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6年8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弥足珍贵]客家教会史 惟一一部完整记叙客属基督教复兴史 客家肢体必读,客家人快转!(序及第一章)

2016-04-13 客家老信徒 心灵港湾

温馨提示:击上面蓝字“心灵港湾”关注关注后,即可免费收到平台发出的信息本公众号为你带来最新的国度信息、优质原创、先知信息及祷告、资讯等。

本公众号:xlgw777


      客家人这个历经磨难,而又生活在较艰苦的环境中的族群,无疑应是一块容易接受福音的好土;在近代中国人领受福音,成立平民教会,客家人算是比较早期的。本书所探访的,正是一个半世纪以来客属教会在主耶稣基督里的生命之源和坎坷的经历...

内容:广东客家教会由1853–1979年的成长踪迹、发展历史… 基督徒后代在文革时期的失迷与苏醒…


序二

难能可贵的宣教史料,既能清晰地追溯巴色会宣教士的足迹,也能深刻地描绘客家教会的成长踪影,令人难忘。

书中所提的黎力基、郭实猎、戴德生不仅是客家教会的先驱,也是潮汕教会的恩人,我们潮人生命堂在2009年庆祝创会百周年的时候每多提及三氏,可见客家潮人的“恩典源流” 本是同根,谨此祝愿读者均心被恩感,起来高举十架,持守纯正信仰,荣耀主名。 

                         潮人生命堂联会会牧 
陈恩明谨织

******************************************

序三

这是一本看了令人感动的书。

没有夸张矫情的情节,也没有精细华丽的文藻,有的是如实人生的高低起跌,映照着基督教在中国广东客属教会的起源、发展及盛衰。或许张复兴、徐复光、邓文 清、曾恩贞、周咏仪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但藉着他们的生命故事,却编织起基督教教会百多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也让我们清楚了解先贤信徒如何坚守主的 道及竭力传扬福音。他们生命的榜样,是读这本书的人最大的激励。

起、承、转、合是文章结构原则之一种,作者运用此原则道出广东客属教会之兴起、发展、衰落及重建。配合着时代的转变,从清未列强到抗日战争到文化革命,在 不能自主的命运旅途中,在生死离合的现实生活里,刻划出上帝的保守和成全,保守着祂的仆人,亦坚固着祂的教会。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如实展现在每一 位读者的眼前。

起、承、转、合不单是文章结构的一种,也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信仰生活的实况原则。有开始,有发展,亦有结束,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这本书分享了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信仰,也分享了上帝无边无垠的恩典大爱。

这是一本看了令人感恩的书。

播道书院校牧
许亚光牧师

******************************************

序四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透过本书,我们不单看到客属教会的起源、兴替历史,更可以看到神奇妙的作为,祂怎样透过其忠心的儿女、仆人在艰辛的情况下建立教会,教会怎样在熔炼击下仍然屹立不倒。

同样透过此书使我们看到先圣先贤如何在压力磨炼中仍坚守信仰,叫我们学效,但也不掩饰部份人如何在世俗化下失迷,叫我们得以警戒,这是活在安舒环境,信仰自由下的信徒极需阅读的书本。藉此书使我们鉴古知今,扩阔视野,增强信心,并懂得面对现今世代。

基督教铭恩堂堂主任
梁永善牧师


序一

我今天已经是一个老人,感谢主我们的神,让我生长于耶稣基督的福音已经传到中国的恩典时代,使我得以信靠祂,成为祂的子民。在我生长的年代里,神曾借着苦难,让祂在中国的教会经历了一场‘死亡的浸礼’,使祂看为至宝新妇浴火重生,得了一次洁净。

苦难中的经历是一笔属灵的财富,是主耶稣基督赐给祂的教会的财富。与我同时代一起奔走天路的弟兄姊妹大都已经作完了当作的工,回到亲爱的主那里去了。主却 留下我,将负担放在我心里,要我将这一段历史告诉年轻的弟兄姊妹;

这是一本广东客属教会的历史,从主后1853年至1979年,广东客属教会走过了类似于从‘以弗所教会’至‘士每拿教会’的阶段,(启示录2章1-11 节)。其中少有令世人瞩目的神迹奇事,也没有让世界惊羡的大复兴,只有亲爱的主紧紧的握住祂孩子的手,领着他们走着那条荆棘满途、血泪斑斑的十字架的路。 从中你可以看见神的孩子们的迷茫、软弱、跌倒,可以看见撒但险恶的试探,可以看见神的生命、能力的不断更新、扶持,还可以听见圣徒的得胜凯歌。
叙述这段历史有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背景问题,就是从1949年至1976年,共产党领导着全中国人民向着共产主义进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中国 政府也早已下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的结论,知道错了。

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再来之前,那不法的隐意会有更加大的发动,神的孩子们要接受教训。
神为人类创造了天地万物,将他们安置在乐园里,人类却认贼为父,跟随撒但背叛了神。在亚当背叛之后,神寻找呼唤他:“你在哪里?”

神几千年来,一直借着祂的众仆人,以至祂的独生儿子在呼唤、寻找因着背叛神而遭受咒诅,深深的陷在苦难中的亚当的子孙们。

如果我没有辜负所托,看此书时,你会听见阿爸父神对亚当子孙的再一次呼唤:“你…在…哪…里…?!”

编者
式微

******************************************


上篇:(1853年——1948年)


第一章:客属教会之始

甲、历经磨难的族群——福音种子生长的好土

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路加福音八章15节)

客 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因逃避饥荒、战乱而逐渐南迁,辗转来到南方;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旧称嘉应州),最终形成稳定的一个汉族民系——客家民系。此后客 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据中国政府有关方面统计,现今客家人约有5500万,其中在国内约有4500万,其余1000万分布在 世界各地。有人说:今天“凡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在国内的分支有所谓“客家三州”,是指广东嘉应州、江西赣州及福 建汀州。其中以广东嘉应州的分支最大,除了潮汕平原为原住的潮州人之外,这些后来者‘客人’几乎遍布于粤东及粤北的广大山区。

由于历代不断的长途迁徙,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形成了客家人勤劳、勇敢、坚毅、上进的传统。使客家群体中出现过不少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等等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人物。

查看基督教会在中国的历史,福音虽在唐朝开始,几次登陆中国,可是因着种种原因,都没有在中国扎下根来。真正在中国平民百姓中扎下根来的,是从马礼逊1807年来华后的近代开始。

耶稣基督降生的信息是最先报给按更次看守羊群的牧羊人——劳苦大众的。客家人这个历经磨难,而又生活在较艰苦的环境中的族群,无疑是一块容易接受福音的好土;在近代中国人领受福音,成立平民教会,客家人是比较早的。

最 为中国基督徒接受的,从1906年至1919年翻译的国语白话《和合本圣经》,其中就夹杂着许多客家方言:如‘日头’、‘拈阄’、‘籴粮’、‘粜粮’、 ‘着火’、‘服事’、‘事奉’(新的版本已改为‘侍奉’,客家话是‘事’‘侍’不分的)……等等。像客家人讲普通话那样,多少总会带点客家音,国语白话 《和合本圣经》的‘国语’其实是‘客家国语’。这说明,当时参与翻译《圣经》的人大部分是客家人,还有懂得客家话的外国传道人。

在 客属五华、龙川、河源三县交界的地方,耸立着一座高山,名叫七峰山(七目嶂)。海拨1318公尺,重山叠翠,直插云天;山间流泉潺潺,出山汇集成小溪河、 小河;流经五华、龙川的汇入梅江再汇入韩江,流经河源的则汇入东江。有趣的是:当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耶稣基督的福音传至客属地方,从地域看来,竟也同水的源 流方向相同。从七峰山附近,五华的一个偏避山村——樟村开始,流向龙川、兴宁、梅州、河源、惠州等地。只是我们试图在《耶稣基督在广东客属教会的恩典源 流》中所探导的,其重点却是一个半世纪以来客属教会在主耶稣基督里的生命之源和坎坷的经历,尤其是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的历史。

记 载在《马太福音》十三章、《马可福音》四章、《路加福音》八章的,耶稣基督撒种的比喻是我们很熟悉的。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后,他们先在沿海地区撒播福音的 种子,可是沿海地区却没有扎下根来,倒在内陆偏避的山村深深地扎了根;从偏避的山村中再传回平川、沿海,照人看来,这是有违常理的事。为什么会这样?无 他,因为客家族群的心田是一块历经苦难、挫折的耕耘,适合福音种子生长的好土。

乙、客属教会之始
“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三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马太福音十八章19-20节)

比戴德生1854年来华早七年,1847年,瑞士的巴色差会就派黎力基(Rudolph Lechler)和韩山文(Theodore Hamberg)二位牧师,来到中国。二人来后即在香港、九龙、新安(今宝安深圳)、广州、潮州等处布道。

说到广东客属教会之始,要特别提到一个人——张复兴。他是第一个接受主耶稣基督并将福音的种子带回客属内地的人。

张复兴,家名阿新,因三代单传,五华家乡人称他为‘吊瓜新’,一根独苗吊着一个独瓜之意。其父张声麟是五华县大田高磜人,1811年于广西南丹县经营小生意时生下张复兴。阿新小时候因要帮父亲照顾生意,每年只有几个月进私塾念书识字。28岁与广西一黄姓女子结婚。

33岁时,张复兴带着妻子回到祖居五华大田高磜。二年后前往西江作船员,运载木碳到香港。不幸船沈,丧失一切,转而与一位朋友在香港做小生意售卖日常生活用品。

五华人秉性豪爽、刚直,有股蛮劲,是出勇士、出军官,也是乱世时出绿林好汉的地方;抗日战争时,十九路军中的烈士就多出于五华。张复兴就是典型的五华人。

1848年,他在香港认识了一位基督徒何进光,带他参加了传教士郭实猎所开设的慕道友学习班。不久后郭实猎为张复兴施洗,并聘张复兴为他所组织的福汉会的传道人。张复兴遂与郭实猎同行,向石匠、农夫、水上人家、甚至抽鸦片者传扬福音,其中有许多是客家同乡人。

郭 实猎对张复兴的热心印象非常深刻,他曾描述说:“基于张君的讲道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位属灵人,对救恩的事工有很深的了解,内心与救主也紧紧相联。在他动 程之前几天,我听过他对一群无赖汉的讲道。当我听的时候,我能想象自己处于莫拉维弟兄会的一个聚会所中。他的劝告是那么具有活力,他的用字遣词是那么感 人,以致那班无赖都受感动,而我自己则骨节与骨髓都被刺入剖开……。他是一位被神感动的人,……”后来他认识了巴色会的韩山明牧师。1851年与李朗人江 大宾、麻坎人张广鹏一起接受了洗礼,(因巴色会规定,凡加入巴会者必须重新受洗),并接受了‘授发书传道’职。

张复兴心里火热,如饥似渴的学习真道,甚至将自己经营的小生意停下来,跟随韩山明牧师四出布道,成了韩山明牧师的唯一随员。

次 年(1852年),客属闹饥荒。张复兴敏感的意识到这是个传福音的机会,建议西牧拨款还乡赈灾、布道,获准后即代表巴色会回到家乡。回乡后见到他的亲戚徐 复光,及房亲张阿二、张阿三(山里人没有文化,生下小孩不知道如何取名,常是阿头、阿二、阿三……阿七、阿八的叫),便向他们传福音,并说明自己回乡的目 的。他们几个当即接受了真道,同张复兴一起,一边施粥救济家乡饥民,一边派发福音小册子传扬福音。

巴色会严格规定,要传教士才能为人施洗。徐复光、张阿二、张阿三心里急迫,便于次年(1853年)5月,由张复兴领着,徒步跋涉七、八百里,越过山山水水,去到新安(今深圳)布吉,请求韩山明牧师为他们施洗。

客属教会之始的第二号人物是徐复光。徐复光,家名徐四伯,五华长布粘坑人,1808年生。是张复兴回乡后带领的第一个信徒,对主耶稣基督的信心真诚、坚定,人缘好,善于讲道,是源坑教会的奠基人,传道四十二年,1895年,88岁高寿才含笑瞑目,安然见主。

张 复兴、徐复光等人常常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往来于樟村、粘坑、源坑、双头、黄道岭、大布坪、模石径、博石下、嶂下等地布道。开始接受真道的有:曾复清、曾 复云、曾复安、张复明、古复荣、古复恩、古复梅、张复诚、黄常新、吴子招、李其灵、李复理、李方华、李佩新、李树亲等。后来人数越来越多,其中以源坑村最 多。1855年成立“祷告会”,1856年改为“宣道会”。

主耶稣说:“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教 会原文是召会,是主耶稣基督从世界中呼召出来的子民奉祂的名相聚在一起,向祂敬拜的‘会’。教会不是礼拜堂,礼拜堂只是聚会的地方。礼拜堂不是圣殿,教会 才是神的圣殿;当神的儿女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相聚在一起时,主耶稣就借着圣灵住在他们中间,天父和祂的独生儿子,主耶稣基督就在这里接受祂子民的敬拜。因 而我们说,从1855年,“祷告会”成立之始,就是耶稣基督在客属地方的教会之始。

‘宣道会’于1858年于樟村购得旧楼一座,修为教堂。这就是广东客属东、梅两江的第一间教堂。

据 说购这座旧楼还有一个小故事:弟兄姊妹都来了,要举行礼拜却没有地方。当地一个富人黄宁佑,建好一座楼房,却因闹鬼一直空着不敢住;房主人对弟兄姊妹说, 这楼房,如果你们敢住的话,可以让你们住。弟兄姊妹听见此话很高兴,当日就住了进去。晚上举行礼拜唱诗时,突然从房梁上掉下一物,落在打开的圣经上,拿起 一看,是一付小棺材;原来是建筑师傅用邪术坑害屋主,放在梁上的一种符咒。


下期再续,精彩不容错过,敬请关注……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可以支持我们!

点击右下角阅读原文或关注本公众平台进入书房发现优质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