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代号“深喉”:历史的幽灵 | 每日一词

2017-05-13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教育频道

华盛顿FBI总部约翰·埃德加·胡佛大楼的徽章。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关键词:Deep Throat 深喉

特朗普以惊人的独断和对美国权力制衡传统的无视宣布解雇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也让这个美国政治与新闻史上的传奇代号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深喉”原指水门事件中不断向《华盛顿邮报》记者透露FBI内幕的神秘信源。基于这位政府高层人士的爆料,邮报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写出一系列揭露尼克松政府违法行为的报道。水门事件最终让尼克松赧颜辞职,倒在他自己的丑闻之下。

1974年,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出版记录事件始末的《大阴谋》(又译《总统班底》, All the President’s Men),书中用“深喉”称呼那个匿名信源。

“深喉”成了背景极深的泄密者的代名词。而1972年美国色情片《深喉》(与政治和新闻无关)更给这个词增加了一层艳色。有人从“泄密者”(whistle blower)联想到“口交”(blow job),认为之所以用“深喉”这个词,就是有意暗指泄密这种行为中天然存在的一种暧昧的关系。

2005年,也就是水门事件31年之后和尼克松逝世11年后,《名利场》的一篇报道宣布,当时的FBI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公开承认:“我就是那个他们称为‘深喉’的人”。

上周,科米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一场听证会上作证。Gabriella Demczu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特朗普解雇科米的事让人们立刻联想到水门事件。尼克松也曾试图指派自己的亲信执掌FBI,削弱其独立性。而且,当越来越多迹象显示总统卷入了民主党总部窃听案并曾多次试图掩盖真相的时候,尼克松悍然解雇了当时负责调查此事的独立检察官考克斯。

科米被解雇的时候,FBI正在调查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是否私通俄罗斯,以及俄罗斯是否利用这种关系影响了去年的美国大选。事实上,科米在突遭解雇前不久,还曾申请司法部调拨更多资源,深入追查特朗普的团队。

解雇科米是否意味着特朗普自掘坟墓,反而放出了下一个“深喉”,把他自己和白宫打入万劫不复的丑闻深渊?耶鲁大学美国政治史教授贝弗利·盖奇(Beverly Gage)在时报发表观点文章《特朗普解雇科米,谁是下一个“深喉”?》,提出了这个问题。

历史上,尼克松对进行独立调查的FBI心怀疑忌,想要指派亲信执掌这个联邦机构,使其听命于白宫。他的这种做法反而触发了后来的一连串事件,最终导致他在丑闻中下台。

而这一切事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深喉”费尔特。盖奇写道:

Felt turned on Nixon in the summer of 1972, feeding information to The Washington Post as the legendary informer Deep Throat.

1972年夏,费尔特把矛头指向了尼克松,以传奇告密者“深喉”的身分给《华盛顿邮报》提供信息。

历史似乎总有惊人的相似。盖奇指出:

But if Mr. Trump actually hopes to shut down or limit the F.B.I. investigation into his campaign’s ties to Russia, he may well be disappointed. History suggests that his decision is likely to backfire, producing new leaks and heightened inquiries that will be more difficult to control than he imagines.

“但是,如果特朗普真的是希望制止或限制FBI对自己的竞选活动与俄罗斯的关系进行调查,他可能会非常失望。历史表明,他的决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产生新的泄密和更多质询,那将比他想像的更难控制。”

美国会出现下一个“深喉”吗?已经无数次身陷丑闻却似乎每次都毫发无伤的特朗普最终也会被丑闻击倒吗?

历史学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关于Deep Throat,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或来信告诉我们。也欢迎对“每日一词”这个栏目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读者信箱地址是:cn.letters@nytimes.com。


相关阅读:


特朗普解雇科米,谁是下一个“深喉”?| 观点

1969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和FBI局长J·埃德加·胡佛在华盛顿。Bettmann Archive/Getty Images

(本文为时报观点文章,作者是贝弗利·盖奇)

唐纳德·特朗普又做了一件之前的总统都不敢做的事。这一次,他将一名对他的竞选活动进行了积极而持续的调查的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解职。这个决定反映出特朗普总统专横的本能,展现出他对联邦调查人员独立性以及对真相基本追求的蔑视。

特朗普频频呼吁以使用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起诉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他为FBI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放过”克林顿感到愤怒;而且有报道称,他指示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找理由解雇科米。基于以上考虑,很难相信总统的说法,他说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科米在竞选期间对待克林顿的方式过于苛刻。

但是,如果特朗普真的是希望制止或限制FBI对自己的竞选活动与俄罗斯的关系进行调查,他可能会非常失望。历史表明,他的决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产生新的泄密和更多质询,那将比他想像的更难控制。

特朗普总统可能认为这是向不愿与白宫保持同一阵线的泄密者和独立官员发出一个严厉的警告。但事实上,他很可能会引发内部叛乱。

1972年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当时,理查德·尼克松总统(Richard Nixon)突然发现自己可以撤换长期担任此职的臭名昭著的FBI局长J·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尼克松不相信FBI的独立性,试图任命一名会将该局置于白宫影响下的继任者。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因此触发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水门丑闻和自己的辞职。

尼克松没有将胡佛撤职。事实上,没有哪位总统有胆量撤胡佛,他于1924年在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任总统期间上任,后来又服务了七任总统——四名民主党总统和三名共和党总统。根据坊间流行的传说,胡佛是利用自己的秘密文件中的桃色轶闻要挟政治人士,才得以获得如此惊人的漫长任期。但实际上,虽然他也可能施过压,散布过流言,但他的大部分权力来自更平凡的来源,包括他宣传FBI无党派形象的技能。

尼克松非常了解胡佛的政治才能。他从1948年起一直与胡佛合作,两人共同揭露了被指控为共产党间谍的阿尔杰·希斯(Alger Hiss)。在那些年里,他们成为忠实的朋友和盟友,交换秘密,在华盛顿之外共度时光,交换节日礼物。在1968年的竞选中,胡佛默默支持尼克松。胡佛的前副手路易斯·尼科尔斯(Louis Nichols)担任尼克松竞选团队的安全主管。尼克松当选后,承诺继续让胡佛担任此职,尽管这位FBI局长已经远远超过70岁的规定退休年龄。

然而,尼克松一上任就发现胡佛完全不像他所希望的那么顺从。1970年,尼克松想对反战抗议者进行更积极的监视,胡佛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该计划违法,很可能会引起公众的激烈反弹。

第二年,胡佛和尼克松在调查五角大楼文件泄露者丹尼尔·埃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的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尼克松讨论过撤换胡佛的可能性,坚信这位局长太老了,太谨慎了,太不受白宫影响了。不过,尼克松担心胡佛知道的太多了,他意识到了撤换FBI局长所隐含的政治危险。

胡佛于1972年5月2日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他去世的消息成了头条新闻,所有三个电视网都直播了他的葬礼。对尼克松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意外收获,他终于有机会做他长久以来一直想做的事情了。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漫长的国家噩梦的开始。

尼克松几乎立刻犯了第一个错误。面对选择胡佛继任者的庄严责任,他选择了让没有任何FBI经验的助理司法部长、前海军军官L·帕特里克·格雷(L. Patrick Gray)担任代理局长。尼克松的顾问约翰·埃利希曼(John Ehrlichman)在胡佛死后不久的总统“谈话纪要”备忘录中明确说明了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格雷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对FBI的控制,”埃利希曼写道,“做出这些必要的改变是为了确保它完全忠于政府。”批评人士无需通过这样文件也能看出格雷是白宫的傀儡,把他安插在FBI里是为了破坏该局引以为傲的独立性。

当时,FBI的水门调查尚未开始。不过,尼克松已经相信,对FBI的控制将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至关重要。他特别希望这个新近与他合作的部门能帮忙堵住行政部门快速蔓延的泄露。可事实上,他反而启发了史上最大的泄密者之一:FBI副局长W·马克·费尔特(W. Mark Felt)。

正如史学家马克斯·霍兰德(Max Holland)所揭示的那样,费尔特本人想当局长,他将尼克松的决定视为对自己的侮辱。和很多FBI的职业官员一样,费尔特也坚信保持独立的价值,厌恶总统操纵这个独立机构的企图。1972年6月,当华盛顿警方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的总部所在地水门大厦逮捕了五名与尼克松竞选有关的非法入室男子时,费尔特看到了机会。正如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十多年前承认的,费尔特于1972年夏把矛头指向了尼克松,以传说中的告密者“深喉”(Deep Throat)的身分给《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提供信息。

费尔特泄密的一个目的是对抗白宫的巨大压力,后者试图阻止FBI的调查。早在1972年6月23日,尼克松就与白宫幕僚长H·R·霍尔德曼(H. R. Haldeman)密谋阻止FBI的调查——他们的谈话录音后来被称为“铁证磁带”,尼克松因此被迫辞职。不过,FBI的调查依然没有停止,他们努力调查尼克松的竞选活动以及它与水门大厦闯入者的关系。费尔特把部分发现泄露给了新闻媒体,在共和党人希望它完全消失时,让人们持续关注该事件。

当年年底,尼克松以压倒性胜利获得连任。不过,他依然没有摆脱FBI的调查。1973年,尼克松提名格雷担任FBI的终身局长,但他的提名确认听证会一败涂地,没有平息反而增加了人们对他掩盖水门事件的怀疑。当年4月,在销毁水门事件相关文件的真相败露后,他蒙羞辞职,暂时由另一名代理局长接替。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由于国会调查的势头猛涨,新任命的独立检察官阿奇博尔德·考克斯(Archibald Cox)要求公布白宫的录音带,尼克松的处境逐步恶化。1973年10月,尼克松为阻止调查而解雇了考克斯,却未能阻挡水门事件带来的雪崩式灾难。

很多评论人士指出,解雇考克斯是与解雇科米最接近的先例:总统试图利用自己的行政权力来阻止调查,却未能如愿。在未来几个月里,FBI的继任危机意味着特朗普将面对更令人不安的前景。尽管尼克松的政治手腕远远胜过特朗普,但他在1972年自己最受欢迎的时期也未能“巩固对FBI的控制”。相反,他的这种企图毁灭性地终结了自己的总统职位,引发了政治和官僚系统的反击,尼克松——以及美国总统这一职位本身——再也没能从这些打击中恢复过来。

本文作者贝弗利·盖奇(Beverly Gage)耶鲁大学美国政治历史的教授。她是《华尔街爆炸的那天》(The Day Wall Street Exploded)一书的作者,目前正在撰写前FBI局长约翰·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的传记。

翻译:王相宜


相关文章:FBI局长被炒,水门事件还魂?| 双语

特朗普为何要重用女婿库什纳?


公告:时报君有个人微信号啦!

欢迎大家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和我做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