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肥乡省级非遗传人获“河北工匠故事”活动奖项
好消息 好消息
肥乡区省级非遗落花堂木刻传承人崔建军
《我家先生是“木癫”》的匠人故事
在河北省总工会、国资委、企业联合会
联合开展的“河北工匠故事”活动中
荣获三等奖
看
这
里
“河北工匠故事”活动是省总工会、省国资委、省企业联合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关于“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深化拓展了“河北大工匠”寻访宣传活动,进一步讲好了工匠故事,弘扬了工匠精神,大力营造了崇尚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
下面让我们跟随肥萱萱的脚步
看看安瑞霞笔下
“木癫”先生崔建军的
匠人故事吧~
我家先生是“木癫”
相传北宋书法家米芾一生好石,时常抱着心爱的石头入睡。见到好的石头就会很恭敬的鞠躬敬礼,故此被世人尊称为“石癫”,我家先生也是这样的人。他对木头达到痴迷的境地,木刻技艺是他一生坚守的祖业。他常说:“纵向的传承、横向的传播”是他的责任和追求。
我家先生叫崔建军,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乡“落花堂木刻”代表性传承人。
故事要从结婚时讲起:
自从我们结婚那一天起,我就和铇楂、木屑结下了“不解之缘”,清扫这些杂物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坐月子时也从未间断。“当当当、嗤嗤嗤”木头的敲击和钢锯发出的声音是我每天的起床“闹铃”,这样的噪音也成为邻里关系的“导火索”,公婆不甘其扰搬出去另住,我成了最初他的唯一“粉丝”。也从中深刻体会到他对这门传统技艺的执着和坚守。
除了噪音,随处摆放的木料是我家的第二道“风景”,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木质的木刻基材堆积如山“绵延起伏”。木料缝隙是老鼠、蟑螂的“安乐窝”,时不时地会翻出成窝的老鼠家族。我是鼠夹、鼠药、粘鼠胶一起上,因灭鼠“成绩显赫”,被女儿授予“安满囤”称号(我姓安,邱满囤为灭鼠专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我家先生的口头禅,也是他大把薪水用于购买木工和木刻工具的借口。斧子、刨子、手锯、拐尺是我能叫上名字的,形状怪异的工具我至今还很“陌生”。光是刻刀就装满了三大工具盒,不同的式样我只能用眼花缭乱来形容。除了常用工具,他对老工具的收藏也很上心,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退休老木工转让工具,他拉着我行驶120多公里去“淘宝”。一堆我看来放在家里都碍事的“破铜烂铁”,在他眼中发出“垂涎”的光芒。我一看他的眼神,心里直嘀咕:这次肯定又不还价了。没想到的是,他一激动又把车上的半条香烟硬塞给那个退休木匠。我真的无语了!
木刻技艺由古时木匠行里“嫁妆铺”花棂雕刻技艺传承而来。木匠这行在古时分为小车铺(打造运输工具独轮木车)、棺材铺(打造收殓故人棺椁)、嫁妆铺(打造衣柜家具)三个行当。在家具铺里,有一种专门从事家具装饰部件刻制的专业匠人,他们就是我们家“落花堂木刻”的祖师爷,是这门技艺的启蒙人。
这门技艺的原始形态是对家具装饰部件的刻制,图版和线条都是固定的机械性纹饰,祖辈虽有一定的创新和提升,但依然是处于局限性的表现技法,只能停留在非独立性表现工艺部件的境地。
我家先生在继承祖上技法的基础上,首先从作品表现手法上入手,将高浮雕、蝉翼雕、线刻等多种刻制技法融入到家族技艺中来。别人旅游是抬头看风景,他的旅游是低头看石刻,和他出行确实没在同一“频道”。石刻碑帖、砖刻门檐、木刻牌匾、竹刻饰品他都能蹲那看半晌,又是拍照又是拓稿,又是测绘又是又是临摹,看得我一旁直打盹儿,索性以后旅游就成了他的“一人世界”。
他在学习上很下功夫。每个周末都奔波在图书市场、古玩城、博物馆查资料、看图样,寻找创作灵感以此丰富家族技艺的不足。按他的话儿说,这一行台阶在门里头:“入行门槛很低,推开门才发现台阶在门里头,你需要入门后不断地攀登才能站到至高点。”
技法上提升了,他把精力又放在了提升木刻作品格调上来,从古诗词、书法绘画中探索木刻作品的提升空间,让作品更多的融入文化艺术元素。二十多年的潜心求学,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二十多年的文化潜修......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先生也因此被中华诗词学会、省市诗词楹联协会、市书法协会、市民间艺术家吸收为会员。他把“副业”也做的这么精彩,我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先生的作品以刻制花鸟鱼虫、人物走兽、名家书帖为主,金鱼的慵懒飘纵、百合的芳艳纯美、秋虫的弦音隐动、达摩的静坐禅修、书法的力透神凝都“跃然木上”。按他的话说就是:传承上不失古拙、表现上不失古风、格调上不失古韵,“觅新中不弃古训、华美间悠荡清风”是他在木刻艺术道路上的终极追求。
经过这么多年的“内修外延”,我家先生的木刻作品确已成为“名家之作”,由文旅部、省政府举办的“长城脚下话非遗”,京津冀联办的“流动的文化——非遗联展”“中原文化节”,还有这个展、那个会的都邀请参展,2021年又被省厅评选为“最美乡村工匠”。太多的光环、太多的荣誉、太多的好评让我忘却了打扫木屑和噪音的烦恼,也成为了同事口中的“大师夫人”。
殊荣来之不易,更待加倍珍惜
讲好工匠故事
弘扬工匠精神
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
编辑 | 蔡 奕(实习)
校对 | 兰亚伟
审核 | 田高峰、徐素霞
微信 | feixuanxuan1
热线 | 8565659
邮箱 | wgfxgzh@126.com
往期精彩回顾
在看、在看、在看,肥萱萱感谢你点亮“在看”哟