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冬至就是人类的希望
《易经》有一个卦叫复卦——地雷复:上面是坤卦,坤卦三个爻都是阴爻,代表地;下面是震卦,震卦下面一画阳爻,上面两画阴爻,代表雷。震卦在下、坤卦在上叠起来。《易经》六十四卦中,除了乾卦六爻皆阳,坤卦六爻皆阴之外,最容易认的就是这个复卦了。它只有一个阳爻在最下,上面全部是阴爻。奇特的卦体,常有奇特的卦义。稍有易学观念,懂得卦象的人,一看到这个复卦,就会升起一种很特别的感受。什么感受呢?古人把一实画称为阳,一虚画称为阴。阳代表刚健、光明、积极等。阴代表柔顺、黑暗、消极等。复卦只有最下一画是阳,其他都是阴,这不很怪吗?那它象征什么呢?在群阴之中,有“一阳生”。什么叫生?原来卦爻的画法,是从下面画上去的,所以最下面叫做“生”,它有态势,有力量,会从下面慢慢生长上去。群阴之中有一阳生,就叫复卦。
现在我们说“恢复”,说“复兴”,这个“复”的原典就是出于复卦的复。所以如果不了解《易经》的复卦,连什么叫恢复,什么叫复兴的意义都把握得不淮确。因为《易经》用卦爻中阴阳的变化象征天下的一切事物,气候寒暖的变化,是人类很容易关心到的事,古人就曾用卦爻的阴阳变化来表示气候的变化。为什么有气候的变化呢?气候之所以有变化,关键不是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只造成白天黑夜的变化,四季的冷热是因为地球公转时太阳对地面照射角度的变化所造成。复卦的最下一阳爻,就象征着太阳――有些人或许还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把那太阳称为“太阳”的原因。西方人叫做“sun”,似乎没什么道理,但中国人叫“太阳”,是有道理的,这个称呼和《易经》有关。它本来不叫太阳,它本来叫日。这个“日”是象形字,一个圆圈点一点。圆圈是画太阳的轮廓,为什麽中间还点一点呢?表示它是实在的,而念做“日”的发音就和“实”相近。《易经》用阳爻象征光明、开朗、刚健的东西,而天下最刚健、最实在、最光明的东西就是那个sun,它是“阳中之阳”,所以叫它做“太阳”。
由于地球的公转而造成太阳对地面照射角度的变化,形成了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什么叫做夏天呢?夏是大的意思,太阳大叫夏。夏天为什么热呢?因为太阳直射。那么冬天的冬是什么意思呢?冬跟终的意思相关,眼看太阳日渐远离,冰天雪地,生机消灭殆尽,叫做冬。所以太阳离我们最近就是夏,太阳离我们最远就是冬。也可以说夏的阳气最盛,阴气最弱;冬的阳气最弱而阴气最盛。中国人讲究风水,为什么建房子喜欢坐北朝南?因为中国在北半球,太阳永远在中原地区的南边,希望向着太阳,多得阳气。而太阳一过夏至就一直南移,到了冬至,如果太阳继续远离,整个大地就要冻僵了。中国古人到冬至那一天是要庆贺的,为什么夏至没人庆贺呢?古人观测天象,发现冬至那一天的晚上12点,太阳停止往南迁,12点过后,它就往北再来了。太阳又回来了,那不值得喜庆吗?
易学传统中,用阴阳爻累积的变化象征气候的变化,一个卦有六个爻,六爻各有阴阳的变化,这样就有了十二种变化。你看有一阳生,二阳生,三阳生,四阳生,五阳生,六阳生,六阳到顶了,就一阴生,二阴生,三阴生,四阴生,五阴生,六阴生。阳生六阶,阴生六阶,加起来总共十二阶,中国古人就用来配合十二个月。你想一想,一阳生,也就是刚才说的复卦,配哪一个月才恰当呢?一般人或许会说春天来的时候吧?或许是二月或许是三月。其实不然,古人不这样看,中国古人想事情都想得相当细腻。唐朝诗人杨巨源有一首题为《城东早春》的诗,说“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若待上林花似锦",如果等到国家公园的花都开得像锦绣一样了;“出门俱是看花人”,大家都知道要去看花了。当一般人感觉到春天来的时候,阳气已经升了一段时间了,“春气“已经过大半了。那么阳气什么时候升起的呢?阳气就刚好在最寒冷的下一秒钟它生了。所以,复卦代表冬至那一个月,就是夏历的十一月,公历的十二月。
“一阳生”,就是复卦。所以复卦的初爻,是这一卦的精神所在。在《易经》复卦初爻的爻辞说:“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不远复”的意思就是说幸好还没有离得很远,它就回复了;“无祗悔”没有造成很大的悔恨;“元吉”,这是大吉大利的情况。因为天地都不能保证不会有差错,何况是人生?所以人生难免有昏昧,但是你的昏昧不可以走得太远,不可以绕出圈子,脱离轨道。如果太过离谱,恐怕你就会闯祸了,甚至就永远回不来了。所以要“不远复”,才能“无祗悔”,天地自然如此,如果人生也能如此,真是大吉大利,可喜可贺。在《易经》系辞传里面,就特别有一章引孔子的话,来解释这个复卦的初爻: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整部《易经》里面提到的人物是很少的,但是在这里提到颜氏之子——颜渊,“其殆庶几乎”大概差不多是可以代表这个爻了吧,所以这个复卦的初爻就以颜回做代表,颜回就是冬至,冬至就是人类的希望。在群阴之中,一阳不死,时刻跃动,真如海底涌红轮,借用新诗人郑愁予的话说:“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了不起啊!如果没有颜回这种人格,你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孔子为什么以颜回代表复卦初爻呢?因为“有不善未尝不知”,他心中有一点不善,马上就知道;“知之,未尝复行也”,知道了就不会再继续下去,心灵马上恢复它原本的纯净。这不是不远就复吗?他的不远是真的不远,甚至比天地还不远,因为人心可以随时不远即复,所以颜渊的生命是和风煦日,生机盎然,一片吉祥,幸福满溢。颜渊的生命代表了人类永恒的希望,而且可以是“四季如春”永不凋零的希望!
所以一个人想要自己的人生吉祥幸福,要从这里去参透,不可以去怪你的命。你怪命没有用,只有怪自己为什么离那么远才后悔,你的心灵为什么染污到那么严重了才觉醒,乃至于一辈子不觉醒,那不是太离谱了吗?所以说修养,“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这就是大修养啊!王阳明弟子王龙溪说:“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未尝复行,正是德性之知,孔门致知之学,所谓不学不虑之良知也。才动即觉,才觉即化,未尝有一毫凝滞之迹。”这是以王阳明的良知之教来说致知之效,良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它是随时清明随事可致的,本来没有一丝凝滞,顺良知之本性而发,便可以“才动即觉,才觉即化”。这一句“才动即觉,才觉即化”,说得很美。“才动即觉”,心里一有所动——人心本自纯净的,而难免有所偏失波动,一有不恰当的“动”;马上就警醒觉察;而“才觉即化”,一察觉,便警醒,就立即化除,而回归纯净。这才可以“其心三月不违仁”,乃至于三个月根本不动其心,孔子说:“过,则勿惮改”。现在是在还没有过之前,就化掉了。那更不得了了。不论是“不远复,无祗悔”,还是“才动即觉,才觉即化”,还是“其心三月不违仁”这种句子,都让我们眼前彷彿出现一个形象——一个纯良雍容温恭好学的颜渊的形象——古人善于形容,你用什么言语能够比这些文辞更精确呢?怎么可以说古文不精确呢!是我们读书读得太不用心了。好好体会像这样的话,每一句都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用不尽,也让我们知道这种生命的难得,而产生一种敬意。要不然的话,一提到颜渊,就想到活不过三十多岁就死了,有什么了不起?要知道,自有人类以来,颜渊真的很特别,很了不起!
—— 节选自王财贵教授《颜回的生命境界》
宋朝有一位《易学》专家叫邵雍,邵康节,他有一首诗来咏复卦: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羲。
包、庖、伏是同一个字,包伏,包就是伏。羲就是畜生的意思,伏就是使它顺伏,伏羲就是畜牧业的专家。建筑的专家叫有巢,有巢氏。农业专家叫做神农。仓颉是文字学专家。冬至,子就是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子之半就是子时的一半,凌晨零点,这个时间才精确地叫冬至。冬至子之半,看到天心无改移,为什么天心无改移呀?因为又回来了嘛,太阳又回来了。一阳初动处,就是万物未生时。这个只有知天机的人才知道。因为一阳初动万物未生谁知道呢?但是易学专家,能够与天地相感应的人,他老早感应到了。
再进一步形容这时候的意境、氛围,叫做“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这个时候我们就好像品尝玄酒一样,味道是很淡的,就好像去倾听太阴,去倾听最大的声音一样,是没有声音的。什么叫玄酒?最先酿酒是为了它的香气,香气是为了祭神,祭神的时候都要用酒,用鬯酒,鬯酒就是香酒,郁鬯,郁是香草,用香草去酿的酒,叫做鬯酒,祭祀的时候要贯鬯,以香酒贯地,以香酒洒在地上,于是酒气就升上来,再点香,香气氤氲,酒气浮香,在空气中就飘满了香气以及烟气,就仿佛神明降临。祭祀的时候先要以酒贯地,要有酒,要看你祭祀的对象,祭祀的对象越高明,你要用越好的酒,越香的酒,祭祀最高的对象是祭天地,最高的祭祀对象是天,祭天要用什么?要用玄酒,这个已经不是鬯酒了,用另外一种,最高明的,叫玄酒。
那么请问什么叫玄酒?玄酒就是在野外的泉水了——白水为酒叫做玄酒。为什么?因为祭天已经没有人间的任何美酒可以比拟了,所以只好用水了,用任何的酒都不足以祭天,酒再美也不够嘛,所以这种水叫做玄酒,这是中国哲学。“玄酒味方淡”,在冬至的时候,你要品味一下天地的一种景况,你要品味一下天地的味道,这时候就像玄酒一样,是没有味道的,这才是大的味道了,正味了,正味是没有味道了。“大音声正希”,大音就是最大的声音,这个大念作太,点一点也可以。太音声正希,你要听听天地的声音呐,天地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就是天籁了,什么叫天籁?就是没有声音,但是是一切声音的本。没有味道是一切味道的基础,没有声音是一切声音的根本。就好像冬至那一刻是一切生物的本源一样,一切生机从这里发,这个叫做“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邵康节讲这个话很有自信,如果我讲这些话你不信,更请问伏羲,伏羲不是易学的老祖宗吗?你就去问伏羲看看,看看他是不是这样想的。很有意思,每一次到冬至我就想到这一首诗,要了解这样的诗才了解冬至的意义,才对它起一种尊重,对民俗就不会随便放弃。不要说什么现代化了还来包饺子吃汤圆有什么意思?因为你都没有对于地球、人类、万物的关怀,如果有关怀,你一定会关怀这一天的,因为它有深义,礼节之创设都有深意。又到冬至了,不要只管去吃吃喝喝,要静下心来体会一下,玄酒是什么味道?大音是什么样的声音?
——节选自王财贵教授《易经讲课录》
冬至到,且食饺
编辑 | 乐平
图片 | 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