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节气”——季谦先生即兴话端午(上)
编者按
艾蒲青翠,红丝缠臂,龙舟竞渡,粽叶飘香。又是一年,端午时节。忆戊戌端午,恰逢季谦先生晨训,先生应节应景,为书院诸生即兴话端午,漫谈节气,解端午节之天文意;说风俗,吟离骚,缅怀忠节,释端午节之人文意;又念及屈原博闻强记,尽推广读经之责~先生有心,己亥端午,让我们再次聆听。此文分两篇推送,本篇为上。
如何认识时间?
听说今天是端午节,我听很多人这样说,好像是真的。(众笑)
这个“节”是竹节,一段一段。本来这个一段一段,放在时间中,任何一段都可以叫做“节”,比如一秒一秒也可以叫“节”——这是我们对于时间之流的分段。因为时间是个流,至少我们人类感受到时间,或者我们去想这个时间,是从我们生命的流转去认识的,要不然什么叫时间是很难认识的。有一句话说:你不问我什么叫时间我还知道,你一问我什么叫时间我却答不出来。谁要是不相信,各位,什么叫时间?所以,时间本身是不容易认识的。
只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有一个连续性,我们把这个连续性说成是在时间中过,就是我们的生命在时间中流转。但至于什么叫时间呢?这个是不容易了解的。如果照康德的意思来讲,不仅是时间本身的意义不容易了解——不只是不容易了解,原则上它是不可了解的。因为人一定用时间来了解世界,当然包括了解自我,尤其是自我的意识中的流动,就是回忆——我们是从回忆中来知道有时间这件事。至于时间是什么东西,乃至于说时间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时间?我们为什么在时间中?人类为什么在时间中,乃至于整个世界为什么在时间中?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只有一些傻子才会想这个问题,我们大家都是正常人,我们不会想这个问题。
可能人类本来就有一种很高的智慧,知道这个问题是不必想的、不能想的、不能了解的。因为你在还没有了解世界之前,你就要带着时间性去接近、去形成世界。所以,这个世界是由我们的心灵去让它表现的,也可以说我们的心灵是世界实现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灵,就没有这样的世界,再讲简短一点,没有心灵就没有世界。所以王阳明说山中的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这个问题很有趣味。
讲到这个“节”,就讲“时间”了。(先生笑)这个“节”是一段一段的,但是世界哪有一段一段的?你哪有看到一段一段呢?是这个“节”把时间之流分成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让我们人类好在我们生存的世界当中有一些安排,所以我们人类会给它一些节度。在大的节度上,就是一年。一年再分一些节度,怎么分?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分。但是在文化系统当中,有些人分得比较合理,因为他比较有学问,就约定俗成,所以就有大家共同认定的一些次序。
时辰VS小时
比如说中国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节,西洋把一天分成二十四个节,这一节叫“时”。这个“时”跟天文的运作是有关的,跟星辰有关,所以叫做“十二时辰”。每一个过程、每一个阶段,天地的日月星三辰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古人或许也认为日月星在依照一定的次序转动;近代人就知道不是日月星在转动,是地球在转动,自转之外还有公转等。自转就有了昼夜,公转就造成看星座的角度不同,这个星跟那个星看起来会比较接近,其实它们都是离得很远的,有时候离得几万光年。但是在我们人类看起来,这些星好像都布满在天幕上,这叫时辰。
地球公转自转动态示意图
西方人把一天分成二十四个阶段,也叫二十四时,不过他们的时比我们小,我们比较大,所以叫二十四个小时。一天有多少小时?二十四个小时。什么叫小时?西方人没有说是little time,他说hour,那么我们中国翻译hour认为你的时比较小,叫做小时。
二十四节气VS十二星座
那么一年呢?
外国人把一年分成十二个阶段,而中国就分成二十四个阶段。西方人分成十二个阶段,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呢?从十二个星座。
很多小孩子都给我算命问说:你是哪个星座的?我不知道我是哪一天出生,当时是动乱的时代——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我是在重要的年份出生的。1949年,刚好是孔子诞辰两千五百年。两千五加上我的岁数,就是孔子的诞辰,所以今年是2569年(孔历),你就知道我几岁了——在这里泄露了我年龄的秘密。(众笑)那时候不只大陆一片生灵涂炭,台湾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我的出生日是不准确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常遇到朋友要给我算命。如果问我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的什么时辰出生,那是中国的算命家;如果问我是哪一个月出生,那是西方的算命家。
因为中国讲八字,就是年、月、日、时各两个字,叫“八字”。西方人就讲十二个星座,他们这些人都问哪一个月,什么星座就算出你的性格、命运。我说你不是会算吗?你就看我的性格,你就应该知道我是哪个月的——他就不会算了。(众笑)这几年来,算起来总共有十二个人给我算过命,结果他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我刚好符合十二个星座的特质。(众笑)所以他们分成十二个星座,一年分成十二份,当然这也是用十二个月来算的。
十二星座图
中国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份——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其实也跟十二个月有关。为什么是十二?这是一定的,一定是十二个月。你看中国跟西方之前没有沟通、交往,但中国从古就是十二个月。那么西方January、February……像这样也是十二。我初中的时候读英文,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怎么也是十二个月。为什么是十二个月,你知道吗?他们是用月亮来算月的。为什么用月亮来算月?因为月亮如果跟太阳相比,每一年太阳到这个地方,比如说你用冬至来算,用夏至、春分、秋分来算也可以,你用一年的任何一天,来比对去年、前年以前太阳到的位置,就是太阳跟你所在的地球——比如这个地球,这个太阳,你站在这个地方,往这里看——太阳每一次回归到这个地方,就是一年,这样来算一年。如果你算月亮绕地球月圆几次,大概是月圆十二次。月圆十二次太阳就回归一次。如果把太阳回归一次叫做一年,那么一年就是有十二次的月圆,或是十二次的月缺。所以古人生活久了,去观察天象,因此一定分成十二个月。全世界都会分成十二个月——十二个节。
但是中国人讲十二个月外,又讲二十四节气。
气指空气,这个气后来被借用成“乞”,这个气加上米(氣),变成现在的氣,当然现在简体字又回归到气。所以简体字的气是古字,最先的气就是这样的,加上米的繁体字的氣是因为要分别。氣是米气,就是煮饭的时候五谷的香气。五谷的香气变成气味的气,后来加个食字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这个饩最先写成氣,这个氣变成气了,于是加一个食——这几个字是这样的关系。气引申为流动,米的气也是因为它冒出来有流动,我们看到蒸汽也在流动。气本来是流动的意思,是什么流动我们才能看得见?云流动,所以气是云气。我们不能够看到空气的流动,但是可以看到云在运动。云为什么会运动?有一种东西让它运动,这种东西称为气。所以用现在的话讲最清楚了,气就是空气,或是流动的空气。什么叫空气?就是空间中有气,我们称为空气。这个气流动,我们会感觉到这个气,有些时候温暖,有些时候寒冷。温暖和寒冷大概有一定的次序,其实就是所谓春夏秋冬,“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星座图
有这样子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等待,叫做气候。气有候,候就是它有信,像人讲话一样,可以“言可复也”,天地是讲信用的。到那个时候,什么叫时候?我等到这点就叫时候——用时来候。我们对气,对天地的温度的变化能够守候它,叫气候。气候有个次序,叫做“节气”。所以讲“节”的运用,是用在次序的节点上,而这也合乎自然世界的节点,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配合十二个月,大概十五天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是三百六十天,我们用三百六十天把天体一分一分等分,所以圆周是三百六十度。为什么三百六十呢?因为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十五天就是三百六十。十二个月,每一个月有两个节气。但是有的节气会变化的,因为有闰,闰月。这个就比较繁杂了,要去推,因为一年不是刚好三百六十天,而是接近三百六十天,取其大数三百六十,三百六十五点二五,就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绕太阳一周。本来节是这个意思。
节日VS节气
那我们今天过的是什么节?(众答:端午节。)请问端午节是哪个节气?所以端午节的这个节的意思,跟我们过清明节的节的意思是不大一样的。清明节是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谷雨,清明是一个节气。一般我们说逢年过节,逢年那个年如果说节,我们说过春节,请问春节的节跟端午节的节相同呢?还是跟清明节的节相同?(众答:端午节。)为什么?因为春节的这个节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这个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我们说过节,我们的节日大概都不是节气的节,节气的节很少的,我们过的节除了清明之外,还有一个节也是节气,是哪一个节?(众答:冬至。)冬至,就只有这两个节是我们过的节——我们来做一个仪式,我们人会对它有一些意义的阐发。
清明就只有两件事——一个踏春,一个扫墓祭坟。踏春是好事,是佳事;而扫墓是祭,祭礼是吉利;丧礼是凶礼。所以中国人很有意思,丧礼的时候要哭的,去扫墓不要哭的,反而是一种吉,一种与祖先的精神相往来,而不是失去亲人的悲伤。所以清明这两件事情都是令人可喜悦的。所以以后各位——尤其我们在这个山区里面有坟墓,你看到坟墓要很喜悦——不是喜悦,要感到很吉祥。为什么感到吉祥呢?“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你千万不要怕坟墓,你这样一怕,心中生暗鬼——要感觉到很吉祥。“往者已矣”,但是他的这个精神永存天地间,要这样想,这样想就是正面的、积极的、阳光的——中国人要多激励自己。
冬至节,冬至也过节。因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面很特别很特别的一个节。清明这个节是因为春天来了,或许人的心灵有生发之感,尤其到暮春的时候,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有一种往外要发散的感觉。这个时候或许一方面是郊游,一方面是看看祖先的坟墓,并不是清明节一定要做这样的活动。清明也没有这样的意思,必须要我们去做一种仪式,或是做一些特别的安排。但是冬至确实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冬至的意义。万一没有冬至了,你可以想象我们的生活没有冬至,你还有生活吗?没有冬至就没有生活了,因为你没有冬至就活不下去了,你就不会生了,没有冬至就死了。地球也死了,人也死了——地球不会死,地球或许有别的生命,但是人会死。因为人在地球上要受地球的温暖,远离阳光太久是没有生机的。所以冬至那天值得人去感念,感念天地好生之德。
端午风俗
再回来讲端午。一般我们过节,刚才讲的这个节气是属于天文。一般我们过节不是过天文的节,过什么呢?过人的节。所以春节是节,元宵节是节,端午节也是节,还有七夕也是节,中秋也是节……这么多节,这是整个民族的。每一个行业也都有它的纪念日,也叫做节。
遇到有节的时候,会让我们有一种警惕,最普遍的警醒就是——一年又过了。记得去年端午,我没有在这里过。后来我听说我们书院的同学去很近的地方——水库郊游,听说有同学也带了粽子在那里吃,结果把水库当成汨罗江,所以大家往水库里面投粽子。(众笑)我早上一想,这不是去年的事情嘛,好像昨天的事;今天又端午了,所以让我们警惕。一过节,会让我们警惕一下。所以每过节,一方面令人有喜悦之感,因为过节的时候会有一些变化,有一些仪式——现在最大的变化是很多商业活动,很多的食品;另外一方面也让我们有所警惕:我们的生命之流在时间的流动,一节、一节……
端午节风物
今天端午,一方面我们说要庆祝端午,说祝你端午安康;一方面是天气热,在这个时候容易滋生很多的细菌,会生一些病。所以民间就有这些提醒:插艾草、菖蒲,这些都是味道很浓的,可以驱蚊驱虫;饮雄黄酒,雄黄酒是阳气很重的,可以解毒……这样的习俗保留得也很好。但是这个习俗你要解释成是一个代表、一个象征,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时候,对这个节要有一些警惕;这样的时间也要注意卫生,注意身体。
阴历VS阳历
端午为什么叫端午?端,正也;午是子午的午。一天的子时是半夜,午时是正午。为什么叫做午?为什么叫做中午?这个午本来就是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所以这个子是子时,午是午时,而一天的子时、午时是半夜跟中午。所以每一天的正午也叫端午。
但是一年当中的子月是哪个月?子月就是冬至那个月。所以子月就是阳历的十二月——阴历的十一月。冬至是哪一天?十二月二十二或者二十三。十二月二十五是什么节?是圣诞节。其实耶稣并不一定是那一天出生的,因为那时候冬至就是那一天,至少是接近冬至——应该是正好冬至,可以去查一下,是正好冬至或接近冬至。我们人类让耶稣在那一天出生,而耶稣并不一定是那天出生,这是有意思的。所以西方人其实也是注重冬至的,只不过他们冬至不像我们这样吃汤圆。
所以冬至是子,为什么叫子?因为冬至就是一年当中的半夜,就是夜最深,清晨将开始的时候一阳初动,所以以那个月为子月。哪一个月是午月呢?当然是夏至这一个月。夏至是哪一个月呢?夏至是六月二十二日。今天是农历五月五号,就是夏历五月五号;夏历就是夏朝的历,也是中国历。因为中国人是华夏之后,所以夏历就是中国历,中国历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农历。
我们讲冬至、夏至都是看阳历,都是看太阳的;讲五月五号端午节是看阴历的,是看月亮的。我们讲二十四节气是阳历,是看太阳的,所以二十四节气能够跟阳历——就是跟现在的世界公历——相匹配。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指气候的变化,气候的变化跟太阳有关,跟月亮无关的——至少关系很少。二十四节气是阳历,而我们中国的民间一般都用阴历。所以中国是阴阳合历,阴历就是看月亮。比如说今天五月五号,是初五。为什么叫初五呢?因为月亮刚刚开始,从完全黑暗的晦到朔,朔就是初一,晦就是每个月的三十或二十九。从晦到朔,朔是初一,所以每年的端午节是夏历的五月月亮开始盈的第五天。
月相示意图
端午节、中秋节都是看阴历,像夏至、冬至是看阳历,中国人从古以来对阴阳两极都是运用得很灵活的。昨天还有人从四川来看我,他说民间有人在研究天文和地理;有一个研究地震的学者他就研究天文,他认为地震跟天文有关,跟地理也有关。昨天就聊这个事。他来考证孔子的诞辰日是哪一天,考证出来,他说孔子的诞辰日是阳历十月九号,农历是九月二十一——这个是推算,因为近代以来已经不用年来推算,而用日来推算。
今天过节,就是要讲一下过节的话。然后我就讲“节”这个字。这些是一点点的常识,但有些人因为有些不了解,所以在这里讲一讲。
附:本文未经先生修订
录稿|杨黎姿
校对|杨迎
排版|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