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本文作者:经济学家圈


3月1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当选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同时选出24位全国政协副主席,选举夏宝龙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并选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300名。


此次公布的名单中,包括多位金融领域人士。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楼继伟、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银监会原主席尚福林、经济学家林毅夫、李稻葵当选政协常委。此外,还有四位银行董事长也在政协常委名单之内,分别是农业银行董事长周慕冰、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解学智,以及广发银行董事长杨明生。


在这些金融背景的人士中,多位在经济学领域颇有研究,其中,辜胜阻、楼继伟、谢伏瞻、林毅夫均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李稻葵也是清华经济学派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辜胜阻


辜胜阻是改革开放后较早赴国外留学和研修的学者,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人员”称号。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学术活动以来,辜胜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其他部省级科研项目数十项。研究领域集中在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创新与高技术产业、民营经济与企业管理等方面。


他先后出版了《危机应对之策与经济转型之道》、《民营经济与创新战略探索》、《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中国跨世纪的改革与发展》、《新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等著作数十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提出的许多项重要建议已经被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中所采纳。


辜胜阻


今年两会期间,辜胜阻就当前楼市调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建立健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优化财税结构。如果是刚需,要做“减法”,如果是炒房应该重税,要做“加法”。限制信贷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从“银根”入手,支持“住”、抑制“炒”。


二、楼继伟


楼继伟是率性“改革派”,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分析、财税、金融等。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曾先后在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对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有深入的思考。其间进入国务院体制改革方案领导小组,与吴敬琏、周小川、郭树清、李剑阁发表了多篇关于改革的论文,逐渐形成整体改革协调理论,对后续的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产生了较大影响。


楼继伟1992年至1995年在国家体改委工作,参与了1994年税制和分税制改革的全过程,有完整的财税改革和中国体制改革思路。1998年3月开始,楼继伟担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长达九年,接触到中国财税领域的方方面面,其间推动了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了国库集中收付等基本制度。


2007年,楼继伟转任中投公司董事长,管理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但他对财税领域改革的思考并没有停止。2012年他发表《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与路径》一文,其中写道:财政一半是“财”,另一半是“政”,经过30年的财税体制改革,我们有了很好的基础。如果说以往的改革,主要涉及“财”,也触及到“政”,那么下一步,“政”是绕不过去的。


2013年楼继伟再次回到财政部,在任期间曾力推房地产税改革。他曾在《求是》撰文提到房地产税构想。称,“总的方向是,在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对城乡个人住房和工商业房地产统筹考虑税收与收费等因素,合理设置建设、交易、保有环节税负,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使房地产税逐步成为地方财政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房地产税立法因此得到空前重视。


楼继伟


楼继伟在官员中素以“敢言”著称,思维敏捷、率性耿直。因为既有研究背景,又有实践经验,在体改部门、财税领域深耕十几年,他对财政、经济体制改革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三、谢伏瞻


谢伏瞻先后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业部自动化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9—10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2006年9月,剑桥大学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


谢伏瞻在学问方面不简单。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扎实学术功底使其成为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和企业改革等。


谢伏瞻


谢伏瞻2013年3月调任河南省委副书记,同年4月当选为河南省省长,2016年3月任河南省委书记。在去往河南任职之前,谢伏瞻曾在国家核心智囊机构之一的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多年,担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后,参与过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文件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组织起草了2009年至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谢伏瞻善于“理论和实际结合”,从他在国家统计局的工作中也能窥见。200610月至20085月,在为期一年半多的国家统计局局长任内,谢伏瞻带领国家统计局适时开展了能源、服务业等领域的统计改革,同时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单位GDP能耗的考核机制。


四、林毅夫


林毅夫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和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约翰逊的弟子。


中国经济制度的快速变迁为他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使他在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成为国际上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他在国内首提规范化研究方法,以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林毅夫学术生涯的早期以研究农业经济学为主,他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从分散的小农经营到集体制、从小型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从集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在技术变迁领域,他以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发与扩散为对象,分析了影响农业技术变迁的因素以及农业技术变迁所带来的农业增长、农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变化。


关于中国的粮食问题,林毅夫认为,中国仍有巨大的粮食增长潜力。只要农业政策不出现大的失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升级,粮食产量的增加必定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林毅夫


2008年,林毅夫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中国在世行获得最高职位的第一人,也是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


出任世界银行副总裁和首席经济学家的4年里,他尝试在不发达国家推广中国的发展和转型经验。他强调发挥“后发优势”来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创造条件,审时度势,推进制度改革,把旧体制中的各种扭曲消除掉,以建立完善、有效的市场。


他认为,一个高质量的经济体系应该是有效的市场加上有为的政府,二者缺一不可。在国企改革方面,林毅夫认为中小型国企应该民营化,所有者和经营者统一起来可以避免道德风险的问题。


2012年6月从世行卸任后,林毅夫推出了《新结构经济学》和《繁荣的求索》,全面总结、阐述了他的理论和观点。林毅夫说,他从来没有反市场,也从来不反对制度改革。他给自己的定位是 “按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而提出看法的独立学者”。


五:李稻葵


李稻葵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85年作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长期关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炼相关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兴趣集中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以及大国发展战略。


李稻葵在2011年5月号《新财富》杂志上发布署名文章《个税必须全面系统改革》炮轰个税草案。他在文中指出,“个税体制设计极其简陋,甚至‘弱智’。”为此付出巨大的政治成本和社会代价“很不值得”。他提出,个税改革中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建议中国实施平税制度。此观点甫一发布,立即引发强烈反响。


李稻葵


今年两会期间,李稻葵也谈到了当下楼市。他认为房价将不会像以前那样单边上涨,一年涨20%到30%的现象恐怕不会再现了。不过他也表示,房价下跌也很难看到,一线城市土地供给不足,房价仍然有上涨压力。他认为房地产税不应该全国“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应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大的原则,具体征收细则应该下放到地级市,由地方自行制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