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部《红色背篓》电影,让北京房山区黄山店村供销社员王砚香成为家喻户晓的党员模范带头故事。而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的侵袭,则让黄山店村这个小山村遭受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损毁、房屋倒塌等重大损失。▲《红色背篓》电影海报
《红色背篓》电影中“背篓商店”的原型,是房山县黄山店公社的一个供销社分销店。身处群峰环抱的山沟,村民购买日常用品往往要徒步几十里山路。供销社社员在共产党员王砚香的带动下,数十年为一日坚持身背装满各类商品背篓上山,既收购又卖货,使广大山区村民能够在自己家门口交售日用品和农副产品,群众亲切地称之为“红色背篓”。
受灾以后,各级政府和村里干部共同努力,在距离老村3公里处的安全地带为受灾群众建设了永久避险安置房,搬迁上楼,安居乐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属的中旭设计公司承担了安置房的设计工作。曾经感动过几代人的“红色背篓精神”,这一村民希望代代发扬的传家宝,也经过设计人员的巧手,找到了自己新的“家园”。
▲ 党旗在“红色背篓精神”传承教育基地前飘扬
地处山区,新的安置点既要建立完善的防洪措施,又要在有限的台地中安置全村一千多口居民。考虑到安置地点南北高差达到40米,建筑师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台地,根据每块台地的形状,采用组团式布局,合理地布置住宅,台地之间,则利用毛石挡墙分隔开。在沿东侧的河边布置“红色背篓精神”传承教育基地和村民服务配套设施。▲ 总平面图
场地现状由若干台地组成,为了保证场地防洪,方案在用地西侧和南侧边界设外部截洪沟,并改造场地内有一个现状泄洪沟,形成一个完备的防洪体系。
居住组团承袭山村的传统,继续保持依山就势的布局,面向地块东侧的河流层层叠落,错落有致。
▲ 设计充分利用并适当整合现有台地,根据每块台地的形状,采用组团式布局,合理的布置住宅,台地之间利用毛石挡墙分隔。沿东侧的河边布置“红色背篓精神”传承教育基地和村民服务配套设施。
设计者抓住“坡屋顶”这一传统建筑要素,通过重新诠释,既与周边的山势呼应,也呼应了当地民居的形式,形成错动的双坡样式。
居民生活,离不开各种必要的服务设施。建筑师将各类配套设施与村民珍视的“红色背篓精神”传承教育基地组合到沿河一侧,一字排开。
黄山店村为大山环绕,建筑也自然地模拟着石头的形状,不同的功能体块如同一块块切削出来的“石头”,石头之间通过院落分隔,清水混凝土材质的平台又将这些“石头”连成一体,与周围山景融为一体。
平台向河边出挑,下方形成游客的休息廊道,同时也是当地文化的展示长廊。
盛产石头的村里,上了些年岁的人曾经都是砌石匠,建筑的外墙用毛石砌筑的方式,十分契合乡村的自然古朴,也反衬出玻璃、木材和钢材等材料的精致感。
教育基地由序厅、四个展厅及一个报告厅组成。室内展厅注重“红色背篓精神”的表达,通过实物陈列、图片展示、智能互动等方式,展现“红色背篓精神”的传承和实践,打造集“教育、展示、体验、服务”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为了留住村庄原有的院落空间的记忆,安置房以六层以下的多层住宅为主,采用组团式布局,错落的布局紧密契合地形变化,也丰富了院落空间,节约了土方量。
▲ 每个台地都有小区路可以到达,机动车道以南北方向为主
▲ 除车行系统外,还设有一套步行系统,形成人行步道、内部院落组成的室外空间在全国劳动模范、黄山店村支部书记张进刚的带领,在各方团队的密切配合下,黄山店村的安置工作经过数年得以完成,营造出美丽的新村风貌。“红色背篓”纪念馆更成为北京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背篓电影,重拾背篓记忆与时代变迁,使黄山店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原有的老村经过近几年的精心改造,成为了集民宿、餐饮和工艺品制销为一体的乡村绿色旅游产业,附近的红叶景区也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黄山店已经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绿水青山必将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
设计主持 吴斌 郑虎建筑设计 郑虎 李林尧 高翔 张新星结构设计 魏丽红 魏丕哲给排水设计 裴黎君暖通设计 赵琪 孙梅电气设计 马宁 杜皓 刘畅总图设计 邵守团景观设计 李力 吴丹 于超 陈鑫文 张鹏 刘梦琦建筑摄影 张广源
中国院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
中国院作品 | 红色印记,追寻革命足迹
中国院党委组织“迎七一”欢庆建党百年活动
中国院举办“ 新时代重点项目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