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林,建一条“冰上F1方程式”赛道
Editor's Note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联生活周刊 Author 元宵
口述|李兴钢
采写|元宵
题图摄影|孙海霆
作为中国第一座雪车雪橇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在设计和建造伊始就面临着山林环境、复杂地形带来的挑战。在满足精彩赛事要求的基础上,如何建设一个让特定体育运动与生态山林环境相融共生的冬奥场馆?如何兼顾赛后场馆的持续运营?这是设计和建设方在最初就持续思索的问题。
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痕迹这片山地上交叠,书写着一代代人与山林自然共生的故事。
2016年,我们第一次到海坨山,看见的是远处高低起伏的山脉和葱郁茂盛的山林,嵌入其中的河谷接着一条宛若游龙的陡峭山脊。和这里丰盛的自然景观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几乎一片空白的规划。在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上,这里将承接高山滑雪与雪车雪橇2个大项、21个小项的比赛,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于此。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总协调,与北京市政院、还有德国戴勒(Deyle)、加拿大伊克森(Ecosign)组成设计联合体,在2017年1月正式中标之后,开始对北京延庆赛区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这是中国首次设计和建造高山滑雪与雪车雪橇运动场馆。这两项运动的场馆都需要针对复杂的天然地形,进行具体设计,所以每个场馆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意味着,我们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鸟瞰
摄影:孙海霆
传统的场馆设计工作模式是先有固定的场地,锚定每个具体功能的用地范围,然后在具体的范围场中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但这样的模式在延庆赛区行不通。高山滑雪赛道及雪车雪橇赛道既对工程建设有着极高的要求,又要满足国际体育赛事的标准。因此,这两个竞赛场馆的落位决定了整个赛区的规划,并且根据实际的地形情况,需要不断地在深化中进行整体方案调整。同时作为“从零开始”的工程,我们也实地调研考察过程中去确认需要什么、怎么来用以及怎么实现。
由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工作原则:“以场馆带规划,以设计带需求,以科研带工程”。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规划师
兼设计联合体总设计师李兴钢
整个延庆赛区分为南北两区,配套功能区分散在场馆周围。北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位于小海坨山南侧中高海拔区域,高程分布自1041m至2198m,赛道拥有近900m的落差,运动员将从小海坨山顶俯冲,在近3km的赛道坡面沿着山脉的高低起伏,回旋曲折,加速向下。
与之遥遥相对的是位于南区山脊坡地、北高南低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雪车雪橇运动被称为“冰上F1方程式”,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的项目。运动员将在这里完成垂直落差121m、长度1975m、有16个弯道(包括1个螺旋弯道)的比赛,全程不超过一分钟。
钢架雪车在螺旋弯赛道上飞驰
摄影:孙海霆
高速运行的赛道,对安全性要求特别高。比如在雪车雪橇的赛道上,每次只能有一组或者一个运动员进行比赛,否则就很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故。每次滑行在一分钟之内就完成了,然后是下一组运动员的出发。这对智能系统的要求就非常高,不仅是为准确判断最终的结果,更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安全。
在这样巨大的挑战下,首要任务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其他项目里,我们建筑师可能会比较刻意地去控制,从而实现某种自我的设计理念,但是在雪游龙的设计和建造中,完全是顺应自然。
顺应地形建造的雪车雪橇赛道
来源:李兴钢工作室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坡度与朝向。冰雪项目强调与自然的高度结合,场馆依山而建,自然地形基本决定了雪道坡度。虽然赛道也是在自然地形中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但不顺应地形、完全用人工的方式去制造坡度,会带来高昂的代价。而朝向决定了太阳辐射对赛道的影响,冰化了就没法比赛了。
考察之初,我们即便扩大了范围,但在整个延庆赛区都始终寻找不到合适的、不朝南的位置。北坡特别陡,西北、东北坡又很缓,现在所在朝南山脊的坡度是最合适的。因为此前从来没有朝南的赛道,所以当时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此是心存疑虑的。
从赛道的屋顶步道看向出发区
摄影:孙海霆
为了解决朝向问题,我们在选址方案中就提出来“基于地形的人工气候保护系统”。
一是利用赛道形状、自然地形及小的人工建造地形去遮挡阳光。因为我们只需要屋顶去遮挡阳光,所以人工地形的下面可以掏空变成人的活动空间,这些空间变成了现在的摄影平台、观众观看比赛的位置。
二是通过研发专用的软件来计算延庆赛区9月底到3月底每天具体的太阳高度角,由此计算出遮阳棚的范围,使得98%以上的赛道可以被保护起来。而且除了遮挡太阳辐射之外,这些遮阳棚还能避风避雪,这些气候条件对冰道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北京冬奥会举行期间下过大雪,因为我们有“气候保护系统”,冰雪天气没有影响到雪车雪橇的赛道质量,所有比赛都如期照常进行。
通过精确计算建造而成的遮阳棚能有效保护赛道
来源:李兴钢工作室
如何解决问题,这个思考贯穿在我们整个项目之中,已经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在逐步落地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又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使得工程设计有了更多的内涵。为了保证弯道内侧开敞无遮挡,比赛期间观众与转播摄影机的视野不受影响,遮阳棚主体结构为单边悬挑,另一端需要配重以达到合理的力学要求。根据受力特点,木梁尾端为倒三角形状,于是在遮阳棚尾端上表面形成了可供行走的屋面平台。这些平台连贯成为屋顶步道,赛时可供工作人员通行、检修,平时则开放给游客进行景观漫游,漫步在“雪游龙”之上。漫游的过程中,随着赛道起伏的屋顶,高低错落,远山、高树、低草、云卷云舒,步移景异。
“山林场馆”不仅是对整体环境的尊重,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答案。我们希望强调人工建造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交互关系,在这里我们面对挑战,完成建设的同时,发展出了诗意的内涵。从飞机上俯瞰现在的延庆赛区,就好像一个有机体嵌在了连绵的群山之中,随着山势生长开来。
遮阳棚尾端上表面的屋面平台连贯成为屋顶步道
来源:李兴钢工作室
我记得一个小朋友在参观雪游龙的时候,他把屋顶步道形容成“羊肠小道”,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羊肠小道”。我想大部人都很少机会接触到一个这么大尺度、但同时又能够和周围的地理环境高度契合的建筑。它很张扬,但是我们置身其中的时候又能够与之同频呼吸,用我们的身体去感受到这个建筑尺度的细微处。
运动员在赛道上高速滑行的时候,他被赛道包裹着,周围的山从两侧呼啸而过。我们现在漫步在屋顶,远处的山高大不可触,但近处却连木头的纹路都可以看清楚。不管是哪种方式,我们的身体都能够感受到建筑与环境的律动,是疾速的,也是缓慢的,是遥远的,但也是触手可及的。
漫步在屋顶步道能够感受到建筑与环境的律动
摄影:张玉婷
这样一个项目,需要各部门协力进行全局控制。我们一共有设计及专项设计、施工及专项施工25个单位参与其中,而每个单位又有不同的专业在共同配合,雪道索道、造雪引水、塘坝桥梁、防洪抗滑、地灾治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内部就有建筑、结构、机电、总图等16个专业在为延庆赛区共同工作。不同专业在工程建设进度中以不同的设计深度参与其中。从2017年到2021年,我们每个阶段都会接受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监督和检查,最后工程竣工还会有世界顶尖的运动员来测试和验证赛道。2022年2月份,雪游龙正式作为北京冬奥会运动场馆投入使用。
全局的控制之下,有刻意的留白,也有精细的设计。赛区内部有很多直接暴露在外的结构,特别是挡土墙这样的基础设施。我们放弃了原本想雕刻的花纹,保留了结构本身的质感。但在施工比较粗糙的挡土墙外,我们还是用一层半透明的金属拉伸网进行遮罩。这些细节都非常微小,但是随时都能看得见,不去控制的话会影响美观。二号路光电结合的路灯,仔细看会发现灯罩立面是雪道的剖面。虽然它是一个现成的工业设计,但也属于建筑整体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就会画草图给到厂家。根据不同的判断做不同的处理,平衡控制的粗放与精细,这也是一门艺术。
一层半透明的金属拉伸网遮罩在挡土墙外
摄影:刘紫骐
承接国际赛事而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运动场馆如何在赛后持续运营?这是我们在设计之初就纳入考虑的问题。
我们在赛道上设计预留了大众体验出发口,位于11号螺旋弯处。这里靠近比赛结束的终点,速度相对较低,游客带上护具坐在钢架雪车上滑下去,与运动员的轨迹是重叠的。在真实的赛道上用真实的车具来体验,是让普通公众认识这项运动的重要措施。
还有在出发区用于运动员集训的冰屋,有一条雪车道与两条雪橇道。训练道是U型,从一端出发滑向赛道底部,再向上滑向另一端,实现了自动缓冲,它位于室内,可以四季运营。
赛道上设计预留了大众体验出发口
来源:美丽延庆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中有关于雪游龙大众体验的内容,我们也持续在进行针对标准赛道可逆化的改造研究,以供非赛时的大众体验。将雪车改为轮式赛车,从滑行变成滚动,通过铺设增大摩擦力的材料改变赛道材质……诸如此类都是为了减速,以满足更多非专业人士的体验。一项运动要发展得好,必须是大众全面参与的,有热情才会有动力。所以冰雪产业的四季运营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今天的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各式各样的大型公共事件与公共活动,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超大尺度建设工程,更需要科技与技术的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零到一的精准设计,更好地介入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共生。而这样庞大的建筑,也为更多人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西大庄科村从一个普通农村转型成为了冰雪小镇
摄影:刘紫骐
西大庄科村坐落于海坨山南侧、雪游龙西侧的一个小山坡上。这里居住着一百多个村民。在北京冬奥会举办之前,他们大多靠种植果树、招揽游客为生。雪游龙的观众主广场及保证赛事运营的功能用房所在位置就是原本西大庄科村的一部分。
也因为这种地缘的天然联系,从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开始,这个村庄和村里的村民就与冬奥紧密相连。申奥之初,村民组成向导队,为前期场地考察及探勘进行开路;建设过程中,村民组成保洁队,在赛区周围清理垃圾并巡查维护,还将自家院落改造成为“工人之家”,为施工队伍提供食堂和宿舍。
随着为延庆赛区服务的冰雪产业设施逐渐完备,西大庄科村现在已然从一个普通的农村转型成为了冰雪小镇。冰雪运动为村民带来了就业和产业转型的机会。而作为雪游龙一部分的村庄土地,也俨然象征着一个传统北方村落实现与未来连接的土壤。
修复后的小庄户村遗址花园让过去和现场有了联结
摄影:孙海霆
除了现在还有村民居住的西大庄科村,我们在勘探地形的时候还发现了清末民初的小庄户村遗址。地形图上都没有标注这一遗址,它们被树木草丛掩盖,包括了7处院落与3处道路,占地约3000平方米。这些遗址被完好保存在现在的冬奥村的中心景观中。
在延庆,我们好像是凭空造出来了一个山林城市,但是小庄户村的出现让过去和现场有了联结,在同一片土地上重叠。它让从全世界上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够看见中国自古以来与山林共生、与大自然共呼吸的文化。这也成为了我们赛区的规划和建设的基因。
冬奥山村将原生场地中的大树老树保留下来
摄影:张音玄
第三个村庄,就是包围着小庄户村遗址的冬奥山村,它位于核心区的南部,海坨山脚下一块自然形成、相对平缓的冲积台地之上。向北是雪飞燕,向西是雪游龙,它们遥遥相望。我们用分散的小组团建筑消解原本的地势高差,远眺可以看见不同建筑单体之间顺应山势的叠落。原生的场地中植物茂密,我们希望能够保留下来其中的大树老树,胡桃楸、水榆花楸、大叶白蜡、圆叶丁香……我们利用广场、庭院为这些原本存在于山中的生命留出了可以向上生长的空间。树池是用现场挖掘的毛石堆砌而成的圆锥形,有些树池高出地面很多,有些树池又是凹下去的反向圆锥形,这些高高低低的树池代表着原来这棵树在山中的位置标高。现在,我们可以看着这些树池,把它们串联起来,就能联想到原来这片山坡的模样。
隐没在群山之中的“雪游龙”
来源:李兴钢工作室
这三个村庄与整个延庆赛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代表了过去的文化传承,映射了现在的时代发展,也投射了未来的人文期许。说起来有些浪漫色彩,近一百年前的人在山中生活的痕迹,与代表现代生活的村庄、代表未来的冬奥村,重叠在了一起。
高山滑雪与雪车雪橇都是竞技难度极高,危险系数极大的冰雪运动,人类为此不断挑战身体与精神的极限。过去可能是对自然的征服与渴望,现在更多的是敬畏与尊重。雪游龙与雪飞燕两个场馆本身都是张扬的、难以被忽视的,但是我们设计和建设,历经千辛万苦想实现的最终效果是消隐与融合,因为人类最初便是在自然中嬉戏与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