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 ID HSB-1997 Intro 传递德国华人社会资讯、购房、移民、旅游、保险、交通、留学信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致力于中德友谊与经济交往。 新朋友请点击“德国华商”加关注 5月31日,一名阿富汗男子因难民申请被拒而要求被遣送回国。原本是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却意外遭到300人的反对,并由此引发了长达数小时的大规模、暴力性抗议示威。 300人为阻止警方遣送难民发动大规模示威 据了解,该男子今年20岁,目前在德国纽伦堡一所职业学校上学,31日,警方接到通知来学校接人。刚开始,该男子表现得相当配合,跟随警方前往巡逻车。但是,该男子学校的同学行为却十分极端,为了阻止该男子被遣送,他们在警车前静坐示威遭,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示威的队伍当中,进而演变成300人的暴力示威活动,其中包括很多带有左翼背景的人,一些人还向警察扔瓶子和自行车来表示不满。为了与暴力示威者抗争,警方被迫使用了警棍和胡椒粉喷雾。在警方将人带走后,示威活动仍然没有结束,甚至延展到纽伦堡市中心。最终,这次暴力事件导致9名警察受伤,3名示威者被捕。 静坐示威的人群 该职业学校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名20岁男子很乐意融入群体,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在未来很有希望获得一个学徒位置。 20岁将被遣送的难民 此外,在5月31日上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Kabul)市中心使馆区发生汽车炸弹袭击。据阿富汗卫生部门发言人说,爆炸已造成至少80人死亡,约350人受伤。这次爆炸事件使当地无辜的平民,身心都遭受巨大的伤害,也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一片狼藉的爆炸案现场 德国政府将阿富汗部分地区定性为"安全原籍国",从而为遣返阿富汗难民铺平了道路,这一政策引起广泛争议。迄今为止,德国已出动五架飞机将总共106名遭拒绝的避难申请者遣返阿富汗。原定5月31日出发的遣返难民航班,因喀布尔爆炸事件被临时取消。 纽伦堡有关当局试图强制遣返难民的行动再度引发了各界对政府遣返实践的批判,反对党,教会以及民间团体纷纷呼吁政府,鉴于阿富汗的紧张局势,应重新审视遣返政策。纽伦堡社民党籍市长乌尔里希·马力(Ulrich Maly):"将一名学生从教室里带走,这种做法是无法接受的。" 警方与示威人员交涉抗争 目前,警方正在对此次暴力事件做进一步调查,被捕者可能会面临刑事惩罚。另外,警方将再择日决定该男子被遣送问题。 警方逮捕示威人员 当地一名基督教主教在脸书上写道,应将这一事件作为一个"警示信号",认真反思遣返政策。天主教会的尤根·阿尔特(Jörg Alt)对巴伐利亚州执政党基督教社会联盟(CSU)提出直截了当的批判。他说,基社盟的遣返难民政策已经完全脱离了该党的"基督教"和"社会"宗旨。 但一直强调实行严格移民政策的基社盟,则为其遣返政策进行了辩护。 巴伐利亚内政部长赫尔曼(Joachim Herrmann)31日表示,喀布尔炸弹袭击事件非常可怕,"但并不一定就要因此终结遣返。" 参考链接: http://www.spiegel.de/lebenundlernen/schule/nuernberg-300-jugendliche-protestieren-gegen-abschiebung-eines-mitschuelers-a-1150127.html 延伸阅读 喀布尔爆炸袭击事件在德国国内舆论也抛下“震撼弹”。德国政府先前以阿富汗“许多地区局势安全”为由,遣返阿富汗难民的决定原本就备受争议,而现在各大媒体更是将批评矛头直指柏林。 (德国之声中文网)去年年底以来,德国政府加强遣返难民政策,而其中也涉及申请难民身份遭拒的阿富汗人。2016年10月,联邦内政部长德迈齐埃与阿富汗当局签署了一份遣返协议,使集体遣返阿富汗难民成为可能。柏林方面认为,阿富汗许多地区安全形势趋于稳定,向该国特定一些地区遣返难民是可行的。 德国内政部长德迈齐埃去年12月中旬日在接受《每日镜报》(Der Tagesspiegel)采访时还表示,遣返在德国没有获得避难资格的阿富汗人的做法是"正确和必要的",这样的行动今后还会"谨慎地继续"。德迈齐埃当时举例说,此前被包机遣返喀布尔的34名阿富汗男子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德国因触犯法律被判刑,被控罪名包括盗窃、抢劫、贩毒、强奸、杀人,这些罪犯是直接从监狱被接到机场上包机遣返回阿富汗。 尽管包括默克尔在内的柏林政府高层多次为遣返阿富汗人的决定进行辩护,但这一政策从一开始就备受左派政党和民间团体的批评。5月31日喀布尔戒备森严的使馆区遭遇严重爆炸袭击,虽然德国政府随即宣布暂时停止遣返工作,但各大媒体依然"严厉拷问"联邦政府。 "决定正确,理由可笑" 在谈到暂时停止遣返的决策时,《科隆评论报》的文章写道:"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但其理由却显得异常讽刺:只是因为瓦西尔-阿克巴汗区发生严重爆炸事件,导致德国驻喀布尔大使馆无法正常运作,原计划在昨天进行的将被拒避难申请者遣返回阿富汗首都的工作才宣告延后。而错误的是,联邦政府不愿意重新评估该国的安全局势。将阿富汗安全局势描绘成'波动之中',也就是始终变化着,但同时又一直评估说该国足够安全,可以进行遣返工作,这完全体现出政治的厚颜无耻。" 《南德意志报》则对德国朝野各党都进行了一番鞭挞:"如果(德国)政府有较为充分理由向阿富汗遣返(被拒难民申请者),那就必须为此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让民众-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这项决定-对政府更为尊重,而不是靠内政部长支支吾吾的辩解。接受被遣返回阿富汗的命运并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和反对党在面对遣返当事人和选民时既不应该百般托辞,也不能满口人道主义空谈。两者都无法解决问题。"喀布尔使馆区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 "难民政策毫无人性" 今年是德国的大选年,围绕难民和遣返的争论也时常带有选战的气息。《法兰克福评论报》对此评论说:"数十万人因为(阿富汗)国内战争而流离失所。但这并没能让联邦政府改变政策。恰恰相反,越来越多从阿富汗逃亡而来的人们无法在德国得到庇护。德国正处于选战阶段,这样的强硬立场符合政界的需要。这是为那些对总理的难民政策不满而可能在秋季大选中投下德国选项党一票的联盟党支持者送上的贡品。喀布尔发生的袭击事件用最为苦涩的方式证实,(德国的)阿富汗难民政策彻底失败,毫无人性。但即便是现在,柏林也不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局势'。" 与其它报纸将焦点集中于遣返问题相比,《世界报》将目光转向了阿富汗的未来前途:"阿富汗战争就像是一场癌症。我们目前尚无法治愈它,并不意味着它就永远是绝症。放弃尝试更是毫不足取。这场战争的后果将始终影响着我们,不管是通过恐怖主义的形式,还是难民。仅仅依靠西方武器无法强制达成民主和平。但是,除了辛苦建设一个能让所有公民参与其中、保障其安全的国家,别无选择。这一过程将会持续数十年,并且耗资巨大。但是,与阿富汗陷入失败,并永远承受因此而导致的后果相比,前者依然更为经济,更为容易。" 公众号:德国华商 长按二位码加关注 感谢您关注 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近三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 Reward people gave a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