热、肋胀、眩晕等。


从“病”的性质来说,还分有阴证和阳证。何为阴证阳证?临证上,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阳证;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阴证。


前面我们提到人体有三个层面用来排病,而每个层面都有二分,一共是六个,合称六经。我们根据六经各个层面出现的证,分析人体,再着手帮助人体从主要层面排除困难,就是六经辨证。


药物是帮助人体排病,而非治病


【伤寒论】用药都是指向性比较明确的药物,会具体到人体的某个层面。例如,麻黄桂枝发汗,解决表的问题,大黄芒硝通里通便,柴胡解决半表半里。而后世用药比较喜欢用生地当归麦冬黄芪,比较喜欢调理,这便是观念上的差异。


经方顺应人体,各通其途


再打个比方,前面有一篇文章我们说到治疗高血压的神方——续命汤,方的主要组成是解表药麻黄桂枝,也是针对排病通道的。



还有治疗糖尿病的白虎汤,白虎汤治里热,清洁体内因糖分富积而产生的热量,也没有什么针对病灶本身的药。


这也是印证了我们一直提到的理念——药从来不治病,也没有药可以治病,我们能做到的只是顺应人体,协助人体完成自己的处理。

 

曾经碰到过一个得肾癌的病人,一摸脉,气血功能都非常好,询问下来也没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惯,年轻时候还是飞行员。


仔细问下来,发现一个问题,他平时不出汗,不出汗我们现在来讲就是一个“证”,说明人体体表不通。


换言之人体不能通过体表排出毒素,以至于堵在体内,危及于肾,这种情况首先就是要用解表药。


而不是用什么抗癌药,用多少抗癌药都不能解决问题,堵住了就要疏通,疏通了问题就会解决,若从小处着手则终将为大处所制。


人体就是一个有自我组织恢复能力的系统,将主要的方面治理好了,次要的方面也就跟着好了。如果外在的因素考虑太多,往往会忽略人体自身的规律和作为。


文│刘希彦来源:希言馆

编辑整理:怀恩书社huaienshushe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好文

倪海厦论糖尿病:谎话说了五十年,已经积非成是

雾霾侵入人体全过程

善财童子拜鬻香长者

陈坤:人生行走,不能慌张。

蒋勋:生命从一点点小小的欢喜赞叹开始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们是这样把福报吃完的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们又见面啦!

欢迎您来到怀恩书社

读好书 做好人

己立立人 自立立他



读好书
 心明眼亮 会读书 学以致用


怀恩书社淘宝店铺: 


怀恩书社微店:shanhuaie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库藏好书 缘结十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