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生活】创业误入歧途
晚醉
浪迹海外,相逢德国,我们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和创业……
在岁月中洒下汗水,在热血中谱写人生,在漫漫心路中延伸着华人的精神。
微信订阅号:【格调1883】
当年留学生靠打工生活
不知道什时候,大家觉得小Z突然有钱了……
这里说的“有钱”,是指的十几年前,那时候留学生“不缺钱”就叫有钱。跟现在的留学生不一样了,那时每个学期末除了紧张的复习考试,还要联系假期打工的地方,并提前找住处。而现在的留学生,假期前也很忙,但忙的是计划去哪里旅游,或者回国度假。
记得我在德国读大学的时候,打工特别能干的童鞋在江湖上都会有响亮的名号,比如面包王子、披萨皇后、水果姐姐……都绝对是“尊称”,以此彰显其能事,绝无任何讽刺之意味。因为我们那时来德国的大都是去不起美国的工薪家庭,先不说书读的如何,能靠自己打工顾住留学生活开销,那就值得尊敬。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家里确实有钱的,比如有特殊技能的,又或者像小Z这样……
小Z没什么钱,但却十分鄙视体力劳动,所以变得更没钱。有同学劝他一块去餐馆端盘子,他死活不去,还念念有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小Z反而嘲笑那些打工的同学都是只会下力气挣钱的笨蛋。
有时候大伙儿凑一块聊天,互动有无,交换一下打工信息,或者谈谈打工的趣事。小Z会极力把话题延伸到如何挣钱上去,这种讨论,如果没有小Z,通常会归结两个结论:抱大腿或者摸彩票,然后大家都会一笑而散。幽默的讲,这确实是完成原始积累有效率的办法。
但是小Z却不是,他会自己回想每个人提出办法,推敲可能性,把有价值的部分还会记录下来。
即使是彩票和抱大腿两种办法,小Z也要做出认真细致的可行性分析:前者拼的是概率,这个小Z觉得自己已经“在路上”了,他正在计算机系艰苦的学习,迟早有一天,他会推演出怎么买怎么中的程序的,但是,现在还发不了财;后者呢,这个拼的是手段,小Z积极的换位思考,不管是傍富婆还是当小三,如果一个人真心抱大腿,会觉得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要抛砖引玉。那么,如果自己换个位置装扮成富人,把所有抛来的小财搜集一下,不也能发大财吗?沿着思维进行下去,结论就很明显了,利用常人的贪欲去行骗!
小Z突然有钱了
不知道什时候,大家觉得小Z突然有钱了……对呀,听说小Z是富二代,谁?嗯,看来这货之前藏的比较深而已。对啊,要么他怎么从来不打工呢!可是,他为什么也那么吝啬呢?你不懂,富人都这样……听说他在柏林认识的德国人也很厉害。对,他爸和那个谁谁是朋友……于是,不知道什时候,大家觉得小Z突然有钱了。当小Z也听到这些传闻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洒出的网差不多了,下一步,在家坐等“鱼上钩”。
用谎言编制的网是可以无限扩延的网,再加上人们口耳传言的力量,那网可能大的超出你最初的想象,突然蹦出来的什么鱼,也可能是你无法预料的!终于,一个陌生女童鞋摁响了小Z的门铃。见面后,那人开门见山的说,“听说你认识德国教育部部长。”小Z刚吃过饭差点没吐,他只是跟人吹牛自己老爸认识德国教授,其实,那只是张老爸和一个普通老外的合影。结果怎么能传成跟教育部部长有交情?!
但是,既然已经决定走装逼路线了,这时候岂能腿软,他不置可否的先“嗯”了一下,然后缓缓道,“同学,怎么称呼?”那女生根本没理会他,走到跟前,冷冷的说道,“帮我搞定柏林一所德国公立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小Z听到这儿,再也忍不住了,有这么来“抱大腿”的吗?站起来就要发作,抬手指着追对方,“你郎里格朗X+&# !”可是,只见那女生面不改色,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往桌子上轻轻一扔,“这是2000欧元,等事成之后,再付另一半。”
小Z一看2000欧元现金,什么,还只是一半!他被这敞亮的气场直接镇住了,话一出口就改成了,“你……你还真是找对人了!”小Z甩出去指人的手也随即往下一沉,“请坐! 我需要跟你谈谈具体情况。”
小Z算计了一圈,一套“完美”的计划没想到把自己给埋了。收了钱哪能不办事,于是,小Z千方百计各种尝试,可到了最后,也实在没招。搞定入学通知书……这不就一张纸吗?最后,只能硬着头皮,翻出自己入学通知书,比葫芦画瓢,直接打印了一张入学通知书。
还好,德国很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就是一张A4纸大小的信,后面甚至没有公章,只有一个文员的签字。这种纸就是办公室用纸,超市都有卖的。字体,排版啥的,对于学计算机的小Z来说,根本都不是问题。
尽管如此,小Z心里明白,假的还是假的,事到临头,他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小Z故作镇定,把一张崭新的“XX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忐忑不安的交给了对方。那女生想必国内也是哪家大小姐,平日霸道惯了,拿到“通知书”没有多问,直接硬拉着小Z一起去办延签,事后给钱,这算是验货了。
小Z当然知道这是假的,这大学通知书完全是自己电脑上打的,上面的签名也是自己划拉出来的……走进外管局签证处的时候,小Z觉得自己的腿肚子发颤……令小Z大跌眼镜的是,签证官居然没发现,一切进行的出奇的顺利。到楼下,那女生如期把两千欧元尾款塞带小Z手里,满意的扬长而去。
后来,小Z还听说她真的去大学注册了,也没听到有啥事儿。也许,真的德国大学是宽进严出,入学通知书随便发,根本没人管呢?不可能!小Z自己都想抽自己两嘴巴子,那么,入学考试不是形同虚设吗?德国大学不收学费,可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哪能免费无限制的让全世界人享用啊?用屁股想想都不可能!对,这迟早是要出事的!或者,这位主儿看样子也不是学习的料,或许在大学里混不了多久,出事前就自己不上了……那也不行,迟早查出来,自己难逃法网!这就是造假,而且是在德国!
很多假毕业证办理应运而生
可是,小Z又想到自己刚刚到手的4千欧元,这不正是自己理想的挣钱速度吗?那又怎样,不能干,决不能再干了。可是,很快就有第二个人找来了……不能干,不能干……最终还是干了!
那时候,语言班里有这需求的人多得是!考不进大学,一直耗着超过了2年期限,眼瞅着签证要期了,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国太丢人了。对,找小Z去,他小Z是德国教育部的干儿子,德国大学都是他们家亲戚!其实,网上办假证也不少,而且最多的是直接办毕业证!现在德国学制也改成了国际上通行的学士和硕士,之前,德国只有一种学制Diplom (相当于硕士),中间没有学士毕业证,要么一口气熬到毕业,要么什么都没有。据统计,就连德国人Diplom的毕业率也不到30%。
于是,很多毕业证办理应运而生,当时坊间传言可以以假乱真到这种地步:全套毕业证加大使馆学历认证,保证到大学的网站上可以查询到你名字,但是有一点,不能打电话去大学问,经不住人工询问。那套证书据说最便宜的7千多欧元就能搞定。
但是,在客户眼里,小Z这不是办假证,人家小Z有关系,这是真的!真的,当然更值钱!小Z也从没说过自己手上的东西是真的或是假的。有人打过来电话询问之后,想问问真假,他总会说,“……这样吧,我在外管局楼下等你,等你拿着我给你的东西,在签证官那里办了签证,然后,再给我钱。”对方一听,签证官都认了,那还有假,而且,果如传言:事办好再收钱,有讲究!不像其他办假证的,先收款,办不成再退……这两者可有本质区别,说明人家小Z是真有关系,不怕你事后不给钱。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赚钱这么快,那还能收得了手。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小Z干了大半年。虽然小Z胆大心细,换了住处,注意隐藏行踪,任何交易只用现金,电话号码也常换,可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东窗事发了。
其实,德国大学每个专业都有招生计划的,而且名额都是通过预算委员会核定的。本来,整个学校多一两个新生没什么感觉,可能短时间内也没人追究。但是,有些学校发现突然比计划多了上百个新生,那就要彻查了。这不查不要紧,一查真让德国人涨姿势啊!根本没有人相信,谁会在这上面造假!
小Z闻风而动,想途经荷兰逃出欧洲,可出海关的时候还是被摁住了。但是,小Z被逮捕的时候,身上并没有携带现金,根据保守估计,他至少藏匿30万欧元现金。从小Z在德国被判刑,到刑满释放,警方一直都没有找到那笔赃款。
德国法制的威力并不是在于让人们因为害怕而不敢犯法,而是恰恰相反,是为了不再恐惧生活,是为了唤醒社会的良知。所以,德国很多社会条规看上去非常“幼稚”,比如,乘客主动买票乘车,只是小概率抽查,比如商家主动自己报税交税,等等,由社会良知主导的规定成为民众的习惯。这样整个社会沟通成本就降低,同时社会效率就会增加。
所以,在德国卖假货有罪,买假同样也不被容忍!最终所有小Z的客户,被统统取消学籍,遣送回国,不管他们当时是否知道那是假的。
感谢您关注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两万伍千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