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愷:工匠精神是技术进步的保障——混凝土建筑创作探讨
Editor's Note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C建筑创作 Author 建筑中的混凝土
AC:崔院士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我注意到,近些年来您完成了一些极具挑战的混凝土建筑,比如山东荣成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想请您结合实践谈一下您的创作体会。
学校的经费其实并不宽裕。我们的设计希望柱子少落下来一点,上面像大树一样生长。原设计方案并不是用清水混凝土,是偶然一次我在工地看到一二层的模板拆完以后混凝土打得挺好,于是我们和甲方还有施工单位一起商讨,增加一点模板费用改用清水混凝土,建筑完工后效果挺好。
再有,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二期是一个像海边礁石一样的多面体建筑,即将完工(采访之后的2022年1月,该项目已顺利完工)。西宁的一组物流城也还没正式发表,这个项目比较大也很有意思,业主是天大校友,他说要找我设计一个大仓库,我说如果你同意用清水混凝土我就做,这老兄真同意了,而且是他们自己施工,也做的不错。青海缺雨,屋顶可不做大面积防水,也不用全做保温,这样清水混凝土内外就全都露出来了,目前部分建成的效果看上去很不错。
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二期
AC:混凝土由于它超强的可塑性、良好的力学性能、独特的表现力而备受建筑师的青睐,您觉得,混凝土材料的建筑学价值是什么呢?
AC: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绿色和低碳要求给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带来了冲击。我注意到一些发达国家正在致力于混凝土材料的升级换代,比如固废混凝土、汉森混凝土、生物混凝土等。建筑生态其实是个全寿命的、全面平衡的一个策略,您能否结合绿色可持续理念对混凝土的未来发展做一个展望。
AC:现在有人提倡市政基础设施建筑化,比如给大坝、桥梁、工厂的构筑物赋予人文含义,使人能在里面使用,把城市的消极空间变成积极空间,这也许也是一个发展趋势吧!
AC:除了清水混凝土以外,还有一种建筑表达是预制混凝土,您是中国建筑师中为数不多既做清水混凝土又做预制混凝土外墙的。预制混凝土外墙在发达经济体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在国内,特别是在公共建筑中使用的例子不多,想请您结合实践谈谈您的看法。
AC:我突然想起有一次看到一本写贝聿铭的书,其中有一段印象特别深刻。贝聿铭在设计卢浮宫新馆时有一个清水混凝土特别详细的工法要求,工地说要求太高干不了,贝聿铭说你们去华盛顿东馆看看,我就是用这种的工法做的,比石头还漂亮。
我们都知道清水混凝土源自欧洲战后重建的特殊时期,这种基于节省造价,快速建造的 “粗野主义” 建筑逐渐演变为一种新美学,并逐渐被士绅化和贵族化,实际上也是一种技术的进步。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咱们在清水混凝土的表达手段和技术上有很大差距,包括您刚才说的外挂预制清水混凝土板。我觉得这其中一个是劳动力的原因,另一个就是技术原因。您认为我们的技术瓶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